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福州人要吃咸粥

爱有机生活 2023-02-16 23:42:42

在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记载最早的是元代熊梦祥《析津志》:“二月二,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福州的春节从腊月十六尾牙开始,到次年二月二(喝咸粥)结束。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会有哪些习俗?有什么讲究?二月二龙抬头,福州人要吃咸粥。

二月二喝咸粥,是福州地区的特色习俗。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大家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因为正月期间,许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场上不好买到合适的食品)。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这主要也是为了弘扬福州人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有的家庭也会根据个人喜好,增加其他配料,熬制各种口味的咸粥。另外二月二还要把小孩子上年祭灶时买的花面壳(面具),正月里买的花灯(特别是有动物造型的)一起烧掉。

古时福州郊外农家还有个习俗,“二月二,食粿饵,耕田选秧地”。因这时节春耕正忙,要选好秧地,谷种落土,希望育秧快速,早接插秧。所谓“粿饵”,有的磨米浆,煎成“春饼”,即用豆芽、葱、虾皮等调成咸味,制作后切分成几个小块,也有调糖为甜味的,有的人直接用过年余下的年糕,切片煎炸,替代粿饵。

民间还有二月二“理发去旧”的说法,“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为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各地普遍把这天吃的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北京人二月二讲究吃春饼,又把吃春饼叫做“吃龙鳞”。这是一种用自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涂上甜面酱,卷上木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盒子莱”,味道可口,吃着顺味。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