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刘帅为什么改变了毛主席的渡江作战计划?

陈冠任 2024-11-04 21:32:51

1949年1月准海战役以后,蒋介石还是不肯认输,企图依靠长江天堑,暂时形成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其中,蒋介石“押宝”主要是押在长江防线上。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回忆录里说:国防部有人告诉他,长江可以抵得上300 万大军。

蒋介石信誓旦旦,有人却对他的长江防线很不以为然。

此人就是二野司令员刘伯承。

刘伯承认为蒋介石的这个长江防线是一条必败的“任人横斩”的“死蛇阵”。他说:

“蒋介石长江防御,大而言之,他在黄河长江之间的防御,小而言之,即他经常叫嚣的‘守江必守淮’,都因淮海战役的兵力大量丧失而无法实施。此外,他的防御阵地也因兵力少,江防宽,与南岸交通困难而作不成。如此,他就不能不着重于重点防备。但是,他的兵力还是太少。汉口以下两千余里的长江防线,及其必要的纵深配备,太费兵力了。在长江北岸鼓出的如汉口、浦口等要点,也各只有两个军的基干兵力。至于海军,他的江防舰队在北岸没有掩护,到处易遭短兵炮火的袭击,也不易起撞沉木船的作用。特别是到了现阶段,他的士气越发不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这样漫长的江防成为一条不能动弹的死蛇阵,任人横斩。如其一处被斩断,则全线震撼。”

刘伯承的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由此,他得出两点基本的结论:

一点是:渡江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刘伯承说:“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如何处理,战局的发展都将发生于我有利的变化,并有可能演成敌人全部混乱的局面。”

另一点是:渡江以后,“步兵主力尤应乘破竹之势,放胆向指定地点透入,挺进贯穿敌人纵深,施行迁回截敌退路而兜歼之,切不可为中途残敌(或掩护队)所抑留。”

最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考虑,渡江作战由三野(陈粟大军)独力完成,后来担心力量不足,决定把二野加上去,战役叫京沪杭战役,任务是夺取京沪杭, 占领南京、苏南和浙江省,摧毁国民党统治中心。

刘伯承鉴于上两个方面的考虑,便向总前委建议,改变原定二野攻占芜湖、南京的计划,不以主力往东去南京,而是改往东南,直趋浙赣线以达江西、福建——这个计划,是进行大迂回,大包围,把毛泽东原定的解放的计划大大扩大,直接增加了江西、福建和湖北三个省。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2 阅读:1090
评论列表
  • 2024-11-09 23:01

    四渡赤水就是刘帅协助毛主席的神来之作。

    月夜忘川 回复:
    四渡赤水实际是伟人和刘帅共同策划的。现在只提伟人而不提刘帅,有些人就以为是伟人个人杰作,与刘帅无关,实则不是那么回事。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刘帅公开讲过很多次四渡赤水,后来伟人也在公开场合讲四渡赤水。而自从伟人公开场合讲四渡赤水后,刘帅只字不提四渡赤水。刘帅这是把自己四渡赤水的功劳完全给伟人了。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帅的大度无争。 在四渡赤水中有一个小细节,伟人想要四渡赤水,问桥的问题,结果刘帅回答船桥(用船搭浮桥)早就准备好了,渡江处附近村庄都控制了的。也就是说伟人准备四渡赤水前,刘帅已经部署好了四渡赤水的一切。也就是这里伟人才称刘帅为刘伯温,说刘帅神机妙算。
    魏华 回复: 月夜忘川
    非常赞同!
  • 2024-11-15 01:51

    哪一个关键时刻离开个刘帅,现代孙武军神刘伯承

陈冠任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