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的中秋乡情的味道

夏天文化 2024-09-17 22:52:40

记住乡愁

只要一轮明月

你就记住了梦的来源……

月夜情思 - 湄洲祖庙山

  “中秋节”来历。“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雁阵归舟(江口边上雁阵塔)

  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统过节有品月饼、赏明月等习俗。而在传统的莆田人心中,中秋节可以不吃月饼、不赏月,但团圆饭上却不能没有“炒米粉”。

“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这首童谣是多少莆田人的美食记忆。在农耕时代,美食往往是节日最直白的庆祝方式。起源于兴化的“炒兴化米粉”,是莆田人庆中秋必不可少的美食。这道美食,在莆田还有一个令人动容的传说。

月色浸润中的江口

  相传,莆田中秋吃炒米粉缘于明朝莆田才子柯潜,他在中秋节这天去买米粉,有一个才貌双全卖米粉姑娘,一心想嫁个才子,听说柯潜是当世莆田最有才华的才子,就想当面考才表达爱慕,伊出了一个拆字联,“八刀分米粉”,若柯潜能对出下联就以身相许。

柯潜苦思苦想对不出下联,沮丧万分连米粉也不买,空手而还。一路苦思冥想,忽听梅峰寺钟响,顿悟而出,“千里重金锺”。当他兴高采烈地返回去,要娶该姑娘为妻,不料卖米粉姑娘,见连莆田最有才华的才子,也对不出自己对也是沮丧万分,料想自己今生是找不到才子,只能慢慢变成老姑娘,一辈子也嫁不出去,便跳入阔口河自尽。

柯潜后来高中状元,成明代经济名臣,但终身未娶。后来,莆田人一到中秋就吃米粉,以纪念这位重才重情的姑娘和重义的状元柯潜。

一、江口地区的“送秋”习俗

  “送秋”习俗历史来源。相传宋代的时候,莆田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偏见,当时有位广东人在莆田任知府,为了改变民间这一偏见,在民间推动中秋节,倡导嫁出去的女孩要孝敬父母,因此,在中秋节前十天左右,已结婚的女子要备办礼物为父亲“做秋”,中秋节在莆田也是“孝敬节”。浸润传统文化的江口古镇,自然传承了这份文化基因。

江口地区特色民居

千年古镇江口,传承着莆田地区特有的中秋习俗,“做秋”、“送秋”、“芋滚米粉炒”、“演菩萨戏”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沿袭至今,绵延不绝。

挑篮送秋

  在江口,中秋“送秋”的民俗,已不仅仅是一个习俗的沿袭,更是一份亲情的牵挂。已出嫁的女儿每年中秋节前送礼物给娘家父母“送秋”,浓浓亲情,彰显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

喜庆花篮

  “送秋”有讲究,刚出嫁的女儿头一年为父亲“送秋”,比较隆重,要备一套衣裤、鞋袜帽子、猪骹、公鸡、酒和米粉等,用“红担盘”盛着。"送秋"的礼品大多是桂圆、花生、红枣、芋头、米粉、猪脚、板栗、红团等。

此后每年备办的礼物不必像第一次那样丰盛,一般用一对精致的漆花篮装些礼物送去即可。每年中秋前,出嫁的女儿都要携儿带女,回娘家为父母“送秋”,成为维系亲情的节庆。

“红担盘” 是一种用藤条和竹篾编成的有盖子的篮子或盘子,髹漆成红色。红盘里放置要送的礼品,江口人就叫“办盘”。出嫁的女子两个节日要办盘,一是父母做寿(江口俗称“做十”);再一个就是每年回娘家的“送秋”。

  送秋的红盘可多可少,多的两担共八个红盘;少的两个红盘,称“挑花篮”。送的礼物可多可少,但兴化米粉和猪骹(即猪腿)必不可少,送秋礼品也有讲究,桂圆、花生、红枣、红团、菱角等,每一样都颇具深意,寓意早生贵子、团团圆圆。

兴化米粉

  中秋节,“兴化米粉”不仅仅是一份食材,更有深层次的寓意,代表着祝愿父母长命百岁。兴化米粉白如银细如发,绑好的米粉像鹤发童颜老人的长须,中秋送米粉,寓含祝愿父母长命百岁之意。

猪骹送秋

  “猪骹”即带猪蹄的猪腿肉,亦有寓意,江口民间饮食上讲究“以形补形”,送猪骹是祝愿父母身体健康、手脚灵便。江口有“生女儿吃猪脚”说法,出嫁的女儿“送秋”时给父母送猪骹,表达铭记和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江口地区的 “做秋”习俗

江口东岳观

  在江口,“做秋”,就是在女儿送秋这天,娘家人用送秋礼物做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做美食,女儿“送秋”,娘家“做秋",其乐融融,共享天伦。

