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一些地方仿佛被大自然遗忘在寒冷的角落,气温能低至零下 65℃,这样的极寒超乎多数人的想象。俄罗斯的雅库茨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座城市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处在北极圈以南约 450 千米的位置,四周被山脉环绕,特殊的地形犹如一个巨大的 “冷空气收集器”,使得冬季的冷空气在此大量聚集,难以消散。
雅库茨克的冬季漫长而严酷,从每年 10 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 4 月,长达 7 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整座城市被冰雪覆盖,宛如一座巨大的冰窖。这里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70℃,当气温低至零下 65℃时,人们呼出的气体会瞬间变成冰碴,在空中飞舞;泼出去的热水,还未落地就已结成冰粒。走在街头,能看到汽车的排气管冒着浓浓的白气,如同巨龙在喘息,因为一旦熄火,车辆就很可能因低温无法再次启动。
在雅库茨克,房屋的建造也别具一格。由于地下是永久冻土层,为了防止房屋因冻土融化而倒塌,人们会在夏季短暂的温暖期,将地基深深打入地下,并在地基周围设置隔热层。房屋的门窗通常安装多层玻璃,缝隙处填充苔藓,以抵御严寒的侵袭。而城市中的供暖管道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铺设在地面上,像一条条银色的 “长龙” 蜿蜒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管道需要时刻保持加热状态,才能确保暖气的正常输送,因为在这样的低温下,一旦管道内的水结冰,就会导致整个供暖系统瘫痪。
生存智慧,抵御严寒在这样的极寒环境中,当地居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暖方法,穿衣和居住方面的智慧令人惊叹。
在穿衣方面,他们深知多层保暖的重要性。以雅库茨克人为例,他们会穿上好几层衣物。最内层是由保暖性能极佳的羊毛或羊绒制成的贴身衣物,能够紧密贴合身体,减少热量散失。中间层则是厚实的棉衣或羽绒服,这些衣物填充了大量的保暖材料,如鹅绒、鸭绒或棉花,为身体提供了强大的保暖屏障。最外层通常是防风防水的冲锋衣,它不仅能抵御凛冽的寒风,还能防止雪花和雨水的侵入。
除了衣物,各种保暖配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帽子、围巾、手套和靴子都是他们出门时的标配。帽子通常是用厚实的毛皮制成,能够完全包裹住头部和耳朵,防止热量从头部散失。围巾则是围在脖子上,将脖子与外界的寒冷空气隔绝开来。手套一般是皮手套,内部填充了保暖材料,既能保暖又能保证手部的灵活性。靴子则是用厚底的皮革制成,内部加绒,确保脚部的温暖。
在居住方面,房屋的保暖措施同样至关重要。为了抵御严寒,房屋的建造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和材料。墙壁通常会做得很厚,中间填充了隔热材料,如泡沫板、岩棉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导。窗户则是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中间的空气层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此外,房屋的密封性也非常好,门窗的缝隙都会用密封条进行密封,防止冷空气的进入。
为了保持室内的温暖,供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在雅库茨克,许多家庭都采用了中央供暖系统,通过热水循环来为房间提供热量。供暖设备通常是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以确保室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在一些没有集中供暖的地区,人们会使用火炉或壁炉来取暖。这些火炉和壁炉通常是用砖石砌成,能够储存大量的热量,即使在炉火熄灭后,也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室内的温暖。
在极寒的环境中,食物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来源,更是维持生命和抵御严寒的关键。当地居民的饮食偏好和特色食物,都与他们所处的极端环境息息相关。
为了获取足够的热量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在雅库茨克,肉类是餐桌上的主角,牛肉、羊肉、鹿肉等都是常见的食材。这些肉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他们会将肉切成大块,用炖煮的方式烹饪,这样既能保留肉的营养成分,又能使肉更加入味。炖肉时,通常会加入大量的蔬菜和香料,如胡萝卜、土豆、洋葱、大蒜等,这些蔬菜不仅增加了菜肴的口感和营养,还能为身体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
