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深一度#2008年1月13日至1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时任新疆文联副主席的军旅作家周涛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提议,那就是,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土葬公墓。
提及这一与众不同的大胆构想,周涛情绪激动,且滔滔不绝。

在周涛看来,他的这一大胆设想,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无现实条件的有力支撑。
周涛有理有据一般侃侃而谈道,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已经是自然界和地球版图上的“大墓地”,然而,它不是一种蛮荒的无用,将它建成人类最大的土葬公墓,可谓物尽其用。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时候,周涛甚至对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土葬公墓这一构想进行了适度的展望与憧憬。
周涛对此构想道,新疆要实现大发展、大飞跃,光靠石油、煤炭等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突破。
塔克拉玛干本来就是死亡之海,将它变成死亡乐园,一个可以看得见的“西方极乐世界”。塔里木盆地周边城市将全部转化为服务型城市。

面对众人的质疑,周涛信誓旦旦道,自己的发言,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是一次严肃认真的参政议政。
周涛甚至提议将解放军创始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体也掩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此言一出,更是语惊四座。
可行不可行我们暂且放在一边,单是从亿万国人对毛主席的特殊情感这一角度出发,周涛的这一提议是否妥当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近五十年前,那个举国同悲的特殊时期,毛主席的遗体被确定永久保存的特殊原因说起。
1976年9月9日凌晨时分,在寒冷黑暗的深夜,毛主席溘然长逝,举世震惊、万民齐哀。
在亿万国人都沉浸在无尽的悲痛和泪水里的时候,身为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们,却只有将痛苦和眼泪埋藏在心底,强忍悲痛,处理毛主席的身后事。

摆在全体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特殊而又紧急的任务就是,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
实际上,早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就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带头明确提出了三点自我约束,第一是,不以领导人名字命名地名;第二,不准给自己祝寿;第三,遗体要火化,毛主席还在纸上签过字的。

毛主席溘然长逝后,按照毛主席的生前嘱托,应该将他的遗体火化,可是,以华国锋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面对全国人民对于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强烈要求永久保存瞻仰毛主席遗体遗容的心愿,最终决定满足人民的愿望,给全国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就是,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随后,中央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经过充分协商后,决定将毛主席遗体的永久保存这一重要任务交给曾经留苏深造的徐静博士。

9日凌晨四点,当卫生部值班室秘书江焕波敲开徐静的房门的时候,睡眼惺忪的徐静,看着表情严肃的江焕波直直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就知道,江焕波深夜敲门,一定是有重大的事。
“不好意思,打扰博士休息了。有个任务,需要徐静博士现在随我走一趟。”

听罢江焕波的来意,徐静也不敢多问,就匆匆跟随江焕波上了汽车。
汽车在无尽的黑夜中奔驰,车内所有人都表情肃穆,一言不发,直觉告诉徐静,今晚一定出看来大事,不觉心里怔忡不宁起来,却也不敢多问一句。
此时坐在车里的徐静,怎么也不会想到,敬爱的毛主席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当汽车从中南海北门缓缓驶入的时候,当看到一排灰色的房子,在浓重的夜色里,无声出现在徐静面前的时候,徐静心里才涌起了不祥的预感。
“现在不得不向你们宣布一个不幸的消息,伟大领袖毛主席已于今天凌晨逝世,为了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进行遗体保护,时间是15天左右。”
当中央领导向徐静宣布这样一个极其悲痛的消息的时候,眼含泪水的徐静,默默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自己可以尽情悲伤,放肆哭泣的时候,因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在等着她去完成。

接受了这一重要的政治任务,一番商讨后,徐静、张炳常和陈克铨三人组成专门小组,具体负责毛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
“不但不能腐烂,还要栩栩如生,要让人民群众瞻仰,这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敢想过,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徐静博士坦言道。

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徐静还在会后特意请教了当年负责处理孙中山先生遗体的著名解剖学专家张鉴教授,以及一位病理科教授,在此基础上,徐静等人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毛主席遗体可以长期保存这一目标,徐静等三人工作小组将平时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六防”上,即防腐、防霉、防干、防变形、防变色、防分解。
事实证明,在“六防”工作重点的严格落实下,毛主席遗体一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经过中央政治局研究同意,毛主席纪念堂也在稳步施工中。
1977年8月,毛主席纪念堂顺利落成,毛主席的遗体也在随后的8月19日晚上,被安全移送到了毛主席纪念堂,8月20日,正式开始接受全国人民瞻仰。

1983年12月,在毛主席诞辰90周年到来前夕,徐静博士第一次对外披露,毛主席遗体保存情况良好,已处于完全稳定状态,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前来瞻仰参观。
提及对毛主席遗体永久保护这一话题,唯一拍摄过毛主席纪念堂全部修建过程的著名摄影家安佑忠表示,我觉得是好事。因为他总归还是一代伟人,几个世纪出这么一个伟人。
他是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好像大家的东西,都在他的身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像他的战略思想都是世界闻名的,没有人可比拟的。

提及当年毛主席逝世,安佑忠记忆犹新,印象极为深刻。
对此,安佑忠回忆道,毛主席逝世这个噩耗传遍全国以后,当时全国多少亿人口,记不清了,全国人民都震撼了,全国的这些老老少少都是哭泣不成声,包括文化大革命中受害的,包括反对过毛主席,跟毛主席有过隔阂的这些人,也就是“地富反坏右”,包括这部分人也是泣不成声。

正是因为亿万人民群众对于毛主席的特殊情感,为了满足亿万人民群众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强烈要求,毛主席遗体永久保护、毛主席纪念堂的及时修建,才被急切提上议程,才得以顺利实施。
可以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信念支撑,人民不会忘记伟大的领袖,人民将永远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才是毛主席遗体没有被火化,而是选择永久保存的真正原因。

如今,军旅作家周涛竟然语出惊人地提议要将解放军创始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体掩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提议明显是不妥的,完全忽视了亿万人民群众对于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至于周涛提出的要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土葬公墓,以此带动新疆经济发展,无疑也是荒唐的。

周涛还进一步构想到,要将塔克拉玛干公墓按照五大洲分成亚洲区、非洲区、欧洲区、大洋区和美洲区,不分国家和种族向每一位世界公民敞开大门,就更接近于胡言乱语了。
因为中国人讲究入土归根,还必须是回到本乡,绝大多数外国人同样倾向于将逝者埋葬在家乡附近,那里,才是逝者最好最合适的安息之地,谁会头脑发热,千里万里迢迢将遗体运到塔克拉玛干,这样做,不论是对于生者还是逝者,有何意义可言?

有人直言不讳道,埋葬亲人,一定会首先选择自己的家园或邻近家园的地点,这不仅是因为死者需要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永生,而且也便于亲友的日常凭吊。
谁会把家人送到路途遥远和交通极其不便的中国沙漠呢?除非他们是一群丧失理智的疯子。
艺术家陈丹青对此评论道,全国各省份把遗体运去,不是大规模移民,而是移尸。······是改头换面的移风易俗,如果实施,可能的灾难,或者说荒谬感,是什么?

评论家朱大可同样认为,周涛的这一“塔克拉玛干狂想曲”,跟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公祭热潮一样,也是一桩“发财丑闻”,并到达了一个可笑的高潮。
好在,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居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秘书长巴代明确表示,这是委员个人的意见,没有作为提案,目前这里还没有什么动静。#头条深一度#
文|午梦堂主
参考资料:
1、《作家周涛提议将塔克拉玛干建成世界土葬公墓》 《南方周末》2008.04.10
2、《毛泽东遗体保存过程》 《文摘报》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