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团长遭俘沦为侍妾,46年后丈夫已是副国级,自己却失去党员身份

同巍聊历史 2024-08-22 09:14:37

1996年,在江西省泰和县县医院,住院部的电视上像往常一样播放新闻。

电视正在报道一则国家干部病逝的消息,画面里哀乐声此起彼伏,黄白相间的菊花簇拥着一辆灵车缓缓向郊外驶去。

播报员报道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首道于8月13日与世长辞,遗体即将送往八宝山火化。

画面里播放着老英雄过去参加革命时的生活照片和一生的功绩。

整个病房安静异常,都在为这位老革命家沉默哀思。

画面切到一双手工缝制的千层底布鞋,解说称:

“这是老人生前最珍视的宝贝,临终时还经常拿出来看看。”

看到这里,角落病床上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妇人,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嚎啕大哭,而她的话更是让在座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他是我失散47年的爱人,我都不能亲自去给他送行。”说完甚至悲伤过度几次晕了过去。

病房里的人都议论纷纷,这个看起来十分朴素的老妇人是谁,那双布鞋为何让她情绪失控?她和去世的高官又有什么关系?

遵义结缘,喜成连理

这个悲伤痛哭的老人叫王泉媛,她的故事要从参加革命时说起。

18岁的王泉媛因为工作能力突出成为吉安县少共县委妇女部长。在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时遇到了王首道。

当时,王首道受中央安排来到湘赣苏区。年仅25岁的他因为革命经验丰富被推选为湘赣省委书记。

王泉媛注意到了这个讲话鞭辟入里又幽默亲和的干部,对他印象颇深。

王首道也听闻有个很早就参加革命的女同志,耍的一手好花刀,枪法也很准!

不过二人谁也没有多想,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们各自投身工作中。

但是命运就是那么巧合,毛主席在看过王首道在中央苏区瑞金细致深入的调查报告,对这个青年大加赞赏,任命他为中央组织局秘书长。

恰巧此时,王泉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班的课程结束,被调到少共中央工作。王首道成了她的直系领导!

有了更多交集之后,王首道很欣赏这个性格大方,坚韧的女孩,在工作中给了她很多鼓励。

王泉媛也意识到对方时常出现在自己眼前,不管是加油鼓劲,还是嘘寒问暖,王首道的存在总是让她心里暖融融的。

蔡畅和几个关系好的姐妹还跟她开玩笑:“王首道对你有意思,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王泉媛红着脸支支吾吾,大家都心领神会。

离开遵义的前一天晚上,蔡畅拉着王泉媛来到王首道房间里,并跟王首道说:

“我把王泉媛同志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对她!”

又回头叮嘱王泉媛:“这是我们最后一晚在遵义,有什么话,你跟首道同志说吧,祝福你们。

说完就出去把门带上。

小小的屋子里,两个钟情彼此许久的年轻人放下了所有的矜持和顾忌,勇敢的吐露心事。举行了一场没有誓词和第三个人的“婚礼”。

二人以茶代酒,一饮而尽,王首道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把三号小手枪和八颗子弹拿出来送给妻子。

王泉媛想到,按家乡的风俗,女子嫁人,要亲手为丈夫缝制一双千层底布鞋,这样丈夫走再远的路也会回到家来。

但现在大家风餐露宿,自己一没时间,二缺物资,更别说千层底布鞋了。

王首道知道了她的担忧后,把她抱在怀里:“没关系,会有时间的,我等着你的布鞋。”

第二天,带着对彼此的思念,新婚的二人踏上了各自的征程。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双欠下的布鞋竟贯穿了二人的一生。

两河口一夜,欢聚之后的诀别

部队翻过夹金山,到达两河口。王泉媛和王首道终于再次相聚。

在王首道住的木楼上,两人将行军的辛苦都抛之脑后,小小的木楼上满是温馨和欢愉。

天亮时,二人分别,王首道轻轻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说:

“哭什么,很快就能再见了,我还没穿上你做的布鞋呢。”

王泉媛点点头,目送他离开。谁也没想到,这一句看似平常的“再见”竟用了半辈子的时间!

送别了王泉媛,王首道跟着毛主席前往陕北,而王泉媛跟着卫生部一路向西。

接到上级命令,王泉媛任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不幸的是,部队行至祁连山,西路军不堪重负,被马家军围追堵截。

战士们大部分都牺牲了,剩下的被马家军俘虏,女同志们被掳去给马匪做侍妾。

王泉媛宁死不屈,一年之内计划多次逃跑,都已失败告终,抓回来是变本加厉的拷打和凌辱。

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精心策划后,她成功逃了出来。

一路上担惊受怕,食不果腹,还要随时提防被大兵抓回去。

不知走了多久,在1939年3月的一天,王泉媛在二百多公里外,一块“第十八集团军驻兰州办事处”的招牌前停下了脚步,她拄着拐杖的手也忍不住颤抖,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王泉媛轻轻敲开了八办的门,向接待的同志诉说自己一路来的艰辛和不易,现在迫切想回到党的怀抱。

但八办同志一口拒绝了她,理由是中央对于被俘人员,做了“一年回收,二年审查,三年不留”的规定。

像王泉媛这种快两年的情况,接待的人员称“不好留你”。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泉媛天都塌了,面对敌人的拷打和艰苦卓绝的长征都没掉一滴眼泪的女战士,在八办接待室里嚎啕大哭。

按理说,王泉媛被俘不足两年,审查合格之后可以接收,但任凭她苦苦哀求,接待的同志都无动于衷,只给了她5块银元打发离开。

末了还说:“这是中央的决定。”

既然是中央的决定,王泉媛也只能遵守,但她不死心地说:

“请同志转告中央,我王泉媛从马匪那里逃了出来,我到死都是中央的人!”