鱼类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之一。雅库茨克周边有许多河流和湖泊,冬季时,人们会在冰面上凿洞捕鱼。由于气温极低,刚捕捞上来的鱼很快就会被冻住,这种天然冷冻的鱼不仅保鲜效果好,而且口感独特。他们会将冻鱼切成薄片,直接食用,或者用炭火烤制,烤出的鱼外皮酥脆,内部鲜嫩多汁,味道十分鲜美。
除了肉类和鱼类,当地的特色食物还有很多。比如,驯鹿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能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奥伊米亚康,人们还会食用一种名为 “冻生肉” 的食物,将新鲜的生肉切成薄片,放在室外冷冻后直接食用。这种食物不仅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还能让人体迅速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
在蔬菜方面,由于极寒的气候条件,新鲜蔬菜在冬季很难种植和保存。因此,当地居民会在夏季蔬菜丰收的时候,将蔬菜进行腌制或晾晒,制成咸菜、干菜等,以便在冬季食用。这些腌制和晾晒的蔬菜,不仅保存了蔬菜的营养成分,还为冬季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坚守岗位,无畏严寒在极寒的环境中,总有一些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在中俄界江黑龙江边境,有这样一对 “霜花夫妻”—— 史先强和沈欣。洛古河村冬季长达 8 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40℃以下。身为民警的史先强和身为辅警的妻子沈欣,为了守护边境安全,常常把年幼的儿子送到村民家照看,自己则踏上漫长的巡边之路。
在 44 公里的边境线上,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在他们脸上,呼出的热气瞬间在帽子和面罩上凝结成霜花 ,他们的身影在茫茫雪地里显得格外坚定。4 年多来,夫妻俩的巡边步程超过万公里。除了界江巡逻,他们还承担着入户走访、调解纠纷、法律宣传等工作 。在他们和历任警务人员的努力下,洛古河辖区延续了多年无案件的佳绩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守护边境的平安,也守护着家人的幸福 。
在呼玛县,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地区支队呼玛县大队的队员们时刻备战,守护着人民的幸福安宁。这里一年当中有 5 个多月被积雪覆盖,冬季气温常常降至零下 40℃。春节临近时,队员们不但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坚守岗位。
数九隆冬,一场突击演练随时可能打响。随着急促的警哨声响起,队员们迅速集结,快速完成紧急出动准备,向着预定地域疾驰而去。为了锤炼快速响应、快速出动能力,他们常态化落实训练拉动制度,每周都会临机组织冰面救援和冰雪灾害救援拉动检验。在零下 30 多度的天气里,队员们还会开展负重野外拉练,背着 20 多斤的背囊,在山坡、栈道、密林和冰面等复杂路段艰难前行。他们呼出的热气瞬间结成白霜,眼眉、睫毛上很快结满冰晶,但没有一人放弃。他们充分发扬 “忠诚、机智、勇猛、团结” 的队训精神,时刻准备着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战。
在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有一群被称为 “铁轨上的外交官” 的铁路人,他们承担着国际旅客列车转向架换装这一特殊而艰巨的任务。由于蒙古国铁路轨距比我国采用的国际标准轨距宽 85 毫米,跨境往来的中蒙国际旅客列车都需要开到这里进行换轮作业。
冬季的二连浩特银装素裹,气温常常低至零下 40℃。为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铁路人们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换装作业,还要面对诸多难题。车内排出的污水以及车辆运行中的积雪,会瞬间冻成坚冰,他们需要带着十几公斤重的大锤,进行凿冰除雪作业,寻找冰坨下面可能存在的隐患。大锤凿完,还要用检点锤一点点抠,直到露出金属部分,才能进行检修作业。在这样的极寒环境中,他们的手常常冻得无法打弯,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创造了平安换轮上万次、多年来国际换轮作业安全无事故的亮眼成绩 。
精神力量,支撑前行在这些冰天雪地的极寒之地,人们之所以能够顽强坚守,不仅依靠先进的保暖技术和对生存的渴望,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职责的坚守、对家人的责任,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抵御着外界的严寒。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无论生活中遭遇何种困难,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