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为何会爆发?爆发之前,李鸿章有哪些失策?

掩饰千般不舍 2024-12-23 13:19:49

研究中国近代史啊,那可真是件让人心里不好受的事儿。

中国近代史啊,持续了 109 年呢,这期间让人高兴的事儿那是少得可怜,简直是咱们中华五千年历史里头最受屈辱、最憋屈、最让人痛心的一段日子。

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我老是忍不住做些假设,不过咱也都知道,历史是没法假设的。

中日甲午战争,那可是把中国历史命运彻底改变的一场仗啊!为啥咱会输得那么惨兮兮?那么憋屈?结局又那么悲惨呢?

只要是打仗,那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从事情本身来说,这没啥好怕的。

真是让人想不明白,你瞧瞧人类的历史,像甲午战争那样,输得这么透底,这么憋屈,这么丢人现眼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那可真是没多少。

所以啊,我老这么想——要是老天爷能再给左宗棠 10 年寿命,要是晚清北洋水师的统帅是左宗棠,那 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还会不会打起来呢?要是打起来了,这中日之间战争的结局又会变成啥样呢?

我对这个问题想了挺多次,可这议题太大了,我老觉着自己那点学问不行,怕搞不定这么大的事儿,也怕没啥新想法,所以就一直没动笔写出来。

今天呢,我就大胆地做个假设,写五篇文章,从五个思考主题出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研究和想法。希望能和读友们实实在在地交流交流。

咱国家从近现代的中日甲午战争那时候开始,研究甲午战争的书、著作还有学术论文,那可真是多得不得了,数都数不过来。

咋会这样呢?

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沉重啦,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那是相当深刻和久远,也使得中国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极为惨痛。

130年前,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可不得了,对中国后来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大影响,让亚洲的政治地缘格局发生了彻底改变,就连世界的政治版图也被它影响了。

在亚洲好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国华夏那可是这个大洲的老大,是亚洲好多国家都羡慕、敬仰的存在,也是不少国家民众眼里的“天朝上国”。

虽说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强行让咱中国打开了通商的大门,从那以后也有大大小小的灾祸和战事出现。不过呢,咱中国这古老的大国,那威严可一直都没丢。

狮子在那睡着呢,不过它那威严的气势可没怎么减弱。

然而呢,在1895年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样了。

在接下来的 23 年里,中国在国际上的名声变得特别差,一直到 1918 年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了,中国作为胜利的一方出现,这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才稍微好了点儿。

这所有的悲剧啊,那都是中日甲午战争造成的!

好嘞,那咱就来说说这事儿。1894 年的时候,大清搞了 30 年的洋务运动,想着让自己强大起来好好生存。可这时候,甲午战争咋就打响了呢?

【一、经过洋务运动30年后,大清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是怎样的?】

要是按照史学界对晚清洋务运动起点的划分,把1861年安徽安庆军械所的建立当作标志的话,那到了1891年,恰好就是大清洋务运动的30周年啦。

洋务运动搞了30年后,那取得的成就可是相当大呀。

咱没必要藏着掖着,也不能小气,该夸就得夸这一运动所取得的成果。

咱得清楚,1861 年洋务运动刚开始那会儿,整个大清朝啊,还被太平天国和西北捻军的动乱折腾着呢,国内的社会那是相当不安定啊!

1864 年 7 月 19 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攻破啦,这意味着在大清的历史上,这场国内规模最大的内乱基本上算是结束了。

后来啊,太平军的剩下那些人在全国各地到处流窜,惹出了不少乱子,让社会不太安稳。一直到1868 年,太平军最后剩下的那些人在赖文光的带领下,和捻军合并在一起了。结果呢,在江苏扬州那一块儿,被李鸿章的淮军给消灭干净了。到这时候,大清历史上这场全国范围的内乱才算彻底完事儿了。

