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 3800 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12 分钟)
鄙人曾经在《姓氏杂谈》合集中详细讲述过“张”这个姓氏,张氏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却找不到哪一个大一统王朝出一位姓“张”的皇帝。以前我们似乎也探寻过这里面的历史奥秘,有人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就姓张,所以很难找到张氏的人皇。
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张姓的皇后在历史上却多达25位。其中,明朝的张皇后便有四位。无一例外,前面三位张皇后,我们都曾讲述过她们的故事,分别是仁宗诚孝张皇后,孝宗孝康张皇后,世宗第二任皇后即是被废黜的张废后,以及今天本文之主角,熹宗嫡后张皇后。
可惜张皇后未能留下官方画像,只能用一副后世制作的图像代替
有一说一,明朝的这几位张姓皇后都颇有一番个性,堪称那个时代能够被记录在史册中的非凡人选。那我们今天要讲述的这第四位张皇后,身上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呢?用一句话来形容,她是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女强人。“读史知今世,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在下知道看官您一定久等了,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故事吧。
·纪晓岚的《懿安皇后传》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的历史上的对手能够得到敌方人士的著书立传?况且,还是一位前朝的皇后。没错,本文主角张皇后,正经得到了后世满清乾隆时期著名的纪晓岚的著述。
张皇后曾被其小叔子朱由检上尊号为“懿安皇后”。直到清乾隆年间,著名的纪晓岚在为张皇后所作的个人传记中,提及其非凡的人生履历。
为懿安皇后著述的纪昀纪晓岚
据悉,天启元年,刚刚登基不久的天启帝朱由校大婚,礼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优秀的淑女。最终于五千人中,张氏拔得头筹,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公元1621年农历四月,在那个初夏的季节,年方16周岁的张氏嫁给当时15周岁又5个月的皇帝朱由校成为其正妻,所谓正宫皇后是也。宫词称张皇后体貌丰腴凝正。
随着这一次五千人中选拔出的人类精英分子,二八芳邻的张氏浩浩荡荡地踏上了恢弘的历史舞台。
·传奇父亲张国纪,斗争客魏
按照明朝时期的历史习惯,女儿成为皇后,父亲自然也会受到十足的礼遇。
张皇后的父亲张国纪以女贵先封鸿胪寺卿,再封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后封太康伯。说到其父张国纪,也是明末时期正直外戚的典范。天启年间,或许是受到父亲朱常洛不受祖父朱翊钧喜欢的影响,年轻的皇帝朱由校的性格进一步超脱其父祖两代人。也至于天启朝,后宫被皇帝的乳母客氏把持,朝政被一个心理扭曲到极致的魏忠贤把持。
进入21世纪二十年代,当自媒体逐渐降低了人们的交流壁垒后,省愚也听到一些所谓为魏忠贤洗地的文字,今日我们暂且不展开说,以后的《明朝宦官系列》详述这位明末掣肘风云变幻的宦官。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客魏把持内外政事的时代,还有皇后父亲也就是皇帝老丈人这样的人的存在,与客魏这般逆历史之流的势力作斗争。显然,张国纪是当时摇摇欲坠的体系下坚贞的维护者。
期间,张国纪多次招到客魏集团的陷害,最终天启帝在客魏与东林双方的斡旋下,选择当朝进士李国普的建议,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将老丈人治罪,但是不做处罚,只是令其归还家乡。这一切,还在风起云涌的暗流中,独自地荡漾,期待爆发的那一刹。
·虎父无犬女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另一个方面,虎父也无犬女。有这般危难意识的父亲的教育,能够在五千人中脱颖而出的张皇后,势必也保留她自幼接受教育进而学习到的最根本的人的认知。
虽说父亲被迫离京返乡,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张皇后继续与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劲头。
用现代词汇形容张皇后,“个性严正,颇有皇后风范。”可以肯定的是,在性格显得内向文弱的天启皇帝身边,皇后的正直是扶正皇帝自信心的最重要根基,换言之,张皇后是一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
另一方面,张氏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皇帝乳母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甚至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身为皇后的身份惩处过客氏。因此,张皇后受到了魏忠贤和客氏对她恨之入骨的感情抒发。您如果要问,有证据吗?为何这样说?还要什么证据呢?分析历史事件,把自己剥离出放入这些历史人物的纷纷扰扰中一尝试,很显然张皇后是当时客魏集团最想要除掉的人。
因为张氏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所以客魏集团也不敢硬来,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张皇后非张国纪之亲生女儿,生父是大盗孙二,以混淆皇帝视听,不料皇帝道:“只要女儿好,管她父亲是谁。”
当然,朱由校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这也只是一个民间野史传说。不过,我们似乎能够从此处阅读出一个小道理,全世界哪儿有外人能够离间别人夫妻的呢?在此处,客魏着实过于自信了。
所以咱们简单地查阅一下客魏的结局,天启帝英年早逝后,思宗朱由检即位,客氏被鞭笞至死,魏忠贤及其朋党尽数遭到清算。
·被客魏害死的皇子
即便最终客魏终于得到了历史赐予他们应有的归属,但这也并不能抵消他们及其恶毒羽翼们做出的恶毒之事。其中最恶毒的一件,莫过于害死张皇后为天启帝生下的皇子朱慈燃。
公元1623年11月4日,天启帝朱由校的嫡长子朱慈燃出生,生母便是张皇后,然而此子诞生出便无呼吸,即是死胎。
关于朱慈燃的命运,作为一个并未见过这世界的蓝天白云的无辜者,他显然是没有任何过错的,那么为何有这般命运呢?万事皆有因果,后来的民间史料认为,客魏集团在张皇后怀有身孕期间,暗中在其食物药物中投下了毒物,导致皇子甫生即死。虽说没能见过哪怕一缕阳光,天启帝后来还是给自己这位长子上谥号怀冲太子。因为按照《皇明祖训》,皇帝的嫡长子有最高的顺位继承权。
当文字敲击到此处之时,省愚也有些许疑惑,到底皇帝朱由校是否知晓客魏在背后主导的这一切阴谋呢?如果他知晓,又为何隐忍不发?又为何任由恶人继续作恶?当然,有朋友说这是他用客魏掣肘东林人士。谁知道呢,这样一个内敛性格的帝王的内心真实想法,又有几多人了解呢?
