中野在大别山遭遇严重吃饭危机,刘邓请来何方高人,才得以解决?

新新史界 2024-08-22 18:29:54

毛主席定下南进大别山战略时,电报里对刘邓说了一句话:下决心不要后方。

看似只是出征前的叮嘱,让大家有个吃大苦的思想准备,但谁也没想到,这句话很快就成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现实写照。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

一、无后方意味着什么

照顾一下比较严谨的朋友们的阅文习惯,关于中野称呼的指代问题多说一句。本文标题用了中野。中原野战军正式成立于1948年5月,由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改编而来,下辖一、二、三、四、六、九、十一等7个野战纵队。至1949年2月改为第二野战军。

原南下支援作战的十纵、十二纵分别改编为桐柏军区和江汉军区,隶属于中原军区而不是中原野战军。

标题里的中野,一定程度上是泛指所有南下作战的部队,时间也可能偶尔突破一下前后限,请各位朋友不要过于较真,一切都是为了行文方便。

都知道刘邓大军南下经历了很多苦难,部队损失比较大。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呢?

1948年12月12日,中原军区对南下作战一年多以来的后勤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我们历来关注刘邓大军作战历史的多,打过哪些仗,歼灭过哪些国民党军部队,大家津津乐道。但只讲战斗远不足以反映刘邓大军面临的困难,隐藏在战斗后面的后勤工作情况,似乎更直接地关系到大军生死存亡问题。

这篇报告概略地复述了后勤方面的整个过程,是非常难得、非常珍稀的历史材料,让我们得以真实客观地回看大别山的艰难情况。

该报告有一条综述,进入大别山一年多的供应情况:

损失了全部辎重、卫生设备,约4000辆常备大车全部没有了。牲口损失近万匹,一直到六月(指1948年6月)大军在淮北行动(指主力部队被迫转出大别山后,笔者注),随军无任何大车辎重。此时服装不齐全,装备如挂包、绑腿、子弹袋、炸弹袋、枪衣、毛巾全部没有了。九月份第一次补充子弹弹,每纵只领五十条。火力装备可想而知。

弹药和粮食也十分困难。

弹药起初还算可以,南进大别山途中打了一些仗,包括鲁西南战役歼灭了大批国军精锐,据报告称一共打掉九个半旅的国军,缴获很肥,弹药储备的比较充足。到大别山区转战,没有出现特别好的集中歼灭敌军的机会,弹药无法补充。尤其是手榴弹,丢弃各种炮之后,手榴弹成为战士们掌握的唯一重火力,但连续作战后无计补充,尤其是后方根据迟迟未能建立,兵工炸弹厂办不起来。(刘伯承1948年2月一份电报亦如此说)

粮食更成为主要困难。

1948年12月报告说,起初南下时,因为只是过路,没有打大仗,国民党军亦未骚扰,沿路区域地主、富农粮食满仓满囤。我军严格执行征粮纪律,出钱买粮,这时不依托后方也能过的不错。

到大别山区之后急剧恶化。在河南中部平原时,部队作战行军是平面状,左不行则去右,前不行则去后,东南西北皆可回旋,都有粮可吃。到大别山区之后,因山而行,成了吃一条线,吃一遍就完了。盖因山区居民少,前面部队过去一趟就吃差不多了,有钱也买不到粮。

再加上白崇禧在山区推行合村并寨,策动地主劣绅逃散,哄骗老百姓跑反,部队不仅买不到粮,连基本的炊具都没有。

二、危机其实有根源

报告中说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大军在行军作战之余,要抽出专门的、很大的力量去征粮筹款。

内部也有分出很大力量碾米、杵米、分班做饭。为什么呢?没有大锅,南下途中不好携带,都扔掉了。

不得已,连队的战斗兵协助炊事班一起打杂做饭。每个连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战兵参与做饭,使大量战兵激战和奔波行军之余无法休息,严重影响战斗力。

这个例子鲜明反映了中野部队的情况,看似12万大军南下作战,实际究竟有多少战兵能直接投入作战呢?

