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糖尿病后,就不能喝粥了吗?未必!建议:5种粥可以适量喝

梦槐玩转养护 2025-02-25 05:06:5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我有个老朋友,姓张,五十岁刚出头,身子骨一直挺硬朗。可有一天,他拎着一袋刚买的药,脸色比饭馆里没煮熟的面条还难看。

“医生说我糖尿病了。”他叹了口气,“让我少吃米饭,别喝粥。”

这话一出,我差点没笑出来。不是嘲笑他,而是觉得这世道变化太快,以前家里穷,天天稀饭度日,现在条件好了,粥倒成了“洪水猛兽”了?

糖尿病人真的不能喝粥吗?不见得!关键看怎么喝,喝什么粥。

喝粥,真的是“血糖杀手”吗?

很多糖尿病人都怕喝粥,觉得粥一进肚,血糖就蹭蹭往上窜。这事儿得分开说。

普通的白米粥,确实升糖快。米饭本身的淀粉含量高,煮久了,淀粉糊化程度增加,吃进去就像给血糖按了个加速键,容易让血糖飙升。但如果换一种方法煮,或者选对食材,粥不但不会让血糖失控,反而能养胃护肠,还能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有研究发现,同样一碗米饭,如果煮成粥,它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更高,也就是说,喝粥比吃饭更容易让血糖上升。但如果加点粗粮、豆类,或者搭配合适的食材,血糖上升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这就像开车下坡,一旦有了刹车,速度就能稳住。

这5种粥,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喝

1.燕麦粥——让血糖“慢下来”

燕麦是个好东西,它里面的β-葡聚糖,就像是给血糖按了个缓冲器,让糖分慢慢释放,不会一下子冲上去。燕麦粥有点“糙”,比普通白米粥耐嚼,吃起来更有饱腹感,能减少其他高糖食物的摄入。

要注意别选那种速溶燕麦片,那玩意儿加工太厉害,反而升糖快,最好挑整粒的燕麦,自己煮成粥。

2.红豆薏米粥——去湿又稳糖

红豆和薏米的组合,别看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祛湿神器”,它的低GI值(血糖生成指数)对糖尿病人也很友好。红豆富含膳食纤维,能减缓糖分吸收,薏米则能帮助代谢,让身体里的湿气减少,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但要提醒一句,薏米偏凉,胃寒的人少放点。

3.南瓜小米粥——温和的能量来源

很多人听说南瓜能降血糖,南瓜本身含有一定的糖分,吃多了反而可能升糖。但如果搭配小米一起煮,情况就不同了。

小米属于全谷物,消化速度慢,可以帮助稳定血糖。而南瓜中的果胶还能延缓糖分吸收,这两样搭配在一起,既能提供稳定的能量,又不会让血糖大起大落。

4.山药黑米粥——增强胰岛功能

山药的粘液蛋白,是个对胰岛功能挺友好的东西,它能帮助保护胰岛细胞,减少血糖波动。而黑米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作用,对血管和代谢系统都有好处。

这碗粥煮出来色香味俱全,山药的软糯加上黑米的嚼劲,养胃,还能让血糖稳稳当当。

5.绿豆百合粥——清热又润燥

绿豆本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夏天喝上一碗,能让燥热的身体舒服不少。而百合则是润肺养胃的高手,两者相结合,既能降火,又能让消化系统更舒适。关键是,这碗粥的血糖生成指数不高,糖尿病人偶尔喝点,不会有太大问题。

喝粥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人会问,这些粥虽然升糖慢一点,但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天天喝?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两点:怎么喝,喝多少。

1.粥不能单独喝

只喝粥是个大忌,它消化得太快,容易让血糖波动大。最好搭配一些蛋白质,比如吃点鸡蛋、豆制品,或者加点粗粮,一起吃能让血糖更稳定。

2.粥不能煮太稀

太稀的粥,水多,淀粉分解得更彻底,升糖速度更快。稍微浓稠一点的粥,能让糖分释放得慢一些,对血糖更友好。

3.适量为主,别贪杯

糖尿病人喝粥,量比种类更重要。一碗200毫升左右的粥,基本就够了,别一喝就是几大碗,那血糖肯定压不住。

说到底,糖尿病不是“粥的错”

张哥听完这些,长舒了一口气,“合着不是粥不能喝,是得看怎么喝。”

是这么回事。糖尿病的关键,不是单纯地禁食某种食物,而是学会平衡饮食,让血糖稳定。如果一味地忌嘴,结果搞得自己吃饭没了乐趣,反而容易暴饮暴食,得不偿失。

好好吃饭,选对食物,合理搭配,血糖自然能稳住。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喝粥,而是要喝对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李晓晖等.《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管理及血糖控制》.中国医学杂志,2021.

王丽.《血糖生成指数(GI)与糖尿病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

0 阅读:1
梦槐玩转养护

梦槐玩转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