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去世,74岁的张学良在葬礼上沉默不语,送上16字挽联

凡人侃史 2025-04-08 19:40:14

1975年蒋介石去世,然而在老蒋的葬礼之上却出现了一个最不应该出现的人,他不是别人,此人正是张学良。

张学良被老蒋软禁了大半辈子,理应对蒋介石恨之入骨才对,然而张学良却参加了蒋介石的葬礼,并且还亲手写下16个字的挽联,当众人看到张学良所写挽联内容之时,都表示张学良写得非常到位,可谓是字字珠玑。

那么张学良到底写了什么字?

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关系到底怎样?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之时,张学良便打算率领东北军发起反抗,然而却被蒋介石阻止。

张学良当时为了援救家乡,于是便利用手中的兵力将蒋介石软禁于华清池。并且利用兵力优势迫使蒋介石和共产党合作,达到联合抗日统一战线。

老将被迫同意张学良的建议,只不过老将要求张学良护送自己回南京,老将的这个要求,很多局外人都看得非常清楚,认为老将意图不存,只要张学良跟着去到了南京,那么等待张学良的结果只有两个。

一个是被杀,一个就是被关。

当时张学良并没有听从他人的建议,而是选择相信老蒋。

然而到了南京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控制起来,这一关就是55年,可以说少帅的大好时光都被老蒋束缚。

到了1991年,蒋介石去世之后,张学良这才得以重获自由。

张学良的一生其实只有15年

在重获自由之后,晚年的张学良不禁回忆自己的一生,张学良声称他这辈子只有15年,而在36岁之时,便被老蒋控制,大好的人生却在窝囊度日。

在老蒋败退台湾之时,张学良也被带上,而到了台湾之后,张学良的活动范围虽然大了不少,但是身边全部都是老蒋的人,张学良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被监管着,毫无自由可言。

在1975年4月5日这天,蒋介石在台湾病逝,当时74岁的张学良已经不再拥有此前的容貌,同样也是老朽一枚了。

当时张学良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头传出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蒋介石去世了。

听闻老蒋去世的消息之后,张学良并没有非常高兴的表情,反而是愣在了原地,随后回到书房之中,呆坐了一个下午,或许这个时段张学良也在回忆,他和老蒋之间的这段故事吧。

在老蒋死后,张学良虽然获得了部分自由,但是此时的已经74岁,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张学良其实一直生活在反思和无奈之中。

当然这一切都是拜蒋介石所赐,只不过让众人没有料到的是,在蒋介石的葬礼之上,年过74岁的张学良,竟然表示自己要亲自前往参加。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张学良决定参加葬礼

原来,在得知蒋介石去世的消息之后,张学良并不是一直在书房之中发呆,而是亲自写下了16个字的挽联,打算亲自送到蒋介石的葬礼之上。

那么,张学良到底写了什么?

上联是“关怀之殷,情同骨肉,下联是“政见之争,宛若仇雠”。张学良写给蒋介石的挽联字数不多,仅仅16个字,但是却非常贴切的表达了张学良和蒋介石之间的恩怨。

老蒋和张学良曾经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在老蒋要求张学良护送他回到南京之时,张学良不是没有想过,当时不要跟老蒋一起去。

但是当时的张学良始终相信蒋介石会好好对待他,毕竟他可是自己的好大哥。然而到了南京之后,没想到曾经的好大哥却如此对待他张学良。

对于张学良来说,有着长达55年之久的痛苦与挣扎。

毫不夸张地说,换作任何人,恐怕都不会参加蒋介石的葬礼,甚至会在背后怒骂老蒋,但是张学良却亲自参加了蒋介石的葬礼。

张学良当时正是带着这副挽联去参加了葬礼,

当宋美龄看到张学良写的这这幅挽联之时,也黑下了脸来。

在挽联之中,张学良写道“关怀之殷,情同骨肉”,这句上联传达了他与蒋介石曾经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并非简单的朋友关系。

下联则是“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句话则揭示了蒋介石与张学良之间因政治立场差异而逐渐激化的冲突。

整体来看蒋介石和张学良之间虽然曾经有过深厚的情感,但随着彼此的立场不同,最终产分歧,最终关系破裂。

在张学良真正获得自由之后,第一时间便去到了漂亮国,从此之后一直在夏威夷生活,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或许从张学良的表现来看,在“少帅”内心深处,依然对蒋介石耿耿于怀。

对此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11 阅读:3683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86

用户11xxx86

2
2025-04-12 10:32

到底是他要送,还是蒋让他送?我看的一些材料,都是张要送……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2
2025-04-12 10:45

直接写美国就行,不用什么漂亮,大家都知道,还漂亮国,别扭死了

凡人侃史

凡人侃史

探秘中国5000年历史,揭秘有趣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