要是把太平军最后残余部队赖文光部被消灭当作太平天国运动结束的标志,那这场运动前前后后持续了 17 年呢。

这场运动确实有不少积极意义,不过得承认,它让中国人口减少了大概7000万呢。另外,长时间的社会乱子把大量社会资源都给消耗掉了。

在那种列强围着咱、海疆让人发愁的特殊情况下,长时间的社会乱子,从客观上把中国抵抗外敌的能力给大大减弱了。

洋务运动就是在这么个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洋务运动啊,它的目标是让国家变得强大,能够生存下去,采取的办法是学习洋人的先进技术。不过呢,它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让大清王朝能够继续统治下去,给大清王朝延长寿命。

咱可不认同他们的目的啊,那腐朽的晚清政府,根本就没资格继续存在下去了。

咱得说,洋务运动从客观上把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给推动起来了,让中国后来的近代化速度变快了,也让中国和西方工业国家的差距变小了些。这一点,那是值得咱们肯定的呀!

在 1891 年的时候,洋务运动都搞了 30 年啦,这使得大清的国家实力大幅提高,还一度有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呢。

那时候大清每年的财政收入能有白银大概9000万两,这跟1850年到1861年咸丰年间每年4000万两的财政收入相比,那可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呢,在内乱中减少的人口数量又多起来了,1864年的时候人口是2.6亿,后来又差不多回到4亿了。

别的方面的成就那也是明摆着的:

在军事工业方面,弄了好些像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军械所这样的近代军事工业。这些厂子引进的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让大清的军事实力变强了。

在民用工业方面,洋务派搞了好些民用企业,像汉阳铁厂、开平煤矿、兰州织呢局啥的。这些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进步,还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打劫。

在教育这块儿,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洋务运动派的头头们,整了一批新样式的学堂,像啥京师同文馆、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之类的,培育出了好多新式人才。而且呢,他们还挑了些人当留学生,送去英、美那些国家学习进修,这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头一回有人去西方留学呢!

咱说那时候的大清啊,搞了30年的洋务运动,在海军建设这块儿,陆续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这三支海军。这三支海军呢,那可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开端啊!

在洋务运动的时候,左宗棠亲自率领军队西征。没花多长时间,不到5年呐,就把新疆全境都给收复了,连沙俄占着的伊犁也收回来了。这样一来,大清朝廷中央又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这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了。这事儿可太牛了,让咱国人的自信心和民族尊严那是大大提升,也让大清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跟着往上涨了不少呢!

反正啊,差不多到 1890 年那时候,大清的国家实力有了挺大的提高,军事方面的实力也上了一个层次。

另外啊,西方那些列强跟大清通商以后,得了不少好处和利益,所以这会儿跟中国的关系还算相对友好和平,也没再闹啥事儿。

那您说,咋就才过了短短 3 年,日本就非得蹦出来发动甲午战争,要跟大清拼个你死我活呢?

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那咱就得讲讲当时日本国内的状况和它的近代历史,还有它的战略目标以及明治维新后定下的基本国策。

【二、甲午海战前日本的基本历史背景与当时日本的基本国策;】

日本是个四周都被海围着的岛国。跟欧洲的一些国家比起来,它的国土面积可不太小呢,有37.8万平方公里。这可比德国的国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还大2万平方公里呢!

在大清国看来,日本一直是个“蕞尔小国”,那不过是因为日本挨着中国。实际上,日本可不小呢,要是把它放到欧洲,那绝对是正儿八经的大国。

在历史上,从中国隋唐那时候起,日本一直把中国文化与制度当作学习的榜样,中国文化制度可以说是日本的源头呢。

打从历史上有了关于中日交流的文字记载开始,在将近 2000 年的时间里,日本的整体国力压根就没哪一天能赶得上中国。他们看待中国那一直是抬头仰望的,对中国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日本在1868年开始搞“明治维新”的时候,才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

1853 年,在日本的历史上有个特别出名的事儿,这事儿叫“黑船事件”。

在这年的7月8号,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带着一支美国舰队来了,这支舰队由四艘战舰组成,强行开进了江户湾的浦贺以及神奈川,这神奈川就是现在的横滨。

