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原本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地方,最主要的用处就是培养孩子们,教育他们成为“知礼仪、懂廉耻”的好孩子,也会教育他们学习知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
一个看似纯良无害的校园,是孩子们梦起航的地方,真的有这么可靠吗?
近年来,校园暴力的新闻屡见不鲜,校园暴力是指在教室内外、学校周边、上下学途中、网络上发生的,以及在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有关的情境下发生的暴力行为。
按照施害者和受害者类型,校园暴力可分为:学生之间的暴力、师生之间的暴力、校外人员与校内师生之间的暴力。
按照表现形式,校园暴力可以分为:身体暴力、情感或心理暴力、性暴力以及欺凌。
每次发生这样类似的校园霸凌事件,普罗大众的心总是被揪的紧紧的,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有点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应该是最纯洁无害的孩子,怎么会挂着扭曲的笑容做这种人神共愤的暴力行为?
被欺负的孩子总是一身伤痕,还会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精神伤害,严重的情况就会导致孩子留下严重的生理和精神创伤,为人父母看到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心疼?
为什么会形成校园暴力这种可怕的行为呢?其实暴力的行为,在现在的社会非常常见,只是很多时候你可能还没意识到你已经被暴力了而已。
成年人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进入职场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的道路,而在职场上,各种小手段、小动作就都会首先给新人一波苦头吃,而在这其中职场暴力最常见的。
通过各种看似夸奖实则否定的话语,或是冷暴力等行为,让你在职场中遭受老员工的迫害。最后的结果,要不是你辞职,要不就是你成功成为老员工的附庸,成为他手中的工具。
生活中的暴力也十分常见,两性关系中最常见的是冷暴力、朋友之间也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精神暴力行为。那么,盘点其中容易遭受暴力行为的人群,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画像。
这个人首先一定没什么背景;其次他的性格应该也比较软弱,所以不敢反抗;最后,他应该智商、情商都很一般,属于老实人行列。
成年人中属于这样画像的群体在社会中经常遭受暴力,那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又是怎样的一群孩子会面对校园暴力呢?
面对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校园霸凌这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马皑教授,通过对多起校园暴力案件的归纳总结,也对所有的孩子做出了以下四个的总结。
第一,身体好的身体特别好的,没人敢霸凌,因为你打不过他。身体素质好的孩子,一般都长得人高马大的,有足够的力量,让人不会欺负他。
如果脾气在火爆一点,就会让人根本生不起想去招惹他的想法。第二,学习特别好的,没人敢霸凌,因为老师护着他。
作为一所学校,首先学校的升学率一定是重中之重的存在,而升学率依靠的是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学习好的同学,只要你学习成绩够好,那么一定会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存在,受到校方关注的孩子自然不会遭受伤害。第三,朋友特别多的,你不敢霸凌,因为对方也成势。而朋友多的孩子,自己的性格肯定特别好,人缘才会不错。
一个性格好,朋友多的存在,如果不想霸凌变成群殴,这样的人肯定也是不会去招惹的。第四,家长比较有社会地位的,你不敢霸凌,因为你不是他的对手。
父母的身份地位很多时候都会在无形的保护孩子,因为知道父母肯定会无理由保护孩子,面对一个有社会地位的家长,谁都明白这样的孩子是不能招惹的。
总之,由以上四点归纳出来,最后在校园中最容易遭受暴力的孩子,是缺少一定的能力,缺少一定的自信,缺少一定社会支持的孩子,他们更容易遭受校园霸凌。
老实孩子,老实人,没想到最后是大家一致认为的“老实”成为了被伤害的理由。
任何伤害都是不被原谅的,性格老实也不能成为被欺负的理由,孩子们自己应该成为“五好少年”,家长们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向善向美,但不能过于木讷。
双管齐下,最后校方和社会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携手一起把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