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暴跌93.53%,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为何一夜间沦落于此?

巫师商业 2024-11-10 18:10:34

俗话说“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能让一个人,一个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的便是思、变、通,而如果它们不在这三个因素上下功夫,那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也是情理之中了。

蝉联18年中国最大汽车集团的上汽,今年第三季度竟然暴跌 93.53%,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让上汽一夜间跌落“神坛”?

不思变便会走下坡路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和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非常内卷,内卷促进着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但也让整个行业遭遇到了重新一轮的洗牌。

10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了业绩显示,第三季度营收入1425.60亿,乍一看发现这数据还算不错。

实际上,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了25.58%,净利润也才2.80亿元,同比下降了93.53%。

前个三季度整体也呈下跌趋势,总营收4196.4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滑39.45%。

而它第三季度净利润先不说比不上比亚迪、特斯拉这些头部车企吧,就连曾经一度濒临破产的赛力斯也后来者居上。

对于这些现象,上汽集团给出的原因是:受到新能源电车的冲击,燃油汽车的市场需求在下滑。

国内车企竞争非常内卷,空前激烈的价格战导致企业的销售收入下降,毛利下降,现金流减少。

然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1-8月我国向海外出口的乘用车有312万辆,其中燃油车出口225万辆,电车出口87万辆。

可见,单凭出口销量看,燃油车在海外的出口需求依旧很大,而且从增速看,燃油车的海外市场保持着很高的潜力。

但是,自从今年7月份开始,国内市场新能源电车的月销量占比突破了50%,超越了燃油车的销量。

而且按照目前的增速来看,国内市场新能源电车的销量占比只会越来越多。

可见,燃油车在国内的市场需求确实在降低,但海外市场的潜力依旧巨大,将销售目标更多吧的侧重在海外市场,或许是上汽集团转变颓势的办法之一。

创新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久

有了竞争就会促进创新,而创新反过来则会再次加剧竞争。

随着中国车企和锂电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创新,中国已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新能源电车生产国、出口国。

实际上,曾经在燃油车领域被人轻视的比亚迪,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研发和制造新能源汽车了。

率先舍弃燃油车市场是比亚迪的无奈,但也是它如今成为新能源电车领域巨头的开始。

而上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电车品牌飞凡,才是2020年5月成立的;智己才是2020年底成立。

就新能源电车成立、研发的时间来看,上汽集团就已经落后于大部分车企。

而且,在2019年底,上汽大众帕萨特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A柱弯曲,方向盘气囊也跑偏了,这件事情也对上汽大众这个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便是对上汽集团最致命的一点,合资企业的特点让上汽少了一些独立性,在外资品牌实力下降,创新能力不强的背景下。

上汽集团如果保持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了创新力,就会被那些敢于思、敢于变、敢于通的电车企业超越。

而且,如今国内和世界的趋势都是新能源电车的天下,就连德国奔驰、宝马这样的车企也急于寻求在新能源方面的突破。

上汽集团也得尽快行动起来,加强创新、研发的力度,改变经营的理念,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核心竞争力,才能走的更远、更久。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信源:《燃油车,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

《上汽集团:10月整车销量同比下降18.22%》财联社

0 阅读:3

巫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