佩里准将拿武力吓唬日本幕府,硬要他们别再搞闭关锁国那一套了,得给美国开放几个港口,好让美国的舰船以后能在那儿停靠,顺便补充点吃的。而且,还得在开放的港口设领事馆,得给美国最惠国的待遇。要是日本幕府不照办,佩里准将就打算动武来解决。

要不开国,要不开火,就这俩选择,只能挑一个。

1854年,美国用军事向日本施压,日本没办法,只好和美国签了《日美亲善条约》。按照这个条约,日本得被迫答应开放下田和箱馆这俩港口,让美国的船能在这些港口停下来,加点煤,补点水,而且美国还能享受最惠国的待遇。

日本的国门从这一事件起就被打开了。

紧接着,西方列强都学着美国的样儿,一个接一个地要求和日本通商。日本心里清楚,自己干不过这些国家,所以英国、俄国、荷兰等国家就照着美国和日本条约的样子,挨个和日本签了亲善条约。

这下子,日本的国门让西方列强给彻底撬开了,他们延续了好几千年的闭关锁国那一套算是玩

这情形跟大清那时候真是太像啦!

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做法,在西方列强那儿全不好使了。

日本人生平头一回见到佩里舰队的黑色近代铁甲军舰。那军舰上强大的舰载火炮,还有像大山一样的船体,把日本整个上流社会的精英们给狠狠地震住了。这让他们头一次近距离地清楚意识到,日本和外国列强相比,差距那是相当大啊。

没多久啊,日本的幕藩体制就垮台了,彻底瓦解了。

不过呢,觉着自己面临巨大危机的日本,没再迷迷糊糊混日子了,而是选择踏上全面改革的这条路。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从皇室到民间的学者,都在琢磨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儿:日本到底该往哪儿走呢?

就在日本人不知道该咋办的时候,有一本中国的奇书,在日本整个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精英当中大范围地传播开了。

啥样的书算奇书呢?

中国晚清有个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叫魏源,他花了前后9年的时间,一直到1852年,才把《海国图志》100卷最终定稿,并且刊行出来了。

魏源受林则徐托付写了一本书,花了2年时间,在1843年完成了初版,那时候这本书才50卷。之后呢,魏源不停地给书里加内容,到1848年的时候,书就扩充到60卷了,这年在扬州第一次印出来了。1852年,魏源又吸收了同时代另一个学者徐继畲写的《瀛球志略》的一些好东西,然后把这本书再次扩充,变成了100卷。

这本书总共有57万字呢,它可是咱国家最早的一本,专门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军事、科技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

在这本书刚开始的地方,魏源就把写这本书的目的讲得很清楚:

这是为了用外国人来攻打外国人而写的,是为了用外国人来和谈外国人而写的,也是为了学习外国人的长处技术来制约外国人而写的。

那为啥这套特别了不起的大部头著作,在刚出版没多久,就这么迅速地传到日本去了呢?

你说巧不巧,这事儿还挺有戏剧性呢!

1851 年,这比日本“黑船事件”还早两年呢。有一艘大清的商船到了日本长崎港,结果被日本海关的人查出带了违禁货物。一番商量之后,这些违禁的东西都给没收了,这里面恰好有三卷《海国图志》。

1852 年的时候,在日本的长崎港口,又查到了一部《海国图志》的全卷本,这书被上缴到长崎会所后,一个叫佐久间象山的人把它给拿到了。

佐久间象山,1811 年出生,在日本近代史上,那可是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哩!他是江户末期的思想家,还是个兵法家呢!

他拿到这本书以后,特别宝贝,从早到晚都在读,而且还写了差不多20万字的读书笔记和自己的一些感想体会。

佐久间象山的弟子那可不少,像胜海舟、坂本龙马、吉田松阴、桥本左内、高杉晋作、加藤弘之、津田真道等等。后来啊,这些人在日本“明治维新”那段历史时期,那可都成了有名的人物呢!

