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桥段——“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这个情节让刘关张三兄弟的出道显得无比光辉。
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一切都不存在!
历史上没有三英战吕布,没有温酒斩华雄,甚至连刘关张三兄弟是否参与讨伐董卓,后世都搞不清楚。
让我们回到那个动荡的时代,看看真实的刘备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当年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刘备第一时间参军入伍,开始参加镇压黄巾军的战争。
不过,可能是因为刘备参军时间比较晚,在这一波战争当中,并没有获得太多战功。
直到又过了四年之后,幽州那边有一个叫张纯的人联合乌桓造反。
在平定张纯叛乱的过程中,刘备终于立下了足够的战功。
然后,他才凭着这份战功,当上了安喜县的县尉。
但好景不长,刚刚当上县尉没多久,刘备就被当地的督邮为难。
再之后,就是著名的“怒鞭督邮”的故事。
正史上确实有怒鞭督邮这件事,但当时下手其实不是张飞,而是刘备本人。
而接下来,因为把督邮给打了,这个县尉自然也做不了了。
在出了这口气之后,刘备只能挂印辞官而去。
此后的几年里,刘备又重复了这个过程。
先是在丹杨再次参军,然后在下邳再次立功,因为功劳当上了下邳县丞。
可是不久之后,大概是刘备又被自己的上司为难了,之后就只能再次辞官。
就这样,连续混了几年之后,刘备依然一无所成。
于是几年之后,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去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公孙瓒。
当年刘备十几岁的时候,曾经在大儒卢植门下求学。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刘备结识了同学公孙瓒,俩人关系还挺不错。
相比之下,公孙瓒的家世要比刘备好不少。
他们家在北方边境那边,影响力很大。
而且在之前的几年当中,公孙瓒的仕途也比刘备顺利得多。
因为家里比较有势力,公孙瓒刚刚毕业之后不久,就成功通过了举孝廉考核,拿到了正式编制。
此后,公孙瓒进入了军队工作。
而接下来,就在公孙瓒刚刚进入军队之后不久,那个幽州张纯就开始造反了。
此后的两年里,公孙瓒正式参与了镇压张纯的战争,而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在这个过程中,公孙瓒不但职位迅速提高,而且还训练出了一支精锐,就是著名的“白马义从”。
再之后,公孙瓒又带着这支军队,追随幽州新上任的大佬刘虞,帮助刘虞抵御鲜卑和乌桓。
靠着刘虞的支持,此后的两年里,公孙瓒更是迅速扩编军队,很快就成了一个军方实权大佬。
所以,等到刘备去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坐拥上万大军。
当时公孙瓒正驻守在右北平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唐山一带。
这种地位,显然比刘备混得要好太多了。
而接下来,刘备去投奔了公孙瓒之后,公孙瓒倒是也没忘了自己这个老同学。
在公孙瓒的推荐下,刘备直接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开始帮公孙瓒做事。
这里多说一句:所谓的别部司马,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职位。
在东汉的官员体制当中,别部司马就是一个“没有编制”的底层军官。
类比现代的话,大概相当于是一个“独立营营长”。
也就是说,当时公孙瓒给了刘备一个编外的“编制”,允许刘备自己带领一支军队。
但在其他方面,公孙瓒能够给的支持就基本没多少了。
这样一来,此后的两年里,刘备就开始帮公孙瓒做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京城那边,汉灵帝驾崩了。
此后何进被杀,董卓入京,废黜汉少帝,各地诸侯开始起兵讨董。
而此时的刘备,作为公孙瓒麾下的一个低级军官,显然是没有独立站队的机会。
他能不能参战,主要取决于公孙瓒想不想参战。
但关键就在于,此时的公孙瓒,他本人其实并不想参战。
当时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公孙瓒此时坐拥上万大军,直接控制了右北平郡一带。
但他能够成长到这个水平,主要是因为之前的一段时间,幽州牧刘虞一直支持他。
而在董卓废帝之后,第一回合,董卓首先就大力拉拢刘虞,将刘虞升任为大司马。
所以在第一回合当中,刘虞并不想带兵去讨伐董卓。
直到董卓废了汉少帝,拥立了汉献帝,并且带着汉献帝迁都长安之后,刘虞的态度才开始逐渐变化。
当时刘虞的儿子也在京城。
而汉献帝则是让刘虞的儿子,偷偷离开长安,去找刘虞报信,让刘虞带兵来救自己。
结果,刘虞的儿子刚刚出来没多久,就被袁术给截住了。
然后袁术就让他写信,强迫刘虞带兵,过来和袁术汇合,大家一起进攻董卓。
而当这封信送到刘虞手里之后,刘虞本人确实想带兵过去参战。
但公孙瓒这边,却极力阻止,不希望刘虞出兵。
史书上给出的理由是公孙瓒觉得,未来袁术会叛变。
但后世很多史学家认为,公孙瓒此时是不想出力,他想继续留在幽州,继续壮大实力。
这一段历史剧情当中,出场的人比较多,剧情自然就显得有些乱。
反正不管怎么样,公孙瓒本人当时不想参战,这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迫于刘虞的压力,以及袁术那边的要求,公孙瓒还是派了自己的从弟公孙越,带兵过去观望。
那么,在这期间,刘备在干嘛呢?
