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问

孔甲丙今说史 2024-08-07 08:54:5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李莲英的母亲葬礼:筹备之初

光绪三十三年二月下旬,天空阴沉,一片肃穆的气氛笼罩在北京城。李莲英身穿粗麻布衣,头戴孝帽,肩扛重担,他的表情庄严而专注。从紫禁城的偏殿出来,李莲英直奔北门而去,那里,母亲的灵柩正被一群仆人小心翼翼地搬向一辆等候已久的马车。

马车外,已经站满了等待送别的宫内侍从和亲信家仆。李莲英一一检查灵柩的安置,确保它稳固并用厚厚的黑色布匹恭敬地覆盖。他还特别吩咐车夫们路上要平稳驾驭,不得有任何颠簸,对灵柩造成不敬。

启程前,李莲英召集家中长辈和亲信家仆,对他们交代了回大城的每项细节安排。他的指令清晰而严谨:每到一处驿站,都必须先检查是否适合灵柩停留,是否有适宜的祭拜场所,确保整个行程的庄重与安详。

当灵柩缓缓离开北门,向通州方向行去时,李莲英没有随队同行。他选择了一条更快的路线,从陆路直接回到大城,以便提前到家中准备迎接母亲的灵柩,并处理更多的后事。

陆路行程紧张而忙碌,李莲英沿途经过数个小镇和村庄,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车来,与当地的村长或地方官员交谈,确保葬礼的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他还亲自查看了即将用于葬礼的祭品和布置物资,包括那些要摆在灵堂的花圈、挽幢以及供桌上的香炉和祭品。

与此同时,李莲英在陆路的旅行中,不忘察看沿途的风水地理。在每个重要的路标或交汇点,他都会下车,亲自观察地形,询问当地的风水先生,以确保路线的吉祥和适宜。他特别注意那些被认为有利于安息的地方,思索着这些细节如何能与葬礼仪式相辅相成。

葬礼盛况:名流荟萃

三月初一这天,大城的晨光透过层层叠叠的迷雾,一派肃穆与宁静。但与此同时,大城镇外的道路却是一片忙碌与喧哗,因为来自京津两地的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们纷纷涌向这里,来参加李莲英母亲的葬礼。马蹄声声,尘土飞扬,长长的车队和骑兵队伍一浪接一浪,向李家庄园进发。

袁世凯派遣的三百名士兵,身着整齐的军装,骑着高头大马,每一位士兵的胸前都挂着沉甸甸的勋章,显得格外庄重。他们围绕着庄园周围,确保葬礼的安全和秩序。马蹄声与低沉的命令声交织在一起,为这个严肃的场合增添了一丝庄严的气息。

庄园大门外,李家的仆人们忙碌地迎接着每一位来宾。一辆辆马车和轿子停靠在门外,贵妇们裹着厚重的绸缎,官员们穿着华丽的公服,一个个从车上缓缓下来,向着灵堂的方向走去。门口,仆人们手持名册,低声报着到访贵宾的名号,这些名单上的名字无一不是当时社会上响当当的人物。

进入李家庄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布置得极为豪华的大厅。大厅的正中央设立了灵堂,上面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金香炉,香炉中燃着的香气缭绕整个大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墙壁上挂满了来自京城的王公大臣及各界名流的挽联,每一副挽联都用最精美的字迹书写,表达着对李莲英母亲的哀悼与敬意。

供桌上铺满了琳琅满目的祭品,包括四季的鲜果与各式糕点,每一样都摆放得井然有序。供桌旁边,一队仆人专门负责更换供品,确保所有的食物都保持最佳的新鲜状态。

宗教仪式与文化展现

随着葬礼仪式的深入,李莲英精心安排的宗教超度活动也随之展开,场面宏大而庄严。庄园的一角特别设立了用于宗教仪式的空间,布置简洁而又不失庄重,各类宗教图腾与象征物品陈列其间。

首先登场的是佛教的和尚,他们身着传统的僧袍,头戴僧帽,缓缓走向设在灵堂前的佛坛。和尚们手持木鱼和经书,低声念诵着经文,声音悠扬,回荡在整个大厅中。随着他们的诵经声,几位和尚开始绕灵堂行走,手中摇晃着铜铃,每走一步,铃声便清脆地响起,增添了一份神圣的氛围。

