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唱红了蜀汉,无论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还是长坂坡喝退百万军的猛张飞,抑或桃园三结义、义重如山的昭烈帝刘备,由于抑曹扬刘的需要,形象都显得无比高大。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并没有如此英明神武,他的前半生可谓是一路败仗。
在董承谋害曹操计划破产后,刘备便离开许昌,踏上了逃亡之路。他先是偷袭徐州,结果引来十万曹军报复,关羽被俘,他只身逃奔袁绍。
后来刘备奉袁绍之命,率文丑攻击曹操,结果被后者以数千骑击溃,文丑在乱军中被杀,刘备则再一次展现了自己逃命本领。
之后袁绍又派刘备奔袭许昌,结果又被击溃,他只能一口气跑到汝南。曹操在击败袁绍后,亲率大军讨伐,刘备又跑到刘表的地盘,祈求收留。
到了赤壁之战前期,刘备还被曹操击败,两个女儿也都做了俘虏。
刘备四十岁之前,可谓是一事无成,只能抚大腿感叹髀肉复生。
好不容易熬死了曹操,夷陵之战又被陆逊的一把火烧得惨败,跟随出征的将领几乎全部阵亡,只有刘备“仅以身免”。
打仗不行就有人吹他品德一流、仁义治国。
他投靠刘焉,却占了刘焉之子的地盘;投奔卢植,卢植有难他不援手:投奔公孙瓒,在其被围时袖手旁观,还顺走了赵云;投靠曹操,却杀了车胄,占了徐州;投靠袁绍,赤壁大战时他在新野享清福;投靠刘表,却任凭蔡氏夺权;更不用说背盟入川,坑死刘璋了!
如此行径,何来品德一流?
至于仁义治国,没记错的话刘备就当了三年皇帝,治个锤子国?
二、宋文帝刘义隆南朝一百七十年,刘宋就占了六十年,而刘义隆在位时期又占了六十年的一半,后人对他的治绩评价较高,有“元嘉之治”的说法。
但是纵观他在位的29年,可谓是前明后昏,元嘉十五年以后便没有多少可以值得称道的了,至于元嘉末期,非但没有好的治绩,局势更是一团糟。
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不顾实际情况,一意孤行强行北伐。由于兵力不足,他下令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限十日之内准备完毕;又因军费不足,令四州富民各出资五十万钱,以资军用。
可以说,刘义隆已经是举全国之力,然而王玄谟还是大败而归,还被魏军反攻至长江边,长江以北因此遭到严重破坏,军民死伤惨重,辛弃疾就悲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史书也说“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
即便元嘉前期可堪称道,也非刘义隆一己之功,更多的是一代贤王刘义康的功劳。
元嘉五年之前是三王(王弘、王昙首、王华)执政,元嘉九年至十七年,是刘义康专权时期,因为刘义隆从元嘉九年起就多病,有时甚至有死亡的危险。比如元嘉十三年刘义康擅杀檀道济,就是因为刘义隆病重,不能理事。
元嘉十七年以后,刘义康被贬为江州刺史,二十二年又被废为庶人,至二十八年被杀,再未执政,刘宋的政治、军事形势也一落千丈。
刘义隆的元嘉之治实际是得了兄弟之利,他自身的能力并没有多强。
三、隋炀帝杨广现在有一种声音,甚至都快成了主流说法,说杨广功大于过,对历史是有极大贡献的,小编对此持严重怀疑态度。
关于杨广的功绩无非就是修运河和科举。
先说运河:
首先,隋唐大运河并不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元朝忽必烈修的。
其次,运河是需要维护和妥善运用的,并不是修好了就利在千秋,杨广修的运河没几年就堵了,连唐朝都用不了,功在千秋?功在十秋还差不多!
杨广修运河的动机也不是那么良善,广通渠是文帝修的,通济渠和邗沟是为了下扬州方便,永济渠是为了征高丽。
至于说杨广开科举也是在往他脸上贴金。
科举制的形成是几代皇帝的功劳,隋文帝开创,杨广始设进士科,唐太宗又加以完善,到武则天设武科,科举制才算正式形成。
杨广既不是科举的源头,也非结尾,把科举制的创立硬安在他头上,说不过去。
至于营建东都洛阳,就更不用说了吧,现在来看,利在何处?
杨广的功绩还值得一辩,罪行却是板上钉钉,罄竹难书!
其一,阴夺太子之位,毒杀文帝,矫诏杀兄,囚禁蜀王、杀害汉王,私德败坏。
其二,大杀功臣,开国十功臣中,他就杀了4位。
其三,大兴土木,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其四,建长城,开运河,徭役频发,尸横遍野。据载,大业元年至六年,仅用于开凿运河的民工就有三百万人;大业三年、四年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十余年间总计征发的百姓不下一千万人次,“天下死于役”。
其五,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死伤无数。
能把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大一统王朝直接玩崩,并不是谁都能办到的,从这一点来说,杨广是真的“牛”!