《海国图志》被他们这一帮人传播推广后,很快就在日本火起来了。这书让日本学者盐谷宕阴和箕作阮浦一块儿给翻译了,之后在日本连着再版印刷了十好几回呢,那阵子都不够卖的。

那时候,日本因为“黑船事件”,社会精英阶层都在想办法给日本找出路呢,没想到碰到了那本书,然后他们就在书里找到了答案。

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啦!

咱从时间这块来瞅,能瞧出来日本的明治维新社会变革,跟咱国家清朝那会儿的洋务运动变革,差不多是在同一时候展开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差不多进行了将近44年,到了1912年7月,明治天皇去世后,这场改革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这场改革挺彻底的,这使得日本的国力慢慢变强了。在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经济这些方面,到了1890年,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不过呢,等到日本国家的力量大大增强的时候,它政治上的怪东西也冒出来了。

1890 年 12 月 6 号,日本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帝国议会那儿做施政演讲,头一回提出了一个叫“利益线”的理论,还明明白白地宣称:

国家要想实现独立自卫,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坚决捍卫主权线,另一个是认真防护利益线。

啥是主权线?那就是国家的领土范围。那啥又是利益线呢?就是跟咱主权线的安全密切相关的那些地方。

山县有朋在这次演讲中提出了“利益线”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意味着日本那恶名远扬的“大陆政策”开始形成并确定下来了。

接着,“大陆政策”被日本当作基本国策来实行了。

日本的国策核心是啥呢?就是凭借武力向外面扩张,把亚洲给征服了,然后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

按照“二线论”的说法,日本一直对东亚大陆有想法,老想靠武力先拿下它的近邻朝鲜和中国,接着再往印度打,这样就能在亚洲甚至全世界称王称霸了。

这下子,大清和日本之间肯定得打仗了,这可不是哪个中国人心里想着好就能避免的事儿。

那时候,日本人不停地找各种借口,想用赌一把国运的办法,瞅机会跟大清干一仗。

有些中国专家学者分析说,日本侵略朝鲜,还老是找中国的麻烦、挑起战争,是想把他们国内经济社会的矛盾转移出去,还想扩大贸易啥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没啥实际作用,没说到点子上,根本就没抓住重点。

这话倒是没错,可感觉说了跟没说一样。

在日本当时那种基本国策的情况下,甭管是那会儿的大清,还是后来的中华民国,日本肯定会不顾一切地跟中国打仗。

要是日本输了,那它大不了就是回到自己那几个海岛上罢了,可要是赢了呢?那它就能得到大片新的地盘,还能拿到巨额的战争好处。

日本这个国家啊,在历史上那可是常常走极端,还特别敢拼命,这就是他们整个民族的性格特点。

公元663年的时候,日本那会还挺弱呢,可它竟敢在朝鲜白江口跟大唐干仗。结果被大唐狠狠收拾了一顿,之后老实了六百年。等到1274年、1281年,日本又两次跟强大的大元帝国打起来了。才过了310年,在1592年到1598年这段时间,日本又在朝鲜跟大明万历皇帝开战啦。

日本这人吧,就爱走极端,啥都敢干,连生死危险都不怕,甚至敢拿国家的命运去赌博。

真遗憾啊,那时候大清的最高领导层没搞清楚这个事儿,李鸿章也没整得特别明白,结果可吃了大亏喽,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里输得一塌糊涂,把咱中华民族四万万同胞都给推进了苦难的大坑里。

那为啥近代中日的第一次战争会在 1894 年开打呢?