接着,道教的老道士们也陆续登场,他们的道袍上绣有云纹和八卦,头戴高冠,手持桃木剑。道士们在灵前设立了道教的祭坛,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超度仪式。他们口中念念有词,时而挥舞桃木剑,时而投掷符纸,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庄严与神秘。

此外,葬礼上还上演了多种民间信仰中的仪式,如走金桥、银桥等。这些仪式通常象征着灵魂的净化和通往天堂的道路。参与者们或抬或扛着象征性的桥梁模型,缓步通过中间的道路,象征着灵魂渡过生死界限,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安详。同时,一些村中的老人则负责鸣放神枪和火炮,这些响亮的爆炸声被认为可以驱赶邪灵,保护灵魂安全。

在宗教仪式进行的同时,京剧和本土梆子戏轮番上演,从清晨开始,直至黄昏。戏台搭建在庄园的开阔地带,周围摆满了长条的观众席,座无虚席。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他们或悲或喜地演绎着各种角色,将经典剧目生动地呈现出来。

筵席与乡邻照顾

在李莲英母亲的葬礼上,筵席的准备与呈现是整个事件中的一大看点。李莲英对此极为重视,决定采用当地有名的“十三碗”格式。

每天的筵席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每一餐至少摆放四五十桌,一天下来,酒席数量经常能达到惊人的一百二十桌,甚至在天气晴朗、宾客众多的日子里,餐桌数量能翻倍至二百多桌。

宴席上的“十三碗”开始先是四凉碟,包括了各种拌菜和小吃,如精美的凉拌海蜇、五香牛肉、蜜汁糖藕等,每一道都是精心制作,调味恰到好处。紧随其后的是九大碗,这些大碗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热菜,从烧鸡、烧鸭到红烧肉、清蒸鱼,再到羊肉炖豆腐、炖鱼头、麻辣蹄花等,每一样都是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除了固定的十三碗,酒席上还不断有仆人巡视,根据宾客的需求随时添加食物。厨师们在一旁的临时厨房里忙碌着,炉火通红,锅碗瓢盆声声响起,烹饪出一道道佳肴。在这里,无论宾客们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享受到同样丰盛的食物。

酒水同样准备得极为充足,从白酒到黄酒,从果酒到米酒,各种酒类应有尽有,而且是喝不完的配置。在酒席上,仆人们持续不断地巡视,确保每个人的酒杯中永远不会空着。

对于当地的乡亲们,李莲英更是特意准备了大量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允许他们根据需要自由带回家中。从粮食到生活必需品,乡亲们可以在葬礼期间随意取用,李莲英的大方让整个筵席持续了足足35天。

葬礼的深远影响

在李莲英母亲的葬礼终于落下帷幕之后,整个村庄仿佛经历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节日。葬礼消耗的资源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规模:120万两白银、13.5万斤小麦、1500头生猪、五六千尺的白布。

在葬礼过后的几天里,李莲英并没有立即回京处理朝政事务,而是选择留在村中,亲自查看葬礼的后续影响。他沿着熟悉的村间小路,走访了许多乡亲家中。这些家庭中,每个人都因葬礼而得到了实际的好处:不仅仅是丰盛的食物,还有足够的存粮和酒水。

当李莲英在村中漫步时,他能听到村民们对这场葬礼的讨论和赞扬。虽然他们或许不全然理解这背后的财政负担,但对于能在困难时期获得如此多的实际帮助,他们感到十分满足。村中的小孩子们在街头玩耍,手中还拿着葬礼中得到的糖果和小饼,这一切都让这次悲伤的事件带来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喜悦。

然而,这种庆祝背后,也隐藏着清王朝晚期的社会病态。李莲英,一个宫中的太监,能有能力举办如此奢华的葬礼,显示了他在朝中的非凡地位和积累的巨额财富。这种财富的积累,无疑与他长期在皇宫的工作密不可分,而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官僚腐败和对普通百姓的榨取。葬礼虽然为李家增添了荣光,也为乡亲们带去了临时的福利,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它展示了一个衰败王朝的不公和腐败。

参考资料:[1]文会.历史上真实的李莲英[J].兰台内外,2007(3):52-53

0 阅读:0

孔甲丙今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