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七十二、诊孕脉预测男女胎机理探讨

金东文化 2025-01-19 15:52:45

《医经钩考》七十二、诊孕脉预测男女胎机理探讨

——“男左女右”之说

网传,2007年6月27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尚勇,在罗马召开的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上致辞说“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男女”,并称“这是系统生物学最好的一种应用与实践”。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肯定者,有质疑者,有怒斥者,并屡遭诟病。

那么,诊孕脉到底能否判断、预测男女胎?有何理论依据?

为中医者孰知孕脉多呈滑疾(数)流利,按之应指,尤以尺脉明显。因尺脉候肾,而肾主胞胎,怀孕后肾气充盛,聚以养胎,故尺脉应指明显。如

晋·王叔和《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说:

“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

而孕脉之男女胎又如何分辨呢?

兹以历代相关脉学医籍为据,并结合编者的临床经验,陈述探讨于下。

1、《脉经》等相关脉法古医籍记载

《脉经》乃王叔和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脉学专著。其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24种,奠定了诊脉指下标准的基础,使之规范化。《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成为后世脉学之圭臬。②奠定脉名种类基础。③首开脉象鉴别先河。④确立了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⑤总结脉象临床意义。总之,这些成就奠定了我国脉学诊断学的基础。

对于诊孕脉预测男女胎之说,首见于《脉经》。如

《脉经·卷第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藏六府阴阳逆顺第七》说: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说:

“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右疾为女……

“又法: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又法: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

“又法: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

综合分析《脉经》这几句对诊孕脉预测男女胎的话,发现有自相矛盾、相互抵牾之处,疑是多位医者经验累积而王叔和未加分析归纳、未加说明解释著录之。然而后世医家如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二·妊娠恶阻》、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脉例第一、诊妇人有妊歌第二》、滑寿《诊家枢要·妇人脉法》、李中梓《诊家正眼·女人脉法》等相关脉法古代医籍,皆宗之而有相同、相似论述,未有质疑者。如

《千金要方·卷第二·妊娠恶阻第二》说:

“妊娠四月,欲知男女者,左疾为男,右疾为女……

“又法: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尺脉若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

“又法:左手尺中浮大者男,右手尺中沉细者女……

“又法: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脉例第一》说:

“左手尺部浮洪者,为男胎也;右手尺部浮洪者,为女胎也。”

《诊妇人有妊歌第二》说:

“左手脉疾为怀男,右手脉疾为怀女……左手太阳浮大男,右手太阴沉细女……诸阳脉皆为男,即浮大、疾数、滑实之类是也,当怀男子。诸阴脉即沉细之类是也,当怀女子。”

关于太阴脉与太阳脉诊男女胎之法,《脉经》与《妇人大全良方》记载不一,不知何故?亦或传抄讹误。

陈自明认为“左手寸口为太阳”,不是“太阴”,“其脉浮大则是怀男子脉也”;“右手寸口为太阴”,不是“太阳”,“其脉沉细是怀女脉也”。另外,相关脉法医籍记载,亦有多处自相矛盾者,如“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手尺中浮大者男,右手尺中沉细者女”等阴阳脉象对举法,是否与孕脉之“滑疾、浮大有力”相左?但未见有质疑者。

总体来说,据《脉经》旨意及相关脉法医籍,凡是孕脉左侧脉象表现为“疾(滑数)、尺脉偏大(浮洪)”等则诊为男,右侧脉象“疾(滑数)、尺脉偏大(浮洪)”等则诊为女,即“左大顺男,右大顺女”之相关医籍脉法记载多是相同。那么,其理论依据、机理为何?