【三、日本为什么会跳出来,选择在1894年与大清开战?日本在战前不担心失败吗?】

1884年,那可是光绪十年。就在这一年的12月,朝鲜出了乱子,这场乱子在历史上被叫做“甲申政变”。

不过呢,这一回朝鲜国内闹乱子,很快就被袁世凯用很强硬的办法给压下去了。

哎,这日本人可不乐意了,找了个借口,说他们国家驻朝鲜的公使被攻击了,就冲着朝鲜使劲儿,还说要往朝鲜多派兵,说是要保护他们本国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朝鲜那时候是大清的藩属国,压根就没有外交权力。按照国际惯例来说,日本人要是想往朝鲜增兵,那得经过大清国同意才行。

就因为这个,当时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给大清发了个照会。

这时候,大清外交权的实际掌控者李鸿章收到照会,接着又搞起他那套含含糊糊的外交手段,声称“大清国不会去干涉朝鲜的外交事务”。

这事儿您听我给您说啊!日本呢,把朝鲜当成外交能自己做主的国家了,然后还和大清签了个《天津会议专条》。

在这个条约里有这么个规定:不管是清朝还是日本,要是哪一方打算派兵去朝鲜,那都得先经过对方同意才行。

这下子,大清往朝鲜半岛派兵,就被日本人给牵制住了,这也让日本人有了法理依据和借口,能对等往那儿派军队了。

日本人啥力气都没费,就凭着李鸿章又软弱又糊涂,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

这就给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埋下了隐患。

1894年2月15号,在朝鲜国内,出现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农民起义,这起义在历史上被叫做“东学党起义”。

这起义的动静闹得挺大,一时间根本没法掌控。当时担任朝鲜通商交涉事宜大臣的袁世凯,特别担心这事儿态会变得更糟糕,所以就多次往国内发电报,求朝廷赶紧派兵来支援。

李鸿章磨磨唧唧了好几个月,到了同年6月4号,这才让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带着1500人去朝鲜平定乱子。

可是呢,叶志超这一路上慢慢吞吞的,他带着军队到达朝鲜的时候都已经是 6 月下旬了。

这会儿朝鲜那边闹起了内乱,不过呢,在袁世凯的聪明才智和强硬手段之下,这内乱已经给搞定了。

这下子日本人可犯嘀咕了:朝鲜那地儿的内乱早就给解决了,你大清没跟日本政府打声招呼,就派了这么多军队去朝鲜,到底想干啥呢?

之前在朝鲜丰岛那旮旯,中日两国海军就起冲突了。不过呢,因为两边都比较克制,也都摸不透对方啥情况,所以就没开火,这才没让战事变得更严重。

这下可好啦!日本人老早就惦记着朝鲜呢,这下可好,一个现成的借口就摆在眼前了。得,日本人紧接着就从他们自己国家往朝鲜派兵,为的就是跟大清较较劲,互相牵制一下。

这么一搞,两边的火药味儿可就重起来了。

不过呢,谁都不想闹得太僵,直接干起来,所以两边就决定坐下来谈谈。

日本人一门心思要掌控朝鲜,还胡搅蛮缠地说要和大清一块儿帮朝鲜搞改革变法,李鸿章直接给拒绝了。这下可好,双方在谈判桌外气氛紧张得很,感觉随时都能打起来。

那时候,李鸿章一心想着能和平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就去找英、俄帮忙,盼着英俄能插手进来,当个和事佬从中调解调解。

可是呢,英国和俄罗斯觉得这事儿跟他们的利益没啥关系,压根儿就没打算掺和。

谈判算是黄了,这仗肯定是得打了,躲都躲不掉。

1894年7月25号,也就是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在朝鲜丰岛那块儿,日本联合舰队啥招呼都没打,就偷偷摸摸把大清海军的济远号和广乙号给袭击了。

中日甲午战争开打了。

北洋水师的主力舰有个叫济远号的,它的铁甲很厚实,一点儿没受损。这济远舰用尾炮狠狠打击了日本的军舰吉野号。

广乙号是负责后勤运输补给的军舰,遭到日舰的炮击后,退到朝鲜的十八岛那旮旯,结果搁浅了,最后就毁了。

没多久,咱高升号运输船开过来了,结果被日本军舰给围住了,他们还逼高升号投降。咱高升号上的全体将士那是坚决不从,到最后,高升号被日方的鱼雷和重炮给打沉了,船上的将士们全都为国捐躯了。

这场海战过后,日本海军把朝鲜海面的制海权给拿下了。

1894年8月1号,中国和日本两边正式开打,互相宣战啦!