吃饭问题随着大别山战斗的深入,越来越严重。

大部分时间部队要饿肚子,粮食很难搞到。有时幸运地走到富裕地区,筹到很多粮,还没吃完,突然遇到敌情,不得不转移,粮食只能丢下。总之,饿着的时间多,吃饱的时间少。

更有一弊。有的纵队或旅筹粮存在很大浪费。不是大吃大喝的浪费,而是以物易物时出现浪费。那时没有后方,菜、油、肉等必须品都无处可得,只能用现粮去换。有的无良商人趁机抬价,造成粮食大批量浪费于交换。

后勤供应出现问题,简单理解为没有后方,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观点。

但,没有后方不能等同于没有后方根据地。渡江战役后,四大野战军都向南方进军,打了半年,也没有出现脱离根据而造成供应困难的情况。数百万大军到新地区之后,迅速建立了新的供应体系,部队照样吃的好穿的好,弹药充足。

没有后方,起初在毛主席指示中指的是不要晋冀鲁豫老根据地,但是挺进大别山之后,不要后方的含义和现状变了。

刘邓大军的后勤供应系统出了重大问题。

后勤供应专业队伍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后勤供应这项事关十几万大军生死的问题,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

1948年12月报告点出了这个问题。

分为两个方面,点的都很现实,不留情面。战争年代讲问题最要不得讲面子,直面问题是为了生存。

一是部队供应系统,上下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整个军区统一的领导很弱,对纵队供应系统没有总体指示、部署、指挥,基本只限于发东西、报销等业务技术领域的关系。由于各纵队在转战期间大多以旅为单位分头行动,纵队供应部门对旅也有这样的缺点。导致各行其是,效率低下,各不相顾。

二是后勤支前没有常设机构。大军南下时,一开始把苏鲁豫后勤总指挥部改为战地行政委员会,倒还有统一常设机构,结果大军分散展开后,这个机构没有了,干部分散到各地,化整为零,化零为无了。

笔者以为,之所以后勤供应出现严重问题,根源在于没有专门力量,没有跟上新的作战形势。

徐向前1947年夏到达晋冀鲁豫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后,曾向中央建议开设后勤司令部,专门为即将南下的陈谢兵团提供战时后勤保障,同步为八纵西渡黄河以及供应西北野战军做准备。后来由于陈谢迅速南下,距离拉远,这个带有战时性质、对刘邓大军非常解渴的机构并没有为大别山部队提供多大帮助。

问题来了,为什么刘邓大军没有成熟的战时后勤机构呢?

原因很复杂,笔者只分析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晋冀鲁豫的后勤体制。晋冀鲁豫军区在抗战胜利后就出台了军区后勤系统的制度,时间在1945年底。这个体制,全面总结了抗战时代的经验办法,核心特点是分单位供应。

也就是说,各二级军区和野战纵队,负责本单位本区域的供应。除一些稀缺物资和经费统管,其他像粮秣、被服、弹药、器械、牲畜、卫生等,包括支前工作的征夫、征兵,都各自组织。

在抗战时期这种办法非常管用,但遗憾的是进入解放战争尤其是外线作战、大兵团作战时,逐渐被时代淘汰了。

为什么呢?

以二级军区和纵队为单位,本质上是地域化保障。太岳的管太岳的,太行的管太行的,因为部队转战区域不大,就算跨二级军区作战了,之后还是回本区休整补充。

但远距离作战后,这种体制肉眼可见地跟不上形势了。大量后勤兵力、地方力量和物资储备都与二级军区绑定死了,运不上去,也没人会运。这种隐患,后来在抗美援朝时也爆发过,前方建立运动战模式的兵站,但仍有过去划分地域的属地化保障痕迹,一旦部队跑的快了、打乱建制了,这种保障模式就乱了。

1946年6月27日,晋冀鲁豫军区曾向中央报告请示过,组成野战军之后,晋冀鲁豫的首长分工,刘邓张李指挥野战军,薄王指挥各军区。如果懂军事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当时刘邓首长并未分派专门的副职领导主管战时后勤。

