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这3种息肉千万别忽视,防患于未然,远离癌症威胁!

小凌谈健康 2024-11-07 09:09:31

息肉听起来似乎“无害”,但其实并非所有息肉都是良性的“路人甲”。有些息肉虽然开始不起眼,却可能逐渐演变为癌症的“导火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容易被忽视却需要重视的三种息肉:肠息肉、胃息肉和胆囊息肉,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癌变风险!

一、肠息肉:潜在的“肠癌种子”

什么是肠息肉?肠息肉是一种长在大肠黏膜上的小凸起,尤其常见于中老年人。虽然肠息肉的发生率很高,但其中某些类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却有较高的癌变潜力,被称为“肠癌种子”。研究显示,超过90%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

为何不可忽视?

癌变风险高: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的癌变率较高,放任不管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癌症。

无痛无症状:早期的肠息肉通常没有症状,不会带来疼痛或不适感,因此很难靠感觉察觉到。

如何预防?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肠癌家族史的,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对高危人群或发现息肉者,建议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并及时切除息肉。

二、胃息肉:可能的“胃癌前兆”

什么是胃息肉?胃息肉是长在胃黏膜表面的隆起物,通常在胃镜检查时发现。大部分胃息肉是良性的,但其中的腺瘤性胃息肉则可能会演变为胃癌。此外,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也更容易形成胃息肉,且癌变风险更高。

为何不可忽视?

易被忽略的癌变风险: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但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

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胃息肉和胃癌的风险,因此感染者需特别警惕。

如何预防?对于有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史的人群,应进行胃镜检查,及时了解胃黏膜状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切除息肉。

三、胆囊息肉:小体积也有大隐患

什么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是一种长在胆囊壁上的小突起物。与其他息肉不同,胆囊息肉一旦发生癌变,发展迅速,预后较差。因此,对于胆囊息肉的管理,医学界更为谨慎。直径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或在短期内生长较快的息肉被认为是高危类型。

为何不可忽视?

癌变风险与息肉大小相关:息肉体积越大,癌变几率越高,特别是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

易与胆囊炎症状混淆:部分胆囊息肉会引起上腹隐痛等不适,易与胆囊炎混淆,因而被忽视。

如何预防?对于已发现胆囊息肉的患者,医生通常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特别是体积较大、增长迅速的息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胆囊来避免进一步发展。

小结:息肉需早查早治,防范于未然!

息肉虽然是良性肿物,但其发展路径可能会涉及癌变,因此不能忽视。很多人因为息肉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而不在意,但等到症状出现时,往往已发展为癌症。因此,定期体检、筛查是预防癌变的有效手段。一旦发现息肉,尽早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健康提示: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可以减少息肉的发生风险。关注身体信号,早发现、早处理,让息肉不再是健康的隐患!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息肉有更全面的认识,做到未雨绸缪,保护自己的健康!

检索-中国知网

0 阅读:4
小凌谈健康

小凌谈健康

不定期更新医学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