那日本在开战之前,就没想过可能会失败吗?

在这方面,这篇文章里也提到了一些相关内容。另外,还有这么几个原因值得说一说:

一、在开战前,日本的那些谍报人员早就把大清沿海给布满了,他们对大清海军的情况进行了特别详细的情报分析,那真是做到了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

二、在打仗之前,大清北洋水师的舰艇,从排水总吨位、军舰航行速度、火炮的大小,到水师的训练,各方面都比不上日本了。

三、日本海军觉得他们的战术水平更高,打仗前的准备工作也比北洋水师做得好得多呢。

所以呢,日本这一仗啊,就是想一下子把北洋水师给打败,他们对这事没怎么担心。

让人难过的是,后来的实际情况,都证实了日本的推测。

【四、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北洋水师统帅李鸿章有哪些战略上失策?开战之后又有哪些失误?】

甲午战争输得很惨,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创建者,也是实际的统帅,他得为这事儿承担很大的责任。

咱先不说那些确实存在的不利因素,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开始前和开始后,都有不少失误的地方。

1884 年朝鲜甲申政变后,李鸿章为了把和日本的关系给平衡好,在跟日本内阁大臣伊藤博文谈善后的事儿时,做了个特别重要的让步。他同意以后要是朝鲜又出了像甲申政变那样的乱子,中国要是往朝鲜派兵,肯定会告诉日本,让他们都知道。同样,日本也有权力往朝鲜派兵。

这么一弄,李鸿章光顾着眼前了,没往长远去想,这就相当于给自己挖了个坑。结果呢,给后来的甲午战争埋下了一个特大的隐患,也让大清在往后的朝鲜事务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二、1894年2月的时候,朝鲜那儿闹起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老长时间都没能把这事儿给摆平。没办法,袁世凯应着朝鲜的请求,往国内发电报,跟朝廷说要派兵过去帮忙。

日本人得知这消息后,不但没表示反对,还特别来劲呢,一个劲儿地鼓动大清政府赶紧往朝鲜派兵。

李鸿章压根没察觉到这是日本的一个阴谋诡计。要知道,按照1884年中日《天津会议专约》的条款,咱中方要是往朝鲜出兵,那日方也能往朝鲜派兵。

那时候大清军队到了朝鲜,日本可高兴了,按照十年前的那个约定,也往朝鲜派兵,并且没多久,派去的兵就比中国这边还多了。

李鸿章发觉情况不对劲,提议两边一块儿撤兵,可日本人压根不同意。

他们的想法特别清楚,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大清在朝鲜的势力给赶走,然后自己单独掌控朝鲜半岛。

得说啊,李鸿章的忘性大或者说一时犯迷糊,结果让日本一直心心念念想单独在朝鲜驻军的这个计划给实现了。

所以啊,中日甲午战争在朝鲜平壤打起来这事儿,那是避免不了啦。

三、李鸿章是淮军集团的创始人和统帅,他用人的时候,既不是广泛招揽各地人才,也不是挑选有才能的人,而是专门任用跟自己亲近的人。

在重要的岗位上,李鸿章全安排自己的亲信,还都是他的安徽老乡。像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直隶总兵叶志超,还有淮军将领潘鼎新、刘铭传、张树声、刘秉璋、周盛波这些人,个个都是李鸿章的安徽老乡,也是他的亲信。

叶志超在平壤战役的时候,还没打呢就垮了,撒腿狂跑五百里,一直逃到了鸭绿江边。

在甲午战场上,李鸿章任用的一些亲信,他们主要的“长处”就是听话。可在甲午战争的战场上,根本看不到这些人的出色表现和辉煌战绩。

丁汝昌原本在陆军当将领还算可以,可李鸿章不想让北洋水师提督这个关键岗位被别人占了,就非让丁汝昌去当这个海军司令。那结果不用想也知道,北洋水师彻底完了,丁汝昌最后没办法,只好吞鸦片自杀了。