这不是疏失,而是当时野战军规模不大,按基本的分区供应体制模式进行保障问题不大,而且军区有专门的后勤部长周文龙,战时凑凑合合为几个野战纵队提供保障也可以,毕竟作战距离不远嘛。笔者本想查找一下周部长相关传记或回忆录,可惜迄未找到,如果有这方面资源的朋友请指点一二。

但谁也没想到1947年7月底中央突然改变战略部署,只给刘邓大军十几天的休整时间,就要执行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一下子超出原本后勤供应范围。

三、高人邓子恢

1948年5、6月间,中野和华野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大事,陈毅赴任中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中野副司令员,配合刘伯承指挥作战。原职务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继续保持。

与陈毅共同到中原的,还有邓子恢,担任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副政委、财经办主任、中原人民政府主席。

《刘邓大军史话》记录了刘伯承请邓子恢来的理由:“(后勤供应)至今毫无建树,也没有干部,对今后大军供应也毫无办法。……部队供给混乱,浪费严重,如不迅速纠正,则军队供应与人民生活均将产生严重危机。”

邓子恢当时人称邓老,他是党内有名的理财专家。红军时期,他是闽西根据地的开创者,中华苏维埃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抗战时期是华中军区的重要领导者,粟裕能专心指挥作战,邓子恢在财经和土改方面的工作为其提供了强大保障。

到中原军区后,邓子恢迅速找准了中野供应困难的几个关键抓手:

1.供应混乱来源于无稳定根据地。

2.无稳定根据地又来源于过于激进农村政策,土改过于激进。

3.城市财经工作混乱,进一步导致币制混乱,币制混乱又引发摊派和以物易物的浪费。

4.财经和后方工作干部缺乏,许多工作无人领导。

5.支前工作模式严重滞后,需要进行统一领导和指挥。

这些事情全都是琐碎的、复杂的、难以快刀斩乱麻、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能烧出政绩的。尤其是各项工作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甚至互为因果,怎么处理好这些事,十分考验政治智慧和政策水平。

邓老在中原做的工作非常多,几乎件件都做到了点子上,我们不赘述,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看《刘邓大军史话》或《邓子恢传》。笔者只举一个例子,关于农村土改的。

比如邓老提出的“八步三头”。八步是指发动群众的八个步骤。第一步,接近群众,了解情况;第二步,确定口号,扩大宣传;第三步,发现与推动积极分子;第四步,通过积极分子去组织农会;第五步,抓住时机,发动斗争;第六步,教育群众,巩固组织;第七步,建立基层人民政权;第八步,发展邻村,扩大胜利。

三头是指对大地主、劣绅和其他恶势力,开辟新的根据地时,对这些地头蛇和一方土霸王的示好,要对他们点头,以稳定社会秩序;群众发动后,这些人要求(解放军)庇护,要摇头,说这些事要同群众们商量;如果这些人和国民党军勾结,搞还乡团来报复,那就坚决地杀头。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不复杂,单项工作说出来就懂,好操作,但难在怎么把握大局、把握程度、把握火候。邓子恢做到了既让手下干部和人民群众很快就能上手,又施以总协调总把关,使农村工作按党的意图和作战需要,一步步地踏上正轨。

相比白崇禧以军事驱使、不顾人民意愿的所谓合村并寨政策,邓子恢的农村工作无疑甚是高明,因其照顾了大多数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关键是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些工作做到位了,基层人民政权慢慢从乡村建立起来,居于其上的军分区和人民政权,根基稳了,慢慢也就立得住了。

所谓水能载舟,邓子恢扮演的就是把横亘于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力量壁垒、政策壁垒、自然壁垒都打通了,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至于后勤供应问题,当然不能说迎刃而解,后勤问题是附着于根据建设的次生问题,豫西、豫中和江汉相继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洛郑汴一线民间商业又开始流通,邓子恢相当于把晋冀鲁豫老区搬到前线来了,哪怕不改进战时后勤体制,单是旧日分区划供的老办法拿来用,也足够中野所需了。

4 阅读:616

评论列表

yy

yy

2
2024-08-24 05:12

见解独到

新新史界

新新史界

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