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次战役打完,土里的宋江和树上的吴用才明白:蔡京高俅比咱厉害

一曲离歌断人肠 2025-02-20 08:02:05

梁山之上其实也是有不少好汉的。就比如说吧,要是那祢衡胆敢对着鲁智深说些冷嘲热讽的话,鲁智深本就是个性情豪爽且脾气火爆之人,而武松呢,向来也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好汉,这种情况下,武松极有可能会一下子拔出他的戒刀,然后毫不留情地把祢衡给“收拾”了,就如同要把他身上那些让人讨厌的毛病、那股子嚣张劲儿都给“削平了”一样呢。

吴用这人啊,其实就只有些小聪明而已,可他还非要装作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的大能人模样。宋江呢,就被他一通忽悠,弄得晕头转向、迷迷糊糊的。要知道,跟蔡京、高俅、童贯这些人比起来,吴用那点小手段可就差得远啦。朝堂之上那局势复杂得很呢,向来都是水比江湖还要深得多。吴用不是自称智多星嘛,可到最后呢,还不是被那些奸臣给耍得团团转。就拿梁山好汉的事儿来说吧,中了蔡京的“以盗治盗”的计谋,经历了九次大战,打完之后呢,就如同那鸟打完了、弓就被藏起来,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杀,磨用完了、驴就被拉去杀掉一样,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宋江都已经埋进黄土里了,吴用也挂在树上死了,到这时他们才明白过来,自己这一路历经九死一生,折腾来折腾去,实际上根本就是白忙活了一场。

鲁智深和武松心里压根就不想接受招安,甚至都想着干脆散伙算了。可要是一直不招安的话,关胜、呼延灼这些人哪能答应。这时候,那个自认为很聪明的智多星吴用想出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主意。他说:“让马军去把马匹好好拴束起来,步军呢,去把军器都安排妥当,水军就负责整顿船只。反正早晚肯定会有朝廷的大军前来征讨咱们。到时候跟他们打上一两阵,杀得他们人亡马倒,连一片铠甲都带不回去,让他们做梦都害怕。等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了,那时候咱们再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吴用呢,他就凭借着自己身为一个乡村学究所拥有的那种见识来考虑事情。他心里琢磨着,朝廷似乎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梁山军的厉害之处呢。所以呢,他就盘算着要通过组织开展几次大规模的战斗,以此来充分展现梁山军的强大实力。他觉得这样一来,在之后和朝廷进行招安谈判的时候,梁山这边就能够多拥有一些可以用来和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

有这样一句民谚,说的是“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坚;蜜浸黄莲终须苦,强摘瓜果不能甜”。它所表达的意思呢,就是有些事情违背了其本来的性质,即便强行去改变,最终也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这种改变往往也不能持久。而这样的道理,放在官场与江湖当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就拿种家军里的提辖军官鲁智深来说吧,他对此就看得特别清楚。鲁智深就曾感慨过:“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他用自己衣服被染黑了却怎么也洗不干净这件事,来形象地表达了一旦陷入某些状况,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就如同这民谚所讲的道理一样啊。

吴用竟然想用杀官军的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实力,这主意可真的是损到家了。你想啊,杀的官军数量越多,那朝廷对他们的恨意肯定就会越发浓烈。在这种情况下,还谈什么招安呢?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招安这回事儿啦,这主意实在是太不靠谱,也太不应该了。

吴用原本觉得自己挺高明的,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啊,那蔡京、高俅还有童贯,这几个人可比他阴险得多了,足足要阴险上十倍呢。蔡京想出了一个所谓的“以盗治盗”的方略,然后呢,童贯和高俅就完完全全按照这个方略去执行,一点儿都不打折扣。就这样,经过了九次战役之后,他们可是达到了那种一箭能射下二十三雕的效果,也就是达成了好多目的呢。

宋江并非是唯一被蔡京等人以借刀杀人、借箭射雕这类阴险手段给除掉的对象。像辽国,原本也是一方势力,却也在蔡京等人的谋划布局下走向覆灭;还有田虎、王庆、方腊这些起义势力,同样没能逃脱被蔡京等人利用各种手段对付的命运,最终被一一干掉。而且,属于宋军建制当中的八个都监以及十个节度使,也没能幸免,也都被蔡京等人用类似的狠辣手段给处理掉了。

