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农民,已经踏上外出打工的路程,看着孩子不舍的眼神,很多农民,尤其是年轻父母很是揪心。不少人疑问,难道农民就不能不外出打工吗?
近期,关于农民打工再一次被推上高潮,据专业数理统计,2023年河南周口省外劳务输出多达170余万人,省内转移就业约110万人,位居全国榜首。这也引发不少人思考,生在农村,难道只是为了走出农村?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农村和城市不仅是两大居住板块,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存在价值截然不同,且缺一不可。因此,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去留以及未来几年,生在农村的人,该何去何从等问题,事关大多数农民利益。
为何说外出打工居“榜首”,不见得是一种荣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常年外出打工或周期性外出打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种地收入远不及打工收入导致的,而问题本质在于,劳动力需要紧随生产资料进行转移,哪里就业岗位多,人自然就会流到那里去。因此,对于劳动力输出较大的地区,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表现,无法满足当地的就业需求,亟待发展。
与此同时,在10年左右时间,如果子女能在城市落户买房,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都是一种荣耀,也会收获很多邻居的羡慕。不过,在无法提供社会人脉资源的前提下,宅基地成了很多农民,能留给子女的最大财富。而规定要求,户口迁出农民子女,无权翻建地上房屋,这对他们继承农村资产带来挑战,若处理不好,就是很大损失。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农村外出打工人数,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同时,因方便外出打工,而选择迁户出村,会给宅基地继承带来挑战。因此,外出打工居“榜首”,不见得是一种荣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宅基地价值会水涨船高,这就需要农民更加重视,外出打工和宅基地继承的问题。
生在农村,只是为了走出农村?这有哪些后续影响?
现阶段,如果劳动力不断外流,村子呈现人口“空心化”趋势,那么结局很可能是合村并镇,很多农村也将彻底消失。而农村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为农民提供居住场所,为粮食生产创造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在特殊时期,农村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并保存有生力量。因此,让农村留住人,就留住了村子,也就留住了发展的底气。
除此以外,齐齐哈尔拜泉县星火村,开启了2024年首个合村并镇,仿佛农村拆、拆、拆,正式拉开序幕。可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通过为农民制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甚至是帮助组建集体产业,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才能迎来质的飞跃。因为靠拆,是拆不出第2个华西村的,生在农村,不能只是为走出农村。
面对外出打工问题,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一定要注意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有条件,建议让子女随迁入学。另一个是受政策导向影响,农村打工群体,正在由东南部向中西部转移,如果就业难度大,建议关注中西部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