四、明宣宗朱瞻基很多人都喜欢朱瞻基,这纯属是《大明风华》看多了。如果仔细研究明史就会发现,他的功绩是被夸大了的。
首先,宣德朝无论是人口增长还是国库存银都不如成化朝。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瞻基丢了交趾。五代以前交趾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领土,此后就是时叛时降,直到1406年,朱棣趁陈朝国主遭外戚篡位之机,派兵攻取安南,设置郡县,才再次对交趾实现了直接统治。
然而在朱棣死后仅仅4年,朱瞻基就宣布放弃交趾,而他所用的理由竟然是怕劳民伤财,要与民生息,大明在最强盛时都不能保住交趾,还指望谁?
另外,朱瞻基还放弃了内蒙的开平,兴和等卫所,以及黑龙江的奴儿干都司,明军全面退守长城一线,辽东女真也借此兴起。
同时,他还使郑和不下西洋,使朱元璋时期就开始的海禁在永乐年间稍微放宽的情况下再次深入执行。
可以说,朱瞻基背离了永乐时的对外政策,使整个大明由对外扩张转为保守内敛,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朱瞻基并非像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么英明神武,刚强果决,如果要评价他的话,也就是一个守成之主,远弱汉武不说,甚至连李治都要不如。
五、唐宪宗李纯武有平定藩镇,文有“元和中兴”,唐宪宗李纯也是在史书中有颇高赞誉的皇帝,但细究之下,他也是被严重高估了的。
其一,唐顺宗死的不明不白,就算李纯没有弑父,但也有逼宫情节。
其二,李纯只是完成了大唐形式上的统一,并没有彻底消灭藩镇,更没有根除藩镇割据这颗毒瘤。比如对河北三镇中的成德镇和魏博镇并没有武力征服,节度使依然是父死子承,只不过是互相对调而已。所以等到穆宗继位,天下很快就分崩离析,藩镇重起。
其三,前昏后明,李纯前期有多英明,后期就有多昏聩。
前期他对祖宗们的种种佞道之举嗤之以鼻,后期则是痴迷于访仙问道,道士柳泌去台州为他寻找“仙草”,寻欢作乐一番后,害怕被揭穿而逃入山中,结果被抓住后,一番口吐莲花,李纯竟然相信天台山闹剧只是一场小误会,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继续让他炼制不死药,最终宪宗被那一小撮鱼肚白害死。
元和前十年,李纯的朝堂上虽然不全是正人君子,但至少都是大才,比如器量宏大的杜黄裳,清俭自持的郑余庆,智计百出的李吉甫,坚正刚持的韦贯之,豁达强贞的裴度等等。
而到了后五年,一帮如程异、皇甫镈、李道古这样的小人被提拔为宰相,布列朝堂。
至于宠信宦官,宪宗更是一以贯之,除了拥立他继位的俱文珍、薛盈珍、刘光琦等宦官以外,最炙手可热的当属吐突承璀,几年下来,他不仅授内常侍、知内省事,封左监门将军,左、右神策,兼河中、河阳、浙西等道行营兵马使和招讨处置使等要职,还作为统帅带兵出征,即使惨败而归,也无碍于他的升官发财。
当翰林学士李绛控诉宦官专横时,李纯却认为“卿言太过!”,当有大臣劝他要防宦官权力过重时,他却回答:“不过一群家奴耳,朕除之如剔毛!”
但事实却是,他最后死于陈弘志等宦官之手。
宪宗一朝开创了宦官掌管左右神策、帅兵出征的先例,从此,唐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所操纵。
其四,内政上无建术
除了在形式上完成统一,宪宗在其他方面,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比如在经济上,非但没有恢复大唐初期富强繁荣的局面,反而愈加恶化,《新唐书》曾载,元和十四年库部员外郎李渤出巡雍州,竟发现元和初年本有四百户的渭南县今才一百余户,原有三千户的懿县,今才一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
可以说,所谓的“元和中兴”不但是昙花一现,更是徒有其表。
六、崇祯帝朱由检树上一挂的骨气让朱由检成了大明最后的“明君”,也让本来没有的“君王死社稷”成了大明的标签和祖训。
崇祯帝的槽点太多了:
第一,17年换了19任首辅,任用太过儿戏,更替更是荒谬之至。
第二,能力一言难尽,反倒过于勤政,所谓方向错了,做的越多错的越远。
第三,临死前还让大臣背锅,死得糊涂,死不悔改,可谓史上甩锅第一人。
第四,坑害忠臣比赵构还要多。
袁崇焕就不用说了,山西巡抚耿如杞率五千军士千里迢迢赶来勤王,却连饭都吃不上,军士忍不住就地抢掠,崇祯竟以弹压不力将他砍了头。
卢象昇与清军作战打得只剩5千残兵,崇祯却听信杨嗣昌之言,认为他消极避战,强令主动出击,结果卢象昇身中四箭三刀,战死于巨鹿蒿水桥。
山东巡抚颜继祖奉崇祯之命,只带三千人马移驻德州,50天内先后调防济南、德州、吴桥,兵疲马乏。颜继祖鉴于兵力少、战线长,数次请求增援,崇祯不理不睬,结果清军在他驻守德州时,趁机攻克济南,崇祯就让他当了背锅侠,弃市处死。
还有陕西总督郑崇俭,带着左良玉、贺人龙这等拥兵跋扈、养寇自重的军阀,大败张献忠,却因杨嗣昌诋毁就被革职查办。后来张献忠恢复了元气,攻克襄阳,崇祯竟然说他欺君罔上,骗自己张献忠已败,不等郑崇俭辩驳就将其斩首示众。
真是“崇祯治乱,越治越乱。”
七、唐宣宗李忱李忱装傻骗过了所有人,帝王之术确实够强,破北狄,驱吐蕃,收复河西,平定安南,武功上也足够辉煌,但被吹成“小太宗”就有点过了。
内政上,除了常被人拿来称颂而无多少实质内容的勤于政事、恭谨节俭、从谏如流以外,并无多少独到之处。