·《赵高传》名不虚传
朱慈燃伴随着安静的呼声降临后,张皇后也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自那以后,再无生育记录。其实,也能理解,生下朱慈燃之时,张氏其实也就18岁,放现在是高三考大学的年纪。受到了如此恶毒的毒物攻击,或许张氏自己能保住自己的命,便就不错了。
除去痛恨客氏与魏忠贤两人的行径外,张皇后也经常不动声色的劝谏天启帝,期望朱由校能“远小人,近贤人”。某一次,朱由校见皇后正手握书卷在读著,便问是读何书,张氏回说:“赵高传!”
魏忠贤,有名吧
可惜当时没有影像声光记录的设备,否则,咱们能够脑补出的画面,绝对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阅读《赵高传》的皇后,鄙人斗胆猜测,这张皇后应该是华夏帝王后妃序列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在客魏集团中周旋
只要天启帝还在一天,客魏哪怕再多行罪恶似乎也是安全的,所以张氏继续与客魏进行周旋。此过程中,如我们前文所述,其父亲张国纪还被迫离京返乡。
明末,主旋律就是斗争
其实,从史料的细节,我们可以肯定一个事实,即是曾经的某一段时间,客魏企图撺掇皇帝朱由校废除张皇后,改立魏忠贤侄子魏良卿之女为后。当魏忠贤大肆排除异己,屠戮东林人士之时,甚至也有朝臣以符合魏阉的做法提出了更换皇后之说。
后来魏忠贤又欲唆御史陷害皇后父亲张国纪与当时的信王朱由检通气谋反的罪名,司礼监太监王体乾提醒他:“主上凡事昏聩,惟于夫妇手足间不薄,一著不慎,倘或他明白了,我等无遗类矣。”方已。不得不说,在那个疯狂的时代背景下,王体乾这样的宦官着实罕见。
·思宗上尊号
在人生这场竞赛中,到底怎样才算是胜利者呢?省愚毫不避讳地讲,活到最后的,都是胜利者。所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后几天,客魏集团遭到集体整肃,朱由校的正妻张皇后与老丈人张国纪都被继任的思宗皇帝朱由检所礼遇。所以这场斗争下来,张家父女完胜,客魏完败。
其实在天启帝病危之时,张皇后察觉客魏的“吕不韦式”阴谋,也就是为当时并无皇子在世的天启帝杜撰出一个皇子来,这个皇子很可能还是客魏集团自己内部的种。说个题外话,此处并没有不尊重秦始皇父亲的念头,没办法,历史不讲证据,只讲受益。
在大嫂张皇后坚定按照《皇明祖训》承袭皇位的拥护下,作为当时天启帝唯一还在世的弟弟,其五弟信王朱由检总算按照最高顺位继承皇位,成为后来人们口中追思的明思宗。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为帝,天启皇后出了很大的力。因此,思宗登基后,为大嫂张氏上尊号曰懿安皇后,晋封她的父亲为太康伯,朔旦十五日一朝,宫中行嫂叔礼。
另一方面,作为当朝皇帝大嫂的张皇后,还曾养育过思宗田贵妃所生皇子,田氏为思宗生育四子,所以具体是哪一位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张皇后将自己的命运与夫君这个皇帝家族深度绑定,也将自己的遭遇深刻嵌入于明朝这座摇晃的大厦上。
·下落不明
那么张皇后最终的结局如何呢?
崇祯十七年,即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亡国。思宗命自己的周皇后自缢,又挥剑砍伤了袁贵妃、砍断了长女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之左臂、刺死年仅六岁的小女昭仁公主。随即,思宗再派太监去传口谕要皇嫂懿安皇后和当初养育过自己的太妃西李也自缢。最后崇祯帝登上煤山自缢而亡。但是实际上,皇嫂张皇后,是否自缢并无实际记载。
当日李自成进入皇宫,懿安皇后从此再无下落。《明史》载之已在自己的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但是并无其他证据。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福临命将张氏和明熹宗合葬于德陵。
天启帝与张皇后合葬的明德陵
南明弘光元年,也即是1645年农历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弘光帝朱由崧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自此,这位明末堪称女强人存在的皇后便彻底从中华历史舞台的前台正式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