心如死灰的王泉媛走出了八办大门,举目无亲的她靠乞讨为生,还要时刻提防被敌人抓住,她唯一的念想就是重新回到组织。

一次乞讨时,她遇到了同样流落在兰州已经嫁为人妇的战友何秀英,她带来一个对王泉媛来说如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团长,你别再找八办了。他们说,你给八办写了一封信,说你再也不想去延安,更不想做红军了。”

何秀英说完,王泉媛再三确认她说的是真的。

原来,何秀英和兰州很多流落的红军都有联系,这个消息在他们中间都传开了。

被俘快两年的经历加上这样的信件,自然断送了王泉媛回归组织的路。

王泉媛心想,自己何时给八办写过信,又是何时说过自己不当红军。谁散布了这些不怀好意的谣言,到底是何居心?

万念俱灰的王泉媛回了老家。

她万万没想到,这件事情竟源于长征时期的一次小插曲。

事情发生于1935年的两河口。

当时王泉媛还在卫生部工作,她和另外一个同志吴富莲奉命外出筹粮,走了几十公里路,终于在傍晚时分买来三十多斤青稞,快回到卫生部营地时遇到了周恩来。

他询问一番之后非常生气:

“简直是乱弹琴,怎么能让两个女同志单独出来,万一遇到敌人和土匪怎么办?”

说完,掏出纸笔,写了个字条,让王泉媛交给卫生部领导。

字条的内容是对该领导提出批评,并叮嘱不能安排女同志单独外出。

这张字条在卫生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卫生部领导坚持认为是王泉媛在周总理面前说了自己坏话,不然也不会专门写字条批评自己。

此后,再有人外出筹备物资都会有多人跟随。

王泉媛没把事情放心上,更想不到这小小的摩擦会上升到个人恩怨,甚至断送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北京重逢,物是人非

王首道跟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得知王泉媛所在先锋团全军覆没的消息,悲痛欲绝,好几天没缓过劲来。

他等了又等,三年妻子杳无音讯,他逐渐接受妻子不在人世的事实。

回到老家的王泉媛日子并不好过,形单影只,举目无亲,于是她又嫁了人,和丈夫种地维持生计。

直到1962年,朱德夫妇重上井冈山,在路过江西吉安时,康克清想起自己有个吉安的战友王泉媛,便找人打听她是否还在人世,生活过得怎么样。

当王泉媛看到康克清大姐的时候,百感交集,她一下抱住康大姐嚎啕大哭,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得知王泉媛这些年的遭遇时,康克清立刻联系了地委:

“王泉媛是个好同志,当年一起参加革命,她没到达陕北,但那不是她的错,这些我可以作证。”

就这样,吉安县地委认可了王泉媛的革命战士的身份,还安排她做了敬老院院长。

几年后,她的丈夫过早离开人世,自己没有生育,收养的七个孩子都悉数长大。

多年前她就听说了王首道在北京升了高官,碍于丈夫的情面没有去找他,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她也想去见见曾经这位深爱的男人。

1981年12月,年近古稀的王泉媛应全国妇联邀请来到北京。

当时,王定国,刘英等曾经的老战友都在妇联办公室等候,王首道知道消息后也来看她。

相隔46年没见的两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我等了你三年,她们都说你牺牲了,在战友的撮合下我又结婚了,现在有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

王泉媛将思念和满腔的苦楚咽下,拍拍王首道的手:

“祝你全家幸福,我们永远是革命的同志,过去的都让它过去吧!”

1995年,中央电视台筹备拍摄红军长征纪录片,邀请王泉媛出境,她又一次和曾经的战友姐妹们在北京重逢,还去医院看望了患病住院的王首道。

王首道躺在病床上,拉住王泉媛的手关切地问:“政策都落实了吧。”

王泉媛点点头,从布包里掏出一个东西,打开包裹着的牛皮纸,是一双崭新的手工千层底布鞋。

看到布鞋的王首道声音哽咽:“你还记得。”

“我们照张相吧,都没和你拍过照片。”

王泉媛点点头,二人在病房里拍下了这张世纪合照,这也是两个老人最后一次相见。

结语

不久后生病住院的王泉媛在病房里知道了王首道去世的消息,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老人半辈子的百感交集在看到对方死讯的那一刻倾泻而下。

王泉媛对前来慰问的王首道女儿说:“你爸爸葬礼我一定会去,他也能安息了。”

两位老人为革命鞠躬尽瘁,上不愧对国家,下不辜负人民。

唯独对彼此却有说不完的歉意,历史如大浪淘沙般席卷而去,留下的,是数不清的遗憾。

-END-

【文|锦书】

【编辑|长庚】

0 阅读:5
同巍聊历史

同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