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里,《哪吒2之魔童闹海》突然爆了,票房直接冲上了86亿,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意外,但从我看完电影后的感受来说,这个数字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它确实太牛了。
整个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年轻人熟悉的梗和段子,像是哪吒和敖丙那段打架的戏,感觉就像是在玩游戏一样,特效超级炫,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花哨。
我特别喜欢里面太乙真人说四川话那段,虽然是神仙但一点都不高高在上,反而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就像是住在隔壁的邻居大爷一样。
说到剧情,其实就是讲哪吒和他爸爸之间的故事,以前的神话里都说哪吒要剔骨还父,显得特别极端,但在这部电影里,他们俩虽然也会吵架,但最后还是互相理解了。
电影里的龙宫场景做得特别漂亮,又把三星堆的那些青铜器元素加进去,看着特别有质感,不像一般动画片那样平平无奇。
申公豹这个角色塑造得也很真实,就像现在很多拼命努力却还是改变不了命运的年轻人,看着特别让人心酸,但又觉得很真实。
影片里还加入了很多道家的东西,比如说是没有生硬地解释,而是通过剧情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整个故事最后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让每个角色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虽然不是完美的结局,但是很真实,就像现实生活一样。
最近这几年确实压力都挺大的,电影里申公豹说的那些话,感觉就是说给现在的年轻人听的,特别扎心但又特别真实。
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都说,自己就是另一个申公豹,每天都在努力,但是好像怎么努力都追不上别人的起点。
影片里那些仙界的规则,和现实社会的规则其实是一样的,看似人人平等,但实际上处处都充满了不公平。
导演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也很巧妙,没有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而是通过不同角色的遭遇,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感受。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像申公豹这样的人,他们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周围的环境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这可能就是电影能引起这么大共鸣的原因,因为它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说不出的话。
电影里把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都用了进去,但是一点都不显得生硬,反而特别新鲜,比如那些太极八卦的战斗场面。
三星堆的青铜器元素被运用到场景和道具设计中,看起来既有历史感又很现代,特别是那个天元鼎的造型。
太乙真人说四川话这个设定,把本来很严肃的道教文化变得亲民了许多,让人觉得传统文化其实也可以很有趣。
导演在处理这些文化元素时特别巧妙,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把它们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
这些古老的文化符号在动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证明传统文化并不是死气沉沉的。
龙宫的设计也很有特色,融合了《山海经》中的宇宙观,但又加入了现代的想象,看起来既熟悉又新奇。
整部电影的美术风格也很有中国特色,但又不会让人觉得太过传统,而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视觉上的创新让这些传统元素变得更容易被年轻观众接受,这也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反抗上,而是提出了重构规则的可能性。
哪吒和敖丙最后选择联手对抗无量仙翁,这个情节安排其实暗示了改变需要团结的力量。
影片中对规则的思考很深入,不是简单地说打破就打破,而是考虑如何建立更公平的新规则。
这种思考方式其实很符合现实,因为单纯的反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要有建设性的方案。
在处理这个主题时,电影没有走向极端,而是找到了一个比较平和的表达方式。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实也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要思考如何改善。
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每个角色都在经历着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最终促成了规则的重构。
这种处理方式让整个故事显得更有深度,不是简单的勇敢战胜邪恶,而是展现了一个更复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