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财报暴涨:当华为开始喂饭,才发现有些车企不会用筷子

益者三友金子 2025-01-27 15:56:43

正文:

当蔚来还在为单季亏损27亿找借口,小鹏苦等大众7亿美元续命时,赛力斯甩出一份令行业窒息的财报——2024年营收1467亿,同比暴涨310%;净利润60亿,同比狂飙225%。这个三年前还被视作“代工厂”的边缘角色,用华为技术组合拳砸碎了新势力十年筑起的护城河。更残酷的是,问界M9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的成绩,正在宣告一个事实:在华为的军火库里,没有造不出的奇迹,只有不会用枪的士兵。

*“技术军火商”的降维打击:华为重新定义造车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本质是场精密设计的产业革命:

*武器系统:ADS 3.0智驾、途灵底盘、鸿蒙座舱组成的“技术三叉戟”;

*弹药供给:每年200亿研发投入碾压新势力总和;

*作战手册:华为线下6000家门店变身汽车展厅,余承东亲自下场直播带货。

这套打法让传统车企颤抖:某新势力高管私下算账,要自研达到问界M9的智驾水平,至少需要烧掉300亿和五年时间,而赛力斯只需支付华为每辆车2万元技术使用费。这已不是造车竞争,而是技术代差引发的单方面屠杀。

*新势力集体破防:十年烧钱不如三年抱腿

赛力斯的崛起,撕开了新势力最痛的伤疤:

1. 效率打脸:理想用8年实现盈利,赛力斯仅用3年;

2. 成本羞辱:问界M7物料成本比同级竞品低18%,因华为自研芯片摊薄智能化成本;

3. 渠道碾压:蔚来斥资百亿建的NIO House,客流量不敌华为门店周末体验活动。

最诛心的是商业逻辑的颠覆:当李斌还在解释“用户运营是长期主义”,李想强调“家庭定位不可替代”,赛力斯已经用华为全家桶(手机、平板、手表、车机)生态闭环,把车主变成数字移民。某新势力产品总监哀叹:“我们研究三年用户画像,不如华为推送一个系统升级。”

*“失去灵魂论”破产:传统车企排队递降书

长安董事长“造车灵魂论”言犹在耳,现实却给出辛辣回应:

*奥迪:放弃自研L3,豪掷200亿采购华为ADS;

*奇瑞:智界S7搭载华为全栈方案,工程师私下称“比我们自研快五年”;

*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滞销三年后,连夜重启合作谈判。

这场技术臣服背后是冰冷的数据碾压:华为ADS 3.0城市领航误判率仅为新势力头部产品的1/7,OTA升级速度快3倍,甚至能通过车机反向控制家用空调。当传统车企发现自己的“灵魂”在华为技术面前如同原始人时,投降成了唯一理性选择。

*产业地震预警:汽车业进入“华为殖民时代”

赛力斯现象绝非孤例,而是华为技术殖民的起点:

1. 利润收割机:华为车BU预计2024年分成收入超200亿,相当于蔚小理研发费用总和;

2. 标准制定者:鸿蒙座舱日活突破500万,车载应用开发被迫适配华为生态;

3. 数据帝国:200万辆智能汽车实时回传数据,让华为拥有全球最大智驾数据库。

某外资车企总裁在内部会上警告:“华为不是在合作,是在培养技术附庸。五年后,中国车企只有两类——用华为的和等死的。”

*幸存者游戏:要么戴上华为手铐,要么跳下悬崖

面对华为的技术铁幕,车企只剩两条路:

*投降派:如赛力斯般全面接入华为生态,代价是每辆车利润的35%上缴;

*抵抗派:如比亚迪坚持全栈自研,但每年需多砸150亿维持技术代差。

更多车企选择第三条路——精神分裂式合作:在高端车型用华为方案撑门面,中低端车型用廉价方案保销量。但这种骑墙策略正在失效,消费者用订单投票:搭载华为ADS的智界S7,销量是自研智驾版车型的17倍。

*结语:当华为开始造车,世界只剩两种公司

赛力斯财报是一面照妖镜,映出中国车市最赤裸的生存法则:在华为的技术霸权下,没有中间态,只有跪着生与站着死。

当余承东在问界M9交付仪式上说出“未来能活下来的车企不超过5家”时,台下车企老总们的笑容逐渐僵硬。他们终于读懂这句话的潜台词——活下来的名额,早就被华为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华为用赛力斯证明,在智能汽车时代,技术即王权。当新势力还在纠结“灵魂归宿”,华为早已给所有车企戴上“脑机接口”——服从,或者消失。

4 阅读:1920

评论列表

哦,那是风筝

哦,那是风筝

2
2025-01-31 00:44

赛力斯真的是照妖镜,服从或者消失

回头似岸 回复 02-02 00:28
很现实,要么自己有本事,要么就服从强者。两条都不粘,那还想挣个屁钱。连汤都喝不上。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2
2025-02-01 19:00

严重了,垄断没有未来

小凡

小凡

2
2025-02-02 00:47

华为鸿蒙系统确实越来越强大了,估计50年以后会接管我们的日常生活。

益者三友金子

益者三友金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