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比亚迪投入30亿设立教育慈善基金

关键侃车 2024-12-31 22:29:13

一个多月前,在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王传福总宣布一项30亿慈善基金计划。

一个月后,比亚迪兑现承诺,联合全国百余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奖优励先。发布会上,已正式启动首批35所高校奖学金合作。此外,比亚迪还将向全国主要的科技馆、博物馆和部分学校,捐赠新能源车技术科普展具,首批28所科技馆和博物馆与比亚迪达成合作。

达则兼济天下,比亚迪为什么重金放在人才的培养上?因为比亚迪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积累,离不开人才的储备。

首先,技术创新是比亚迪取得成功的核心优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比亚迪的成功不在于高销量和营收,而在于其强大的研发团队。近年来,比亚迪的研发人员占比持续提升,高学历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23年,比亚迪的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9.3%,其中硕士和博士的数量分别增长了202.87%和168.98%。这种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使得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技术。

其次,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投入巨大。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车联网等领域的专业团队超过4000人,其中软件工程师占3000人。此外,比亚迪还成立了先进技术研发中心,主攻AI算法、AI基础设施、大模型等技术及平台,以支持其智能化业务的发展。

最后,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也非常慷慨。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高达196.2亿元,位居所有A股上市公司之首。即使包含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这一数字进一步扩大到201.8亿元,超过了特斯拉和其他主要车企的研发投入总和。这种巨大的研发投入确保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即便我们所有财产,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这种人才长期主义战略,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驱动力。通过人才与研发持续赋能,比亚迪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底盘、“易三方”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构建起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并通过对产品力的精准把控,持续拉动销量和规模提升。

截至目前,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授权专利超3万项。从2011年至今的14年里,比亚迪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元。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在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核心就是研发人员。”比亚迪的优势不在于财报有多少资产、利润,而在于财报上没有体现的10万名工程师“天团”,这才是比亚迪未来发展和持续增长的基础。

从中国走向世界,比亚迪也正用自研、颠覆性的技术让全球看到中国汽车品牌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可以说是核心技术成就了比亚迪,没有人才就没有技术。

当然,比亚迪不仅不断挖掘人才,而且善于使用人才,尤其是对应届大学生的培养。公司内部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机制,大胆启用应届毕业生,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力,王传福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不怕年轻人犯错,就怕年轻人没有犯错机会”。

要知道,比亚迪连续28年,从未中断过应届大学生招聘;近两三年,比亚迪招聘超5万应届大学生,绝对是就业市场的招聘大户;比亚迪“三站四基地”培育近1600名博士后,在站规模全国第一!

比亚迪的高管中有一大部分是从应届毕业生培养起来的。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比亚迪30亿教育慈善基金启动仪式上表示,比亚迪的高管和技术骨干,一大半都是从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培养起来的。例如,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何志奇、第六事业部总经理陈刚、方程豹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等都是比亚迪自己培养的应届大学生。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比亚迪为什么要重金设立奖学金,在全国范围内重视和培养人才了,因为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比亚迪不断技术创新永葆活力的源泉。

30亿教育慈善基金的设立,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更锁定优秀应届毕业生选择权,提前获得品学兼优在校学生的好感和信赖,为比亚迪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储备。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将向全国中职以上的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捐赠新能源车解剖车,作为科普展具,以激发学生对汽车技术和工业制造的兴趣,助力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师。

这更是在下一盘多赢的大棋!

0 阅读:0
关键侃车

关键侃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