还好啊,丁汝昌在自杀之前,那日军又是威逼又是利诱的,可他一点儿都没被打动,展现出了咱中国人该有的骨气,也保住了军人的尊严。

四、中日开战后,李鸿章没想着赶紧做好充足准备,光觉着“在海上打仗,恐怕没啥胜算”,还说“在陆地上打仗,要是没有大规模用兵的计划,也不容易成功”。

反正吧,打呢,心里犯怵,不打呢,也心慌;另外啊,还怕就算打了一场胜仗,到最后该输还是输了。

身为整个大清海军核心创建人当中的一个,还是北洋水师的统帅,抱着这样的心态,咋可能打得了胜仗,又咋能获取战争最终的胜利呢?

那当然了,北洋水师最后整个儿都没了,这事儿原因挺多方面的。

在朝廷上,光绪帝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圣谕旨意,搞得甲午战场上的主将们都不知道该咋办了。另外,火药不够使,还有那种保船避战的消极想法啥的,这些都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关键原因。

咱作为历史研究者啊,不能把甲午战争失败的这事儿,全都怪到李鸿章一个人头上。有些人说他是“卖国贼”,这其实不太公平呢。

他呢,有那个时代的限制。他这辈子在对外方面,老是让人觉得他挺软弱的,很少能看出他强硬有血性的那一面来。

他这辈子的外交主张是“和戎思想”和“以夷制夷”,这跟他的做法有很大关系。他这一辈子啊,把防止外国侵略这事,全指望在西方列强互相牵制以及让外国人帮忙出面调停上。

很明显,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差不多都白费了,最后全都失败了。

就这事儿来说,李鸿章一直到他去世前一年,才特别难受地说自己后悔了。

李鸿章这辈子干了不少难搞的事,也做了许多没法子不得不做的事。然而,他很少有机会能依照自己心里想的和自己的意愿去办一件事。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不幸。(本篇完)

——青峰,2024 年 12 月 11 号在鄂西的夷陵古城写的

【附文章写后记:】

说起近代的中日甲午战争,这可是个特别大的话题。研究这段历史的著作和学术论文那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我这人没啥学问,本来不该碰这个议题的。但是吧,我看的近代史著作越多,就越想写篇文章讲讲这个议题,跟读友们交流交流。

要是讲甲午战争,那肯定得提到李鸿章。

李鸿章这位晚清的知名人物,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大家对他的评价分成了好多派,而且好像谁也没法把别人说服。像极端的那一派,把他说得啥都不是,一文不值;绣花那一派呢,又把他夸成晚清头号功臣;同情他的那一派,讲他是为国遭罪的悲剧英雄;中庸的那派就说,他既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到底是啥人呢,不好说,也说不清楚;还有骑墙那一派,就是看哪边势力大就往哪边靠。

反正啊,写李鸿章还有评价李鸿章,这事儿都挺难办,总会有人跟你对着干,冲你发火,挑你毛病。

其实啊,这所有的事儿都没啥可怕的。

只要有真本事,能骂得有道理,能批评出不一样的看法,那都是对这段历史的价值重新挖掘。

这次我就不自量力一把,来跟大家说说这个事儿,要说起李鸿章啊,对他的评价那可是避不开的。

我这篇文章啊,是经过三次构思才弄好的。之前写有关甲午战争的文章,写着写着就写了一万七千字了,结果突然发现才讲了一两个问题,离把文章写完收工还早着呢。得,那我就把原来写的文章扔一边儿去,重新开始,改成把一个一个问题讲明白,让它们各自能成一篇文章的那种。

要是想把这个历史议题给写完,大概还得再写四篇文章才行。

各位读友要是喜欢,觉得还算有点用处,就多给咱点点赞,大家也多交流交流。我肯定会做到只要你们留言,我就必回,哪怕是批评呢,那也比啥都不说强啊!

期待各位读友给我个回应哈,你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那肯定会左右我接下来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选材的方向呢。

我可太期待你们之间的交流啦![作揖][握手][握手]

0 阅读:4

掩饰千般不舍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