答案是不知道!
因为在正史上,压根就没记载刘备这段时间的事情!
当时的刘备只是一个独立营营长,根本不具备单独行动的资格。
如果他能参战,那就只能是跟着公孙越一起去参战。
可问题是,这个公孙越到了袁术那边之后,根本就没参战!
他直接被袁术指使,去进攻袁绍那边,然后直接死在了战场上!
总之,在那场诸侯讨董的战争当中,除了曹操和孙坚之外,就没人和董卓正面交手过!
这些各地的太守和刺史,虽然先后起兵,但却都畏惧董卓的威势。
或者他们根本就只想自己争地盘,从来就没想过真的和董卓拼命。
而这样一来,刘备当时作为一个小人物,根本就没有单独参战的资格。
所以后世很多人认为,刘备当时可能只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并没有真的参战。
而且最重要的是,历史上就没有这场虎牢关之战!
而且当时所谓的联军,也没有真正完成集结。
袁绍、王匡、张杨等人屯兵于河内郡。
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鲍信,曹操等人屯兵于酸枣。
袁术、孙坚屯兵于鲁阳。
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
他们所在的这些地方,距离真正的虎牢关其实还差得很远。
唯一一个在战争当中打到虎牢关这边的,就只有曹操自己。
但结果,曹操刚打过来,就被徐荣打得近乎全军覆没了。
而当时的吕布,从时间上来看,应该正忙着帮董卓挖坟掘墓,凑集军费。
到了后期,史书上也没记载吕布单独防守虎牢关。
当时的吕布其实是和董卓的另一个大将胡轸一起去进攻孙坚了。
而且最后,他们还被孙坚给击败了。
至于说为啥后来在《三国演义》当中,会出现“三英战吕布”的情节,这就纯粹是罗贯中在“崇刘抑曹”。
要知道,后来魏蜀吴三家,三足鼎立。
而曹操、刘备、孙坚三人,也同时经历了这场董卓讨伐战。
但在这场战争当中,曹操和孙坚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唯有刘备,压根就没参战。
如果小说真的这么写,难免会让人觉得,刘备不如曹操和孙坚。
所以在小说当中,作者就强行给刘备加戏,加上了“三英战吕布”这么一个情节。
但在正史上,此时的刘备,真的没啥影响力。
至少和曹操、孙坚相比,这时候的刘备,真的就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是一段传奇,但这只是小说中的虚构。
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并没有参与这场战斗,甚至在整个讨伐董卓的过程中,他的存在感极低。
曹操和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刘备则更像是一个无名小卒。
正是这样一段默默无闻的经历,为刘备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尽管他在讨伐董卓时没有崭露头角,但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在那段混乱的年代,刘备不断寻找机会,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他先是投身公孙瓒,获得了宝贵的军事经验,随后又在各种机遇中崭露头角。
比如,在北海国的救援行动中,刘备展现了自己的领导才能和仁德之心,赢得了民心。
这一事件不仅让刘备声名鹊起,也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个无名小卒到一代枭雄,刘备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
他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挑战,最终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尽管在讨伐董卓时,刘备并没有像曹操和孙坚那样风光无限,但他的坚持和努力,为他日后成为三国之一奠定了基础。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小说更加复杂和曲折。
小说为了突出某些人物的形象,往往会进行艺术加工,加入一些虚构的情节。
正是这些虚构的情节,让读者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历史的真实面貌往往是平淡而复杂的,需要我们用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深思。
他从一个小小的县尉,逐渐成长为一方诸侯,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不懈的努力和智慧。
尽管在讨伐董卓时,他没有取得显著的战绩,但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正是这些积累,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无论是小说中的“三英战吕布”,还是真实历史上的刘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
小说中的情节虽然精彩,但历史的真实同样引人入胜。
通过对比两者,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也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人生智慧。
对于那些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不仅能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体会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对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探究历史的真实面貌,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
无论你是哪一种读者,这段历史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刘备虽然在讨伐董卓时没有取得显著的战绩,但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最终让他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
正如刘备一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深思。
他从一个小小的县尉,逐渐成长为一方诸侯,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不懈的努力和智慧。
尽管在讨伐董卓时,他没有取得显著的战绩,但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正是这些积累,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无论是小说中的“三英战吕布”,还是真实历史上的刘备,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
小说中的情节虽然精彩,但历史的真实同样引人入胜。
通过对比两者,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也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人生智慧。
对于那些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了解真实的历史背景,不仅能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体会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而对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探究历史的真实面貌,可以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
无论你是哪一种读者,这段历史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
刘备虽然在讨伐董卓时没有取得显著的战绩,但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智慧,最终让他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努力。
正如刘备一样,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