2、机理探讨

近代中医大家曹颖甫《金匮发微·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说:

“妊娠之脉,关后有余,尺跳动,右甚为女,左甚为男,此历试不爽者也。”

为什么孕脉左手脉疾(滑数)、脉偏大(浮洪)等是男胎,右手脉疾(滑数)、脉偏大(浮洪)等是女胎?究其因,乃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即“男左女右”之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通俗而言,经旨之意即人体面南而立则有阴阳、左右之分,而阴阳又有男女、气血之别,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易·乾文言》),而同类相召,故左、男、气为阳,右、女、血为阴。

为何采取“面南(或南面)而立”?详见第八十四篇。

阴阳学说认为,面南而立,以方位而言,每天太阳之循行规律是左升右降,升者为阳,降者为阴,此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左阳右阴。

以性别而言,男为阳主气,女为阴主血, 此即“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以气血而言,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以孕脉而论,因左为阳,故左脉属阳主气,左脉疾(滑数)、左脉大(浮洪),即气盛为阳,男为阳,故有“男左”之说;右为阴,右脉属阴主血,右脉疾(滑数)、右脉大(浮洪),即血盛为阴,女为阴,故有“女右”之说。此当为正解,理论依据、机理之所在。如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八·妇人规·胎孕类》说:

“胎有男女之辨,《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葛仙翁曰:男从父气,女从母气。《圣济经》曰:天之德,地之气,阴阳之至,和流薄于一体。因气而左动则属阳,阳资之则成男;因气而右动则属阴,阴资之则成女,是以胎有男女。”

楼英《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五·妇人部·受胎》说:

“按丹溪云:胎在左侧,血气护胎而盛于左,故脉亦从之,而左疾为男,左大为男也。胎在右,则血气护胎而盛于右,故脉亦从之,而右疾为女,右大为女也。”

关于脉体阴阳、左右、男女之分,或有与上述机理相左者。如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说:

“诸阳脉者为男,即浮大、疾数、滑实之类是也,当怀男子。诸阴脉即沉细之类是也,当怀女子。”

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二十三》说:

“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以寸尺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脉体分阴阳,则鼓搏沉实为阳,虚弱浮涩为阴;诸阳实者为男,诸阴虚者为女,庶为一定之论。”

以孕脉而言,应是以左右分男女,不是以虚实——阳实阴虚分男女,其脉体皆为阳实——疾(滑数)、偏大(浮洪),即左脉阳实者为男胎,右脉阳实者为女胎。

此外,历代医籍尚有其他方法来“辨胎”,预测所孕男女胎。如

《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说:

“遣妊娠人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也。又法,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也。”

此根据孕妇回首——是左、是右来预测男女胎,民间也有流传。据经文之义亦遵“男左女右”为法。何也?

楼英《医学纲目·受胎》说:

“按丹溪云:男受胎在左子宫,女受胎在右子宫,斯言大契是说也。盖男胎在左侧左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左也;女胎在右侧右重,故回首时,慎护重处而就右也。”

清·沈又彭《沈氏女科辑要·辨胎》亦说:

“受胎时偏左成男,气血聚于左侧左重,故呼之则左顾便,脉必形于左尺;受胎时偏右成女,气血聚于右侧右重,呼之则右顾便,脉必形于右尺。此一定之理也。”

或用孕妇之夫的乳房是否有核来验证“男左女右”这一说法。如

《脉经·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说:

“又法,妇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也。”

临床是否如此,古人并不注重这些。验之临床,其夫乳房是否有核,与孕男女胎无关。

3、体会

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并追踪随访则会发现,以“男左女右”之法诊孕脉预测男女胎,其准确性及概率较大,但由于孕妇个体差异、月份不一、孕脉相异及每个医者临床经验不同,时有误差,并非百分百准确,故有质疑者,并屡遭诟病。如明清医家则有质疑者,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说:

“凡辨男女之法,自古及今无不以阴阳二字为纲领。然言多矛盾,悉属疑似……胎有男女之辨……等说,总属臆度渺茫,非有确见也。余不敢遵信。”

《类经·脉色类》说:

“备察诸义,固已详尽;然多彼此矛盾,难以凭据。”

《沈氏女科辑要》说:

“王叔和《脉经》,以脉之左右浮沉,辨所生之男女……恐臆度之见,非确论也。”

对于上述历代医家“辨胎”以脉预测男女婴之法和论述,王孟英给予了非常中肯、客观的评说,对为医者或有启示。王孟英说:

“诸家之论,皆有至理,而皆有验、有不验。余自髫年即专究于此,三十年来,见闻多也。有甫受孕而脉即显呈于指下者;有半月一月后而见于脉者;有二三月而见于脉者;有始见孕脉,而五六月之后反不见孕脉者;有始终不见于脉者;有受孕后反见弦涩细数者;甚而两脉反沉伏难寻者。古人所论,原是各抒心得,奈死法不可以限生人,纸上谈兵,未尝阅历者,何足以语此?”并举一例,来说明并非皆为“男左女右”。(沈又彭《沈氏女科辑要·王孟英按》)

王孟英说:

“忆辛丑秋,诊周光远令正之脉,右寸关忽见弦大滑疾,上溢鱼际之象,平昔之脉,未尝见此,颇为骇然。及询起居,诸无所苦,惟汛愆半月耳!余曰:妊也,并可比其为男。继而其父孙际初闻之,诊乃女脉,曰:妊则或然,恐为女孕。余曰:肺象乎天,今右寸脉最弦滑,且见上溢之象,岂非本乎天者亲上耶?孙曰:此虽君子创解,然极有理,究不知瓜红何似耳?迨壬寅夏,果举一男。聊附一端,以为凿凿谈脉者鉴。”(沈又彭《沈氏女科辑要·王孟英按》)

其所举之例,若从孕脉象论,正“右脉浮大”主女者也,故孙氏所言孕女也。而至出生,果如王氏所验,“果举一男”婴。

另,男左女右之说,在历代医籍中尚有“子宫左右”之论。如

楼英《医学纲目·受胎》云:

“〔丹〕阴阳交媾,胎孕乃凝。胎之所居,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精胜其血,及刚日阳时感者,则阳为之主,受气于左子宫而男形成。精不胜血,及柔日阴时感者,则阴为之主,受气于右子宫而女形成。”其后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子嗣类·辨古》亦有相同论述。

沈又彭《沈氏女科辑要·受胎总论》说:

褚澄言:“血先至裹精则生男;精先至裹血则生女。”道藏言:“月水无后,一、三、五日成男;二、四、六日成女。”东垣言:“血海始净,一、二日成男;三、四日成女。”《圣济》言:“因气而左动,阳资之则成男;因气而右动,阴资之则成女。”丹溪乃非褚氏而是东垣,主《圣济》左右之说立论,归于子宫左右之系,可谓悉矣。窃谓褚氏未可非,东垣亦未尽是也。盖褚氏以气血之先后言;道藏以日数之奇偶言;东垣以气血之盈亏言;《圣济》、丹溪以子宫之左右言。各执一见,会而通之,理自得矣。褚氏、《圣济》、丹溪,主精血子宫左右之论为有见,而道藏、东垣日数之论为可疑矣。

沈又彭又说:

“至若丹溪男受胎于左子宫,女受胎于右子宫,此是语病,犹言偏于子宫之左,偏于子宫之右耳!原非有二子宫也。”

历代医家对子宫形态的认识,若未有现代解剖学的观点,目前恐怕仍处于争议之中。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子宫者,一系而二岐,宫体中空形如合钵也。即“一系向下”,宫颈(阴道)者也;“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输卵管向两侧延伸者也;宫体中空,“形如合钵”者也。因此“子宫左右”之论,非也!

4、结语

要之,育龄妇女怀孕后,可以通过脉诊预测男女胎,历代脉学著作如《脉经》等多有相关记载。其机理源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即“男左女右”之说。阴阳学说认为,面南而立,以方位而言,左升右降,升者为阳,降者为阴,左阳右阴;以性别而言,男为阳,女为阴;以气血而言,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以孕脉而论,因左为阳,故左脉属阳主气,左脉疾(滑数)、左脉大(浮洪),即气盛为阳,男为阳,故有“男左”之说;右为阴,右脉属阴主血,右脉疾(滑数)、右脉大(浮洪),即血盛为阴,女为阴,故有“女右”之说,以此诊孕脉预测男女胎。验之临床,准确性及概率较大。但由于孕妇个体差异、月份不一、孕脉相异及每个医者临床经验不同,时有误差,并非百分百准确。

0 阅读:4
金东文化

金东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