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区,历史悠久。“龙泉驿”之名始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从一个驿站的名字成长、升格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名称,龙泉驿是全国唯一。
龙泉驿,历来为四川门户、川渝要津,自古有“川东首驿”之称。1960年,建立成都市龙泉驿区至今。那么,历史上的龙泉驿是什么样的呢?
笔者有幸收集到了几十张老照片,为上世纪40年代美国摄影师卡尔·迈当斯在龙泉驿拍摄的,很有年代感。照片中,远处的魁星楼清晰可见。
这些照片,反映了当时龙泉驿的城市和人文风貌。照片虽然陈旧,却很真实。原片是黑白的,进行了上色和清晰度处理。老照片收集不易,值得珍藏!
龙泉镇西城门
这张照片,拍摄于龙泉驿的西门。当时的龙泉驿镇,主要由一条三里长的主街和十三条巷子构成。街道从东到西,东边的起点是财神楼,西边的终点是魁星楼。
魁星楼位于今天龙泉驿区的中街和音乐广场交汇处。照片里的魁星楼因为大火烧毁,还未修缮完毕,只搭建好了框架。
摄影师站在龙泉驿镇二层楼上,拍下了街道上的面貌。街道很宽,铺着青石板。街道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街边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张照片拍摄于龙泉驿镇的东门,即财神楼。财神楼位于今天的金轮寺巷西口。
在过去,出入东门财神楼的大多都是生意人,他们挑着担子,走南闯北。财神楼飞檐高挑,十分气派。
1941年,成都龙泉驿街头,一名男子正在街边购买食盐。摊主面前的桌面上摆放着大块的盐,用秤来衡量盐块的重量。过去的盐都是粗盐,没有像现在研磨得这么细。买上一大块,回家碾碎了食用。
40年代,龙泉驿西门前,人来人往。西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城楼看上去有些破旧,但依然屹立。很多人都是通过这座城门来到镇上赶集的。
有的挑着扁担进城,有的人则坐着带棚子的滑竿。城门口两侧,还能看到一些店铺在营业。
1941年,成都龙泉镇上的消防队,正在向人们展示他们的先进装备。消防队员身穿制服,头戴防火斗笠,英姿飒爽。
他们的装备有水枪、钩镰等各种消防器材。消防桶上写着“龙泉镇消防队”等字样。
这个大院子,是一个粮食集贸市场。市场不大,却挤满了人。很多小贩将自己家的粮食挑到这里卖。他们面前的竹筐里,装着小麦和大豆等。也有不少人来到这里是来选购粮食的。从照片中热闹的场景看,这个市场已经非常成熟。
龙泉镇大街上,走来两名男子。他们用木棍抬着一个竹筐,里面捆放着一头大黑猪。原来,他们抬着猪到集市上去售卖。过去的家猪,一养都是养一年,到时候抬到街上去卖,希望都能卖个好价钱。
在龙泉镇街边,有一个露天茶馆。人们三五成群坐在桌前喝茶聊天,一只小桌,几个竹椅,一碗大碗茶。
这样的喝茶场景,不论是在过去的龙泉驿还是现在,一直没有变。成都是天府之国休闲之都。时光很慢,你能品到茶里的涩,但是也能闻到茶的清香,也能品出茶里的甘甜。
卡尔·迈当斯还将镜头对准了龙泉镇的乡村,在镇子外面的农田里,两名男子正在卖力地踩着水车。天气炎热,他们还在水车架子上绑上了一把雨伞。
水车不断转动,将河里的水提灌到附近的稻田里。这种原始的灌溉工具,既节省人力,效率也高。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在龙泉镇街头,一家售卖瓷器的店铺门口,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陶器和瓷器。
两名男子挑选到了称心的瓷器后,就和老板娘讨价还价。老板娘正在吃饭,她端着碗靠在门边,就是不愿意降低价格。
1941年,一名身着戎装的男子,站在寺庙的院子里,他就是少将何楚飞。照片里的他,一身军人的气质,不怒自威。当时,他所负责的政府军部队,就驻扎在城镇中一座古老的寺庙里。
少将何楚飞所在部队的士兵们,正在一座寺庙的广场上训练。远处的建筑,飞檐高挑,是寺庙里的戏台。
这些士兵正在进行分组训练,最近处的机枪手和副射手趴在地上,两人分工合作,配合得十分默契。
在街头一家店铺门口,一名男子正在表演木偶剧。他打开自己的道具箱,里面装着好几个人物木偶,刻画得惟妙惟肖。
男子提着木偶,加上自己的说唱,精彩的表演立即吸引了附近的孩子们,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木偶,好奇地观看表演。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在镇子外面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地里干活。近处,一名男子正赶着黄牛,在秋收后的地里耙地、松土。远处,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
1941年,成都龙泉驿街道边一家店铺门口。一名卖布小贩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匹,有传统的棉布和进口的洋布。摊位前围着几名顾客,摊主正在用丈量布匹的尺寸。这样的场景,很有市井生活气息。
照片中这名年轻帅气的男子,名叫洪惠毅,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
照片里的他,身穿中山装,手拿经书,正和他的家人在礼拜堂门口合影。仔细看,门框上贴的纸条上写有“礼拜堂”字样。
街头有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手里拿着自制的道具,正在表演说唱,这也是一个谋生的门路。
别看他人很普通,但是腔调和神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看到这么多人围观,这名男子唱得更卖力了。
在当地一间磨坊里,一头牛拉着石磙,不停地转圈。在石磙的碾压下,谷粒被压成细细的米粉。画面太有年代感了!
