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小时候手上经常会长一些倒刺,长大了反而很少出现。为什么小宝宝更容易长倒刺呢?是因为缺乏维生素了吗?可以怎么处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倒刺这个“小东西”。
什么是倒刺?
倒刺也叫逆剥,它之所以出现在手指甲周边,是因为手指甲周边的皮肤太干燥了,正常情况下指甲周围与皮肤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丝空隙,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一旦皮肤干燥,角质层有了裂纹,靠近指甲根部的皮肤就会裂开并形成这个小肉刺。
那么倒刺跟缺乏维生素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事实是关系不大。可能家长们会疑惑,既然关系不大,那为什么去医院,医生都会建议给宝宝补充些维生素呢?
这是因为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可以加快倒刺位置的愈合。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达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
那宝宝手上为什么会长倒刺呢?
1、经常与其他物体摩擦:正处于探索阶段的宝宝,用手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喜欢到处摸来摸去,每天还会玩各种玩具;然而宝宝用手并不如成年人自如,因此宝宝在抓握的时候,手指频繁的跟玩具等物品摩擦,从而使指甲盖附近的皮肤受损,导致倒刺的产生。
建议:家长们在给宝宝购买玩具时,要注意玩具上有没有特别粗糙、尖角的地方,尽量选一些平滑的玩具,可以减少宝宝损伤手指的几率。
2、经常吃手咬手:处于口欲期的宝宝,特别喜欢吃自己的小手,这时口腔中的唾液长期浸湿手指,会导致甲周皮肤变得更加脆弱,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倒刺
建议:口欲期不好过多干预,家长们可以在宝宝睡着后,把倒刺剪掉,再涂上一些润肤露或是护手霜。等口欲期结束后,再改正宝宝吃手的习惯。
3、皮肤干燥:当宝宝皮肤过于干燥时,就会失去弹性和水分,便容易产生倒刺,这种情况在换季时最为常见。
建议:每天给宝宝涂抹润肤露或是护手霜等进行保湿,可以改善干燥引起的倒刺。
如何正确处理倒刺?
长倒刺,千万别撕!倒刺与肌肉相连,撕得时候不仅会很疼,还有可能会引起细菌干扰,造成甲沟炎或是甲周脓肿等。
正常的做法:先把宝宝的手浸泡在温水中2-3分钟,等到角质层软化后,再用宝宝专用的指甲剪,从倒刺的根部轻轻剪掉,然后再抹上润肤露或是护手霜,保护皮肤。注意宝宝的指甲剪一定要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完和使用之前都需要消毒。
宝宝手指出现倒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平时只要及时处理,很快就能得到缓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