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德军中,有很多高级将领和政府高官的孩子,这些人参军也不只是为了混资历,毕竟混资历完全可以到后方的参谋部或者担任高级将领副官,这些官二代、军二代们专门挑最危险、最艰难的坦克兵、步兵、潜艇兵、飞行员等职位。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普鲁士军官团的传统就是参军打仗,很多家族祖上八辈都是军人,你不去最前线历练一番回去连个老婆都娶不到,因为在这个圈子里别人都瞧不起你,这也是为什么德军二战中战斗力如此之强的原因。
拥有军队的国家在历史上对于普鲁士王国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其他国家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军队则有一个国家”。虽然这句话是用来嘲讽普鲁士穷兵黩武,但从侧面也反映了军队在普鲁士中的中的重要地位。在一战之前德意志帝国内部全社会都对军队有狂热的崇拜,嫁给军人是所有女孩的梦想。
对很多女性贵族来说,一个百万富翁的吸引力还没有一个拿过蓝色马克思勋章的陆军少尉大。这种军队狂热是从上到下蔓延到全国的所有阶层的。在德意志帝国的统治阶层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普鲁士容克贵族,这些人祖上只有两个职业,政治家或者军事家,要么就是兼而有之。
这就造成了德国历史上很多将领和官员的孩子生下来就确定了职业,参军打仗。这对他们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虽然在一战之后德意志帝国垮台了,但是全社会对于军队依然是趋之若鹜,这些容克贵族依然是国家统治阶层,他们依然遵循着先辈们的传统,这一点从二战德国的高层孩子就可以看出来。
德国将领和官员的孩子首先我们来看古德里安大将,他是德国闪电战的创始人,可以说是世界装甲兵之父,在德国也是位高权重。可即使是这样的人依然选择将两个孩子送往军队,但可惜两个孩子都死在了战场上。其中长子在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阵亡,二儿子在1942年的列宁格勒战役中阵亡,两个儿子的死亡对他的打击很大,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摧毁了他。
曼施坦因元帅,被称之为德军中最有能力的元帅。他和很多将领一样选择将成年的大儿子送往军队中,并在东线北方集团军群中服役,和古德里安的二儿子一样,曼施坦因的大儿子同样战死于1942年的列宁格勒附近,大儿子的牺牲让曼施坦因非常悲痛,他的副官回忆,几个星期元帅都沉默寡言。
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儿子是德军武装党卫军中的一名坦克车长,在战争中数次负伤,几次接近死神。但他很幸运,成功活到了战后。德国陆军元帅凯特尔,虽然他的个人能力比较受到质疑,但是他对德国的感情不参杂质,他三个儿子全都参军,其中两个战死,一个被俘。另一位1944年720刺杀的主谋勃罗姆堡元帅的大儿子是一位空军少校,在1941年的一次任务中阵亡。
德国潜艇部队最高长官邓尼茨选择将两个孩子全都送进潜艇部队。二战时期德军的潜艇部队真的是送死的兵种,说难听点儿德军潜艇兵完全是和阎王爷做一桌吃饭的,把孩子送往潜艇部队就要当他已经死了,因为他一定会死,97%的阵亡率让人闻风丧胆。邓尼茨的两个孩子都不是那3%,其中小儿子在1943年5月阵亡,大儿子在1944年5月阵亡于大西洋。当邓尼茨得知大儿子的死讯时什么都没说,一言不发继续伏案工作。
对他们来说,将孩子送往军队不是选择,而是责任和义务。军队对当时的德国来说是最神圣的地方,是所有人趋之若鹜的对象。即使伴随死亡也心甘情愿。在德军中师长的儿子、军长的侄子、伯爵的继承人等等大人物超级多,多到普通人已经免疫的程度了,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不管你是元帅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都得在一个战壕里挨炮弹,这样的情况是军队战斗力最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