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大代谢解毒器官,其每天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对肝脏健康的保养,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肝脏不堪重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轻则与脂肪肝打上交道,重则还有可能被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盯上”。
对于肝脏的呵护,除了调整生活习惯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正所谓病从口入,不少食物的摄入都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尤其是对于肝脏健康状况本就不太好的人而言,平日里一定要规范饮食,对于以下这几类食物,一定要避而远之,以免肝脏健康状况更加不堪。
1.酒
众所周知,长期大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是弊大于利的,尤其是对肝脏健康损伤的程度更为突出。
长期过量饮酒,酒精中的乙醇以及相关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工作负担,使得肝脏对相关毒物的解毒能力大大下降,导致毒害物质不能得到有效分解而在人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肝脏病变的风险。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大约有两千万人存在饮酒量过高的情况,而其中不低于1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脏病变。因此要想呵护肝脏健康,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嘴,能不喝酒就别喝酒。
2.发霉坚果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候满心期待的嗑开一粒瓜子,吃起来却有一股涩涩的味道,甚至还有发霉的苦味儿,对于这种情况,不少人的做法可能是再吃几个,尝试一下是否真的有异味。
针对这种做法,其实是非常不支持的,一旦吃到有发苦、发霉味道的坚果,一定要立即扔掉,因为这些坚果大多都已经出现了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肝脏毒性,摄入量过多很容易导致患上肝癌的风险增加。
3.土榨油
在市场上销售的烹调油大多都是经过了精炼以及具有出厂检验标志的,从原材料的选择,再到整个制作过程,期间都有严格的把控和筛选,因此,无需担心其中可能会存在黄曲霉毒素的相关问题。
但自己制作的土榨油,在制作过程中就可能存在发霉而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情况,这种油即便一次性只是极少数的摄入,也有可能会导致患上肝脏疾病的风险增加。
4.腐烂生姜
虽然发芽的生姜并不会产生相关的毒害物质,仍然能够继续食用,但如果姜体出现了腐烂发霉的情况,就不能再继续食用了,因为当生姜出现腐烂发霉的情况后,就会导致其所含有的黄樟素大大上升,这属于一类毒害物质,摄入量过高会对肝脏健康造成损伤。
【本图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莂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