在当时那个时期啊,有蔡京等这样一批奸臣,他们把官帽当成生意来做,而且这生意还做得红红火火呢。就拿蔡京来说吧,心里的小算盘那是打得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怎么回事呢?原来梁山军可真是厉害,接连和朝廷的军队打了好几场大战呢。先是两败童贯,接着又三败高俅,这前前后后一共打了五场大战。而这五场大战的结果呢,居然替朝廷消灭了多达十八个军阀呢。你看,这事儿就这么个情况,可这些奸臣心里想的却不是梁山军的功劳,而是在打着他们自己的那些小算盘哟。

话说童贯与高俅这两人,每次要去征讨梁山的时候呢,都会带上大军,号称是十万八万的样子。可实际上呢,那号称八十万的禁军,他们每次也就出动个一两万而已哦。而且这出动的一两万禁军啊,可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呢,他们肩负的任务就只是保护中军的主帅罢了。一旦在战场上看到形势不太妙,好家伙,他们转身就撒腿狂奔起来,把那些其他的十八个军阀就那么丢在那儿,让人家去当垫背的,可真是够“机灵”的做法呢。

当我们仔细去研读《水浒》原著的时候,便能够察觉到一个情况,那就是蔡京、高俅以及童贯所谋划的一系列事情,其实身处皇位的昏君赵佶心里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并且他对这些计划还十分地赞同呢。

话说童贯要出征啦,他这次带的将领可不少呢。其中有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这人负责统领睢州的兵马哦;还有郑州兵马都监陈翥,管着郑州那一块儿的军队;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也在其列,他掌管着陈州的兵马;唐州兵马都监韩天麟呢,自然是负责唐州那边的军事力量啦;许州兵马都监李明,肩负着许州兵马的统领之责;邓州兵马都监王义,也是此次出征队伍中的一员,掌管着邓州的兵马;洳州兵马都监马万里同样跟着出征,负责洳州的军队调度;再有就是嵩州兵马都监周信啦,负责嵩州的兵马事务呢。这八位兵马都监啊,每人都带着一万自己本部的人马一同出征。而童贯呢,他就只从御营当中带了两位大将,一位是飞龙大将酆美,另一位则是飞虎大将毕胜。

在那两场大战当中啊,这八都监的结局那可真是惨不忍睹,输得一败涂地。就说秦明吧,只见他手起棍落之间,那陈翥的脑袋就被打得开了花,当场就没了性命。还有林冲呢,挺出手中的蛇矛往前一刺,一下子就把段鹏举给戳在了马下,段鹏举也是即刻倒地身亡啦。索超也是勇猛非常,挥舞着兵器就把王义给砍死了;董平这边也不含糊,手中长枪一戳,韩天麟就被戳了个对穿,丢了性命。史进和杨志更是配合默契,他俩双刀一同举起,朝着吴秉彝和李明就砍杀过去,结果这吴秉彝和李明啊,就双双命丧黄泉了。再看那李逵,挥舞着他的一对板斧,瞅准时机猛地一砍,就把段鹏举的脖子给砍断了,那场面也是相当血腥啊。龚旺和丁得孙呢,他俩手持双叉,瞅准机会就朝着周信刺了过去,一下子就刺中了周信的咽喉,周信也就这样没了活路咯。

话说那童贯啊,在相关战事当中,一下子断送了整整八个都监呢。这可不得了,要知道这八个都监所带领的那可都是厢军呢,就这么被断送了,相当于一下子就没了八支厢军的力量。可奇怪的是呢,即便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那赵佶对童贯却没有给予任何的处分。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因为啊,在某种程度上,这事儿好像还跟宋江那边有点关联,就好像是童贯和宋江合作了一把,通过这样的情况把这八支厢军给弄没了,所以赵佶也就没对童贯做出什么处分的举动啦。

话说那“媪相”童贯成功完成了任务之后,这“公相”蔡京便又派出了太尉高俅出马办事呢。此次高俅可是带了十个节度使一同行动哦。这十个节度使分别是谁呢?有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负责着河南河北那一片区域呢;还有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统管着上党太原等地;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掌管着京北弘农一带;颖州汝南节度使梅展,其职责范围涵盖颖州汝南区域;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负责中山安平那处;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管理着江夏零陵等地;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主理云中雁门那一块地方;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肩负着陇西汉阳的相关事务;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管着琅琊彭城方面的事宜;再有就是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啦,负责清河天水那一带的事务呢。

