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翻开群,看到有群友艾特我,群主你今天的大作呢?
哟,还有人催更呢。
于是回了他一句,刚才正看着书,结果睡着啦。
我还真没扯谎,边听音乐边读苏诗,不知不觉就见周公去了。这种感觉真不错,跟苏轼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有人催,那就写一篇。写之前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那首超级治愈的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词啊,已被各路人等讲得稀烂了,大家也是十分熟悉,也没必要我再叽叽歪歪了,今天我要讲的呢,则是王定国北归之前五年,与苏轼定下重九之约,在徐州相会的那些事。
光说几个男人的事没什么意思,这事里啊,还得带上我们的柔奴。
可搞笑的是,我这里要带上柔奴,王巩这家伙,却没有带她。
我们看看苏轼怎么写的: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
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坷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二谢人无继,直恐君诗胜义熙。
颈联用典,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爱妾名叫桃叶,后便以此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可见,王巩已先写诗告诉苏大爷,这次来啊,我是专程跟你相会的呢,我那些侍女小妾,都没带呢。
显然,大苏并不领情,你家有美女不带过来,我跟你聊着有啥意思呢?
所以啊,他用了一个“恨”字,游山玩水、喝酒吟诗没了她们,简直就是暴殄了天物啊。
之后就更有意思了,王巩回去的路上,还写了首“独眠”诗寄给苏轼,收到诗后,苏轼用他的韵也写了一首,首联第二句云,“旅馆孤眠体生粟”,呵呵,如果你带了侍女们来,哪里还会冷得起鸡皮疙瘩呢?
看到此处,我都得批评王定国了,有好事你不带着柔奴,有坏事却也不会怜香惜玉带着她去,你这家伙,有点渣啊。
不过,有人可能会问了,柔奴说不定当时还没跟着他呢。
这真是个好问题。
不过,我觉得,以柔奴对他的感情,绝非一年两年所能养成的,很可能就是十二岁朝云和苏轼的翻版。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