这种传统的磨面方式,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代替它的是机械化磨面机,效率䦹比这要高出很多。
40年代的龙泉驿,街上同样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和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街边一家小吃店,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品,供顾客们挑选。掌勺的大厨正在炉灶上烹饪美食。光看照片,似乎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
在一个小村外,绿油油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令人惊艳。
几位农民拿着锄头、戴着草帽,正在地里除草,他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来今年的稻谷长势不错,丰收在望。
这是一个铁匠世家,父亲正带着儿子在自己的打铁铺里忙碌着。两人分工明确,干起活来一一丝不苟。
父亲和儿子都光着上身,父子俩用铁锤轮流击打铁砧上烧红的铁条。小小年纪,身手娴熟,未来定是出色的匠人。
在一间茶馆里,两个老伙计坐在一起吸烟。长着山羊胡的老者,吸的是旱烟,有长长的烟袋锅;光头的老者,吸的是管烟,烟管盘成一盘。两人把烟头凑在一起点火,这有趣的一幕也被摄影师拍了下来。
街头路边,有一个简易书摊。架子上挂的都是手抄书。一名男子正站在书架前挑选自己中意的书籍。书架上挂的书琳琅满目,有《南阳关》、《桂花亭》、《魁星楼》、《玉河桥》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
街边一名女子,让自己的孩子骑在猪的身上。这一举动,把端着簸箕的男子逗乐了。摄影师正好路过,举起相机拍下了这有趣的一幕。
在一个农家院里,两名男子正在磨米粉。这是一种传统的小石磨,将大米放进石磨上方的圆孔里,一人推拉木杆带动石磨转动,就能研磨出细细的米粉。
如今,这种传统的石磨工具,现在也只能在一些农耕题材的博物馆里见到了。
这是一家调料和炒货店,店里的竹篓里,盛满了各种各样的炒货和调味料。
店铺的房梁上,还垂挂着很多大蒜、天池藕粉、叙府糟蛋、兰州棉烟等。在店里的一根木柱上,写着“批发各种炒货”等字样。
在过去,街面上经常能看到摆摊卖烟叶的小贩。照片中,一名小贩正在称量一小捆烟叶的重量。在桌子上,摆着好几捆烤制好的上好的烟叶。吸烟的时候,将烟叶切成细烟丝,放进烟袋锅里吸,或者用纸卷起来吸。
在街边一个小餐馆里,几名到镇上赶集的老者,坐在桌子前等待吃饭。长长的胡子,朴实憨厚的面容,是当地人的真实写照。在桌边还靠着两支木桨。
回顾这些80多年前龙泉驿老照片,犹如穿越了时空,仿佛置身其中。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
卡尔·迈当斯登上位于龙泉镇中街的魁星楼,拍下了街道上的景象。街道尽头就是龙泉山。中街历来就是龙泉镇的核心街道和商业重地,“龙泉驿三里三,鸡公车辗穿”。街边有不少流动摊贩在卖东西。
城中一条街道
结束语:上世纪40年代,龙泉驿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地方,如今的龙泉驿经济实力强劲、产业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已经成为四川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可以相信,千年古驿龙泉驿,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