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蔡垒磊 2022-11-28 14:31:59

文:蔡垒磊

.................................

01

很多人对这句话都很反感,商业就是商业,跟慈善有什么关系?慈善是送钱,是利他,商业是人人都要赚钱,是利己,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听起来的确不太一样,但我想先说个故事。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爸妈都在一家“集体企业”工作,那个年代的人对这种企业形式应该都不陌生,那家集体企业也是我们镇上唯一的饭店。

假如这家企业要做慈善,怎么做?

免费送饭,免费派粥,对吧?大家排队领,就跟古装片里员外家开仓放米似的。

但这样做真的能让大家的生活变好吗?

肯定不能,不管你放多少天,就算把粮仓放空了,明天排队的人还是一样长,穷人不会因为你开仓放粮而减少一个。

为什么?

因为你只是救济了一些人让他们今天得以不死,而这个地方的生产效率和供需匹配效率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提升。

我也曾问过我爸,我说饭店的饭菜味道怎么样?

我爸说,整个镇上就一家饭店,你自己好想的。

02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改进。

想象一下互联网银行出现前的银行,现在年纪不至于太小的应该都经历过吧——如果你没的选,我为什么要改进,我为什么不做大爷。

这事儿是“规定”、“队伍建设”、“呼吁”能改变的吗?别天真了。

没有微信的时候,你回想一下移动是什么鸟样。

03

说回慈善。

如果慈善只是进行财富的再分配,让人们不至于在短时间内饿死,这种慈善是非常低效的。

因为我们知道,富人之所以为富人,除了那些使用非常手段获得财富的人以外,其他都是因为其在竞争中领先于其他人,所以才富。

如果将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给其他效率不如他们的人,整个社会是会更好还是更差?一定是更差。

只有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报酬,整个社会的总价值才会越来越大,惠及到每个人手上的才更多。

很多不这么认为的人,是非常急功近利又无能的。他们总觉得如果是这样,钱就让少部分人赚走了,因为他们自己没能力。所以从比较上,他们能获得的钱哪怕在绝对值上增加了,可“相对值少”这件事还是不能让他们满意。

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平均分配,可也正是这样,这个地方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穷,因为钱会溢出到那些“产出效率低的”、“根本不配拥有平均”的人的手上。

这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反例,历史一直在证明这一点。

04

没有人或组织可以一直给一个地方输血,因为这本身就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真正的慈善,是让这个地方的每个人都动起来,让他们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强的能力产出更高的价值,然后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鼓励他们自行造血。

唯有让资源的投入变成一种“投资”,才能真正拯救这个地方的人,这种看似追求回报的行为,才是“可持续的善”。

就像商业世界里,人人都追求利润。为了追求利润,每个人都不得不在竞争中把服务做得越来越好,把成本降得越来越低。

这不就是善么?

但如果没有竞争,只靠呼吁奉献呢?可能一两次行,5年10年100年呢?这是完全不符合人性的。

05

说个大家觉得“非善”的商业例子吧。

在我年纪还小的时候,杀毒软件是要钱的。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360把这件事做成了免费。尽管有很多人都认为360很流氓,要绑定这绑定那,拖慢机子的运行速度,但他们还是用脚投票选择了360,对吧?

大家认为的慈善,就是让360不停地补贴——你就只能烧钱,不能从我这里获取任何东西,钱也不能,注意力也不能,给我造成不便也不能。

但这可持续吗?你为什么不自己烧呢?

人们的眼光是短视的。

其实你一点都不需要骂360,因为360并没有绑架你,它只是提供了多一个选项。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些给你造成的不便有那么重要,你是可以卸载它,然后用回收费软件的。

为什么不呢?说明就是得寸进尺和无病呻吟而已。

06

商业,追求利润,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基础。

如果你有一份生意,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给他们带来更高的价值,而不是考虑你用的方法是不是太商业了,是不是“不善”。

有个做化妆品的老板是我朋友,多年来一直没法突破,找我聊天。

我说这样,你这个牌子不能按传统方式卖了,应该去走线上渠道。

当时公众号很火,但还没兴起直播。我说,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把你那么多的线下店的流量,全部汇集到线上,你应该开个服务号去承接这些流量。

你交着商场的租金,商场给你提供的人流如果不聚起来,就等于是你一次性购买了商场的流量,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你应该聚起他们,让他们变成你的流量,而不是要再交租金,才能继续让商场提供流量给你。

当时“私域”的概念还没有泛滥,他说那接下来怎么做?

我说,你该建个会员体系,让大家不是去单买你的东西,而是成为你的会员,一次性付一笔费用,接着他们可以来你的线下免费享受你给的私人订制——帮他们检测皮肤,帮他们护肤和化妆,然后定期送给他们应该用的东西,定量就行,用邮寄的,这样他们就不需要纠结自己该用什么——你的所有线下点,都是你的体验点和流量入口,而不再是你的销售入口。

他当时就提出了这是不是有点“商业化”、有点“模式”的感觉。

我说你不要有负面看法,不要有偏见,只要你做的是为用户提供价值增量的事情,什么方法都是好的;而如果你做的事情不是价值增量,那么不管模不模式,用户自然会用脚投票淘汰你。

基于对我的信任,他就尝试着进行了转型,然后就突破了原有的瓶颈。

当然我也不知道后来“线上”、“流量”、“私域”这些东西会火成这样,我没有这样的预测能力,我只是简单地遵循“效率”原则,效率在哪里,价值在哪里,就应该往哪里做。

因为这里多出来的,除了你的利润,还有用户的受益——这个受益不是你心地善良,而是你需要对同行有更强的竞争力,但如果你不提升你的效率,你就抠不出来给用户。

07

以前有一句话叫“人人为自己,就是人人为他人”。

这句话在“公地悲剧”的场景下不适合,但在其他情况下,就是这样。

有利润的地方,就有人趋之若鹜;有人趋之若鹜,就会把利润降下来,把服务和产品提上去,最终大家都受益。

从小我上,这算不上“善”,但从整体上,它代表的整个机制,才是一种更高级的、系统级的“善”。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0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2-11-28 17:28

    商业底层是价值创造,高效,诚信等。 慈善底层是一次性捐款,和可持续慈善等。 可持续慈善里包含高效率。商业里也包含高效率。不能因两者里面都包含高效率,就说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蔡垒磊

简介:畅销书作家,著有《上行》、《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