宋江有这么十位节度使算得上是他的“老前辈”呢。这些人以前可都是在绿林当中闯荡出身的,后来接受了招安,一路做到了相当大的官职哦。他们个个都是极为精锐且勇猛无比的人,可不是只建立了一点点小功名就了事的,那可都是有着不凡功绩的呢。

就这十个节度使啊,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按照黄金标的说法,那就是“一个没少,都被收拾了”呢。怎么个收拾法呢?虽说他们并非全都在战场上被直接斩杀,但其中大部分都被官军给生擒活捉了。这下好了,原本作为一方势力的他们,一下子就从自己带着喽啰的状态,变成了官军的部下啦。而且啊,经过那三次大战之后,他们可是被打得很惨哦,队伍都变得七零八落的。就算有那么些人能从战场上逃回去吧,可他们的建制也会被取消掉呢。还有那些被俘之后又被释放的节度使,就算让他们官复原职了,也没办法再掀起什么大的风浪啦,毕竟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他们的势力早就大不如前咯。

你瞧啊,那童贯可是连着吃了两次败仗呢,高俅也没好到哪儿去,一下子就输了三回。就这前前后后加起来的五场大战里头,宋江这边呢,居然和那些奸臣联手一块儿干起了事儿,把十八个军阀都给收拾妥当了。这要是再接着这么打下去,朝廷可就不得不拿出自己的老本儿来了,毕竟一直这么折腾,消耗可不小呢。所以啊,在这种情况下,宋江动作还挺快,没多久就跟蔡京达成了一份协议,啥协议呢?就是招安啦。

在这次招安的过程中呢,有个情况挺值得说一说。蔡京,那可是朝廷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这次他并没有对招安这件事表示反对。还有高俅呢,以往他老是在一些事情上搞小动作、使绊子,可这次居然也没有在招安过程中从中作梗。按说这招安进行得似乎应该挺顺利了吧,可没想到,又冒出来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怎么回事呢?原来,梁山军这边出状况了。梁山军居然拒绝服从朝廷的调拨安排,这可不得了。要知道,梁山军发展到这个时候,势力已经相当庞大了,就好比是尾巴太大了不好控制一样,已经成了让朝廷头疼的一股力量。而且,这宋江呢,在这种情况下,仿佛也变成了一个新军阀似的,这局面可就越发复杂难办啦。

大家知道吗?其实宋江和蔡京在某些事情上的想法还挺一致的呢。就说梁山那一百单八将封官这件事儿吧,要是让这一百零八个人同时都封官的话,朝廷哪有那么多官职的空缺,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相应的官帽和位子来安排他们。而且这里面还有个情况,对于蔡京来说,如果真那样,他可就少了很多卖官的收入啦。现在好了,只剩下四分之一的人需要安排官职了,这么一来,朝廷安排起来就相对好安排得多啦。

咱先不去探讨宋江到底是不是朝廷安插到梁山的卧底这件事儿啊。这里有个挺搞笑的情况,就是在破辽国的时候,吴用居然还在那耍起了小聪明呢。他是这么说的:“咱们这都经历三次招安啦,兄长您虽然地位尊贵,可也只得了个先锋这样的虚职。要依着我这笨人的想法,咱干脆抛弃宋朝,转而去投靠辽国,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蔡京、高俅、童贯他们心里其实压根儿就不担心宋江会带着梁山军叛逃出去。为啥这么说呢?你看啊,宋江这人,虽说嘴上老是念叨着忠义,可实际上脑后就跟长了反骨似的,让人不放心呐。再瞧瞧关胜、呼延灼这些原本在朝廷当军官的人,他们的家业可都在中原大地呢,那肯定是断断不会跟着宋江跑的。还有鲁智深、武松等一众梁山好汉,也都不是那种会任由宋江胡来的人。就算是吴用想要谋划着叛逃,并且还真成功了,那也只会给蔡京、高俅他们落下把柄,让他们有话可说了。

0 阅读:1
一曲离歌断人肠

一曲离歌断人肠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