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娇的大棚草莓价格跳水,高价的智商税和低廉的路边货谁在作怪?

心遇心上语 2025-03-21 02:54:28

傲娇的大棚草莓价格打骨折,高价的智商税和低廉的路边货,谁在作怪?

一到三月,满大街的草莓占满市场水果摊,一堆堆、一筐筐的大甩卖,卖相好看点的6元1斤、10元2斤,品相差点的10元3斤。不过有些价格还是很坚挺,12、13、14元一斤,这些都是个头大、水灵灵的看一眼就离不开的那种。

同样产地的草莓,曾经多少的傲娇,春节前后去大棚采摘,30元每斤起,40、50元每斤也不一起,采摘的人还络绎不绝的接踵而来,长出的草莓根本来不及成熟。

有的农场主被逼无奈,老实点的渐次开放采摘,大棚多一点的依次轮流开放各个大棚。大棚数量少些的就只有望价兴叹隔三差五闭园谢客。毕竟现在采摘的人也精明啊,果品质量不好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你这个采摘点就车稀马疏、门可罗雀了。

有的农场主就不好说了,赚钱的机会机不可失啊,那能轻易放过,于是各种高科技狠活就派上用场了,传说中的膨大剂、催熟剂、促红剂都一一安排上,就是为了果大、色艳吸引人流,至于甜不甜、可不可口就不是老板考虑的事了,毕竟自然生长的东西嘛,众口难调,谁能左右得了味道适合每个人的口味,谁能保证人人都能满足挑剔的味蕾呢?这是老板绝好的借口,也是采摘者认知里默认可以接受的,双方都没话说,老板钱赚了,顾客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妥妥的双赢啊!

春节过后雨水前后,大棚采摘的价格终于慢慢开始有了下降的趋势,这时大棚采摘的价格还是要20元以上,毕竟去采摘的大多数为了遛娃而不是为了吃草莓而采摘草莓,几十块换来娃子半天的开心,有得玩还有得吃,何乐而不为?这可比带娃去游乐场啥的实惠多了!

惊蛰过后春分前后,草莓价格就降至冰点,毕竟该尝鲜的的尝过了,该体验采摘的体验过了,主要是大棚草莓经过几轮不停的采摘,草莓植株本身的产力被压榨的人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最后的输出,产量不高、果品质量也不咋的,去大棚实地采摘的明显少了,可草莓长在地里还有在不断成熟的呀,又舍不得翻地另种它物,不得已农场主就只有自己采摘到市场上售卖。

所以你就见到了市场里大量的都打着自产自销的旗号来叫卖。价格也很亲民哈,3、5块一斤真的很便宜了,可购买者还是很少,可能新鲜劲过了,大家也没有啥购买欲了。

关于草莓,有人爱之有人拒之,拒之者一方面有的天生对各种水果都不感冒,对啥水果都可有可无、提不起兴趣;有的是健康至上,担心草莓携带不知名的细菌、大棚里都有打农药、都是转基因等种种顾虑。其实最近央视对这些专门辟谣过了,很多担心都是“杞人忧天”。

有人说吃了草莓会拉肚子,认为草莓自身会携带一些不知名的细菌病毒,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草莓经过正确有效清洗,99.99%的细菌杂物都被洗去了,有的人之所以吃了会拉肚子,主要是草莓性偏凉,再加上草莓表面的黑点点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所以有些胃肠道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吃了会有轻微腹泻的现象,这可不是草莓携带的细菌病毒所致的哦!

还有的觉得大棚草莓会经常打农药防虫害,有很重的农药残留。有关专家也证实草莓开花挂果后不会也不能打农药了(不管你信不信专家的话,反正专家公开在央妈那这样说的),根本不存在农药残留这一说。

还有的会发现市面上的草莓,有的个头特别大,有的中间是空心的,还有的是多头,莫不是基因变异了吧?有关专家也解释了,不存在转基因和基因变异,这是花转果的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发生了意外,都是正常果对人畜无害,可以放心食用。

从大棚里的傲娇宠儿,到市场路边摊亲民货,草莓还是那个草莓,其实就是消费者的消费决定了价格。物以稀为贵,大家都追风热捧的时候自然价格水涨船高,这时是卖方市场奇货可居,自然价格就居高不下。当大家都不再遗憾追捧的时候,就回归了水果的本性,物美价廉才是草莓的本色。

所以,高价采摘的草莓是智商税吗?你愿意为高价采摘买单吗?​​​

​写在最后的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感谢你阅读本文!文中提到的观点仅仅是个人所思所想所感,无意针对任何特定个人或者群体,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0 阅读:2
心遇心上语

心遇心上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