所以有史家指出,李忱“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最终招致“内臣争立嗣君,几至于乱”的严重后果。
李忱虽然喜欢抱着《贞观政要》不放,但最多也就是学到了皮毛而已。
大中之治之后仅四十余年,唐朝就灭亡了,如果再除去昭宗这个傀儡,李忱之后,大唐也就延续了二十余年。
八、王莽王莽被人吹得最厉害的自然是他的新朝改制,说它类似于现在的许多制度,思想超前,比如重视科技、土地国有化、货币改革、建立国企、计划经济等等,还以此作为他穿越者的证据。
但实际上,王莽改制就是照办周礼,毫无新意不说,还非常落伍。
新朝建立后,王莽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弄得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就是王莽新政的蓝本。
比如他下诏实行的“王田制”。
王田之名取法于《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核心是变土地私有为国有,然而在土地私有制已出现六七百年的汉末,实行土地国有,实在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为土地私有本就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难道王莽还能在当时情况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吗?只能说,他的想法看上去很美,却不具备可操作性。
再比如,王莽的币制改革,完全是对百姓财富的大掠夺,他先后四次下诏改币,五次重申改货法令,平均不到三年就改币一次。如此之频繁,只能是导致社会经济的大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道。”
至于对官名、官制、郡县名和行政区划的改变,更是为了周礼改而改,除了增加混乱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另外,王莽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至尊宝座,对内,他大肆屠戮汉室宗亲,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则轻率动用武力,导致边境战乱不断。
王莽最终成功地把自己从一个“民选皇帝”打造成了全民公敌。
后来在农民军逼近长安时,王莽还在根据《周礼》,“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率群臣到长安南郊,设坛向天哭诉,责问老天既让他代汉立,为什么不助他灭贼。
其实,王莽就是一个虚伪又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九、明太祖朱元璋老朱水平确实有,但是吹得过分了,吹他军事成就也好,再造大汉也罢,这都没问题。但吹他一个铁血帝王爱老百姓,那就是又孝又典了。
因为朱元璋的核心方略就是养朱。他抑制豪强也好,图图官员也罢, 都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铺路。
无论汉唐还是宋清,对于宗室子弟也就是几代之后任其自生自灭,像明朝这种“宗室之后诸服度皆委于国”,可以说是史上独一无二,以至于明人都感慨:“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朱氏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育竞赛,一次次刷新生育纪录。比如庆成王朱钟镒生育子女九十四人,朱奇浈光儿子就有一百多个,曾孙辈更是多达七百二十余人,以致于每次家族聚会,“至不能相识。”
据安介生等人口史专家推算,至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已繁衍到近一百万人之多,平均每三十年即增长一倍。
皇族人口大爆炸带来的后果就是皇室的巨额支出,以万历十年为例,当时皇室的支出达到了737.94万两,占大明整个财政支出的40.77%,万历三十年,更是到了骇人听闻的1526万两,占总支出的52.89%。
明朝是穷死的,怪谁?只能怪朱元璋对他的子孙太好了。这是爱民的表现吗?
再就是政治、经济上,老朱好像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废丞相功过参半,惩贪官手段过于毒辣,杀功臣、特务统治遗臭万年。
一句话,明之一整朝都透露着小气封闭没格局。
十、陈武帝陈霸先陈霸先能以平民之身,从岭南北上,平侯景,抗北齐,开国建陈,确实牛得一匹,但他还是被高估了。
因为,他建立的陈朝是南朝辖境最小的一个朝代,仅保有长江中下游(不包括江陵)的江南全部。
因为,他只是在与北齐的对抗中守住了建康,实力并不强大,也未曾与北周交锋,虽然称不上得位不正,但也未经强敌检验。
因为,他急于称帝,失去了西讨湘州的机会,称帝前,湘州刺史王琳部将或逃或降,基本没有正面对抗官军的勇气,称帝后,王琳部抵抗激烈,最终不但没能灭之,侯安都、周文育等大将反被生擒,损失惨重。
因为,陈霸先仅当了三年皇帝,政治上的建树还不如他的侄子陈文帝陈蒨。
大家还认为历史上哪些帝王被高估了?敬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