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同别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误入桃源》仅存残曲。一说南戏《牧羊记》也是他所作。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清感人的天涯游子深秋漂泊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九个词列出九种意象,各个景物并置罗列,展示了秋天郊野的景色,勾勒出一幅出神入化的“深秋落日图”。“古道西风瘦马”侧重在“瘦马”,写马实是写人,一个“瘦”字写出了旅途的辛苦和艰辛。而“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以两组色调不同的景物互为渲染,从不同角度对“古道西风瘦马”起到了陪衬作用,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似写苍凉萧瑟的秋景,实为表达天涯游子那孤寂、彷徨的心境。
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句“夕阳西下”,为那些分散摄入曲中的景物涂抹上了一层夕阳的余晖,把各个景“点”联结成完整和谐的意境,构成了一幅令人顿生迟暮伤感之意的秋日黄昏行旅图。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羁思旅愁,犹如画龙点睛,点醒了这支曲的主题。“断肠”二字,揭示了上面各个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皆为“断肠人”眼中所见,这就使“在天涯”之感显得分外突出而浓烈了。
全曲语言凝练,结构精巧,借苍凉迟暮的客观景物,巧妙地传送出浓重的天涯漂泊的情怀,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