  中秋这一天,在江口,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到了晚上,家人围聚一桌,准备炒兴化米粉和芋头等莆田特色小吃作为团圆大餐,俗称"做秋"。

行走的“做秋”

  “做秋”在江口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一家人过中秋节的食物。传统的“做秋"食物是米粉、芋头。芋头,莆仙方言中的谐音是‘熬’,吃芋头,是指清苦日子“熬一熬”,一年就到“头”了。江口的乐观旷达可见一斑。江口有句俗话:“吃米粉芋,有好头路”,这种食俗也包含故乡人良好的生活愿望。

三、江口地区的中秋美食

芋滚米粉炒

  中秋节,在江口,部分家庭还会加上当地产的时令食材芋头,用煨芋头、米粉、板栗、猪肉做成独特美食,俗称“芋滚米粉炒”。

乡村芋头

“芋滚米粉炒”用料十分丰富,除了芋头、五花肉,还有蛏干、虾仁、干贝、香菇、肉丝、调料等等,肉和米粉的香味渗透到芋头中,芋香扑鼻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朱熹评兴化米粉

  江口主妇家家都能炒米粉,色香味俱佳。据史料记载,宋理学家朱熹在兴化讲学时,吃到炒兴化米粉,不禁拍案叫绝,说:“可口,美味无穷”。

江口美食:烰豆腐

  过去,在江口,但凡过年过节、婚嫁喜事,家家户户都会磨豆腐,美味当属用自榨花生油炸出的“烰豆腐”,鲜嫩可口,淡淡豆香,外加花生油醇香,蘸上酱油醋,味道绝佳。因制作工序复杂,现自做“烰豆腐”已难得一见。

烰豆腐煨芋头

  这道菜流传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过去,甚至于,婚宴酒席都会上这道菜。身在异乡的游子,说起炒米粉、煨芋头、烰豆腐这些时令的农家美食,浓浓的乡愁便会涌上心头。

  中秋时令食材栗子,按照莆田民间的说法, 栗子是民间传统的进补食品,诗人范成大赞曰:“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

  中秋吃龙眼。中秋正值白露时节,人体常会感觉“秋燥”。此时适宜吃柔润的食物滋补身体,俗称“补露”。在江口,有“大暑吃荔枝,白露吃龙眼”的习惯。中秋时节,江口地区不同品种的龙眼陆续成熟,也是当地人品尝龙眼、大饱口福的时节。

四、江口地区的中秋节庆

演菩萨戏过节

  在江口,中秋演菩萨戏庆,几乎是每个村的保留节目。看戏是老江口人的主要节庆文化生活,江口有句顺口溜:“吃福气,穿标致,闲看戏",演戏就成了中秋节必须的文化点缀和助兴节目,更是人神共娱的浓浓乡情。

民间戏台

江口乡村演戏,多是“菩萨戏”和“家事戏”两类,都是要“演给菩萨看”,是真正“人神共娱”;所谓“家事戏”即私人家许愿酬愿而请的戏。

如今,曾经辉煌的莆仙戏,在时光里淡了,在故事里老去。但中秋节演戏,年年依旧,成为过节的一种仪式。台下日益落寞的观众,坚守的是一段记忆、一种情结、一份文化。

五、江口地区的风土人情

妈祖驻跸江口东岳观

东岳观华侨纪念馆

东岳观广场

东岳观戏台

东岳观

东岳观内供奉“海上女神”妈祖阁,阁内书有“妈祖分镇乾坤大,锦江汇源日月长”、“湄屿潮音歌盛世,和平女神降福祉”等楹联,香火鼎盛。

东岳观妈祖阁安座的妈祖神像,为台湾天后宫护驾来的湄洲妈祖神像分灵。

六、江口风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一轮皎洁的圆月下,有多少江口游子身处异国他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有多少亲情乡情在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静静流淌?

千年古镇江口,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国门,成为新生代华侨,留在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中秋的传统韵味也渐渐淡了,但乡情乡愁却从未改变。

夜色中的江口

日渐城镇化的江口,不断衍变的习俗,而乡愁,却无法吹散,日久弥浓……

我们感慨的“回不去的故乡”,其实惦念的不仅仅是故乡的一山一水,还有我们每一个流淌在故乡的时光……

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因为有了他乡。在他乡,不管走多远,故乡的美,故乡的情,故乡的点点滴滴,便像发酵了的酒一样,散发出醉人的芳香,轻轻一嗅,甘醇无比,轻酌一口,苦涩在喉。这种味道,就是浓烈的乡愁。

后 记

文 字 : 兵者 中职教师

感 言:故乡,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0 阅读:0

夏天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