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人不授衔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1-24 16:11:41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

毛主席曾说过:“他是个好同志。”

可是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毛主席看到他的名字,却决定不给他军衔,还说他不适合授衔。

这个被毛主席排除在外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毛主席会这么做呢?

1900年12月20日,张际春出生在湖南宜章县的一个贫困农家。

他从小就目睹了农民在旧社会的压迫下艰难生活,这激发了他的反抗意识。

七岁开始上学,尽管条件艰苦,他依然努力学习。

1922年,他进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接触到新思想和文化。

他听了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演讲后,深受启发,决心投身革命,为社会主义理想奋斗。

毕业后回到宜章,他组织农民协会和自卫军,提高农民觉悟,与北洋军阀斗争。

他在农民夜校教书,传播革命思想。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学生工作和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斗争,参与湘南起义。

起义后,他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革命根据。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候,张际春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

经常下基层,了解老百姓的需求,组织土地革命,帮农民争取权益。

他还重视党的建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党员。

在军事上,他也很给力,保卫革命根据地,跟敌人打了不少仗。

1929年,张际春先是当了宣传科长,后来又成了宣传处长。

他经常去前线,了解战斗情况。古田会议的时候,他直接受毛主席领导,参与起草文件。

张际春不仅革命资历深,脾气还好得不得了,特别重视文娱活动。

他自编自演过讽刺剧《庐山之雪》,连罗瑞卿都上台了,这在当时部队里挺火的。

他还鼓励大家业余时间搞墙报、出校刊,让战士们的生活更丰富,提高思想觉悟。

长征开始后,张际春跟着红13师走。后来红军大学成立,刘伯承担校长,张际春当政治部主任。

他们一起维护团结,减少损失。

1936年,红军大学在瓦窑堡成立,毛主席和罗瑞卿都在那儿。

1937年,张际春去那儿学习。1938年,他成了抗大的政治部主任,和罗瑞卿一起管理学校。

抗大从延安搬到太行山的时候,张际春和罗瑞卿带着大家,突破敌人封锁,到了晋察冀。

张际春的“老妈妈”称号就是那时候来的,他跟群众关系好,没架子,常被误认为炊事员。

1941年,张际春写了一首灯谜诗,里面都是抗大干部的名字,大家都很喜欢。

他平时就像普通士兵一样,跟大家同甘共苦。

部队里的人都愿意跟他聊天,一聊就是很久。

他也很通情达理,1943年,抗大要回陕北,沙旅找张际春聊了聊,张际春就帮段方写了封请调信。

不久,段方便和沙旅结婚了。

抗战胜利后,张际春和刘伯承成了好兄弟,大别山那会儿,为了能快速调动兵力,指挥部的人得分开行动。有一回,刘伯承和中原局的几个同事不小心走进了敌人的营地,好在是晚上,敌人没发现。

保护他们的杨国宇一边安排人掩护,一边催刘伯承快走。

刘伯承问了,张际春和其他领导撤了没?杨国宇说已经派人去联系了。

刘伯承说,要是没联系上张际春和中原局的人,他是不会走的。

直到王参谋回来说他们都撤了,刘伯承才骑马,趁着夜色悄悄离开。

他在部队里也是挺有分量的人物,严格按照毛主席的话,让部队时刻准备着,不放松警惕。

后来,他还带头学习王克勤,按照上级的命令,推动部队的各种活动。

因为他干得不错,党中央表扬了他好几次。

有一次,部队搞了个展览,他和刘伯承的照片挂在一起,他看了就不高兴了,说:

“我怎么能和刘伯承平起平坐呢?我就是个普通的勤务兵。”然后赶紧让人把照片拿下来。

他一直保持着朴实的作风,过黄泛区时,他坚持走路。

警卫员看他累得不行,想让他坐车,但他坚决不同意。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和警卫员一起搭床铺,和战士们混在一起。

因为他平时不太讲究,有时候别人还以为他是做饭的或者养马的呢。

1948年的时候,有个战士去野政组织部办事,在村口碰到了张际春。

他问张际春组织部在哪儿,张际春挺友好地说:“农村没门牌,不好找,我带你去吧。”

战士挺高兴地跟着去了,后来才知道带路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号”首长—张际春,吓得不轻。

张际春平时穿得挺朴素,工作起来特别投入,经常突然就去各个部门看看,啥时候回来也没个准。

警卫员们有时候就会说:“我们的首长又不知道去哪儿了。”

张际春脾气特别好,批评人的时候总是耐心讲道理,很少发火,最严厉的话也就是“这也太不像话了。”

他在战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写了不少文章,比如《军政往来》、《恢复疲劳,准备打仗》、《怎样习惯南方生活》、《怎样擂谷子》、《桐油为什么不能吃》等,都是结合实际的。

1949年2月12号,他写了个关于淮海战役的报告,毛主席看了特别满意,说:“这种报告写得很好,一看就懂,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后来野战军去南京的时候,张际春还提醒大家,历史上李自成和洪秀全的失败,我们要吸取教训。

1954年,张际春接到通知,党中央决定让他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这对他来说是个挺大的变化,意味着他得脱下穿了好多年的军装,军衔可能也没了。

按他的资历,评个上将军衔是没问题的。

但是,张际春想的是大局,没太在乎个人得失,很快就把工作交接了,给自己30年的军旅生活画了个句号。

到了1955年9月,军队开始评军衔。

因为张际春已经转到地方工作了,所以没评上军衔。

不过,很多开国大将、上将见到他,还是很尊敬他,都称自己为“学生”。

2 阅读:391

评论列表

任泉峰

任泉峰

3
2025-02-06 01:35

难能可贵,向张际春老英雄致敬!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

赵婧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