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有大事请教,却让淮海总前委犯难,伟人亲自坐镇

新新史界 2024-04-02 10:09:49

1948年11月16日,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刚刚结束,中央军委紧急通知中野、华野主要首长,要求建立一个横跨两大野战军的总指挥机构:淮海战役总前委。

根据军委的提议名单,总前委班子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其中邓小平担任前委总书记,刘伯承、陈毅任常委,粟裕、谭震林为委员。

明面上看,邓小平是前委班子的一把手,刘、陈两人也都是德高望重,总前委又是统筹淮海战役的机构,凡是和战役有关的大事都应由邓、刘、陈三人把关。

然而,在淮海战役期间,每当粟裕致电总前委,请示一些关键的军事安排时,邓、刘、陈等人竟都“默契”的不吭声,任由粟裕指挥。

其中有何缘故呢?

一,实诚的粟裕

1948年10月31日,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刚刚结束不久,为了确保后续更大规模战役的胜利,粟裕致电中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毛主席在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才开始考虑并最终同意建立一个可以协调中野、华野的总机构。

也就是说,淮海战役总前委是粟裕率先构想出来的。

但是,因为职务、资历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建立总前委的粟裕却没能成为前委的一把手。毛主席也明确要求,由邓、刘、陈三名常委,处置紧急问题,有条件时,邓刘陈粟谭五人,可以聚在一起讨论战役问题。

不过,由于战局紧张,中野、华野司令部又间隔甚远,粟裕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参加总前委会议,以至于总前委自设立后,仅在12月17日,召开过一次五人会议。因此,毛主席的要求里,只剩下一条可以实现:由邓、刘、陈三名常委,处置紧急问题。

粟裕对于毛主席,一向是言听计从,他严格按照毛主席的命令,战局一有大事,立马向总前委汇报,请求指示。

粟裕的“实诚”,却让刘邓等人犯了难。

二,粟裕肩挑大梁

刘邓因为何事犯难呢?

很简单,淮海战役虽然是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但是两支部队承担的任务,有轻有重。总的来说,华野要面对的敌人数量更多、装备也更精良,如黄百韬、邱清泉、杜聿明等部队,而中野当时主要面对的是黄维一个兵团。

华野面对的敌人更多,但军事主官粟裕却要在战时,事事都要经过远在中野的刘邓等人批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举绝非长久之计。

刘邓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在粟裕再次来电请示的时候,刘邓大多走个形式,稍看一眼就立马回电表示赞同,尽量不浪费过多时间。

除此之外,刘邓两人也深知粟裕的压力,所以在平时和粟裕沟通军事部署时,很少以上级或者老资历的语气,要求粟裕。而是以一种平级、老朋友的心态,和粟裕交流。

比如在围剿黄百韬最后关头,粟裕曾致电总前委,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刘邓两人在接电后,短暂商量后,就立即回电。不过,在这封回电中,刘邓竟对如何行动绝口不谈,只是和粟裕商量怎样协助中野作战。

刘邓不提华野的军事行动,并非是华野的进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他们觉得,粟裕围剿黄百韬已是势在必得,粟裕这样的“天才”将领,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他怎么打仗,应该放开手,让粟裕大展身手。

主席曾在粟裕不赞同建立东南野战军南下后,把陈毅调离华野,让粟裕全权指挥,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为了让粟裕军事才华有施展的空间。

三,真正的总指挥

中央设立总前委的本义,就是让总前委全权负责淮海战役,但是刘邓不愿插手粟裕的指挥,虽然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却违背了中央的初衷,而且让中野、华野有各自为战的势头。

毛主席在观察刘邓粟几人的交流后,也是心领神会,不再坚决要求总前委履行本职,而是自己坐镇后方,统一指挥。

根据《毛泽东军事文集》数据显示,在整个淮海战役阶段,中央军委给中野刘邓的电报有25封,给华野粟裕的有29封,没有一封电报是给“总前委”的。

总的来说,淮海总前委在战时发挥了一定作用,而总指挥是毛主席亲自担任的。

6 阅读:733
新新史界

新新史界

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