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
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如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结果很多人发现,无论如何辩解和证明,都好像无法再让人相信自己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
甚至还流传着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说美国有一个精神病院的司机,在一次工作中因为失误让20个精神病人逃走了。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以免费坐车为幌子,将20个正常人骗上车,送到了精神病院。结果这20个人被关了整整七年,最后在一名记者的帮助下,才重获自由。
还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叫《飞越疯人院》,主人公想逃避刑罚,装成了一个精神病。装疯很容易,但要想再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则比登天还难。
图 | 《飞越疯人院》©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研究者大卫·罗森汉恩做了一个实验。
在律师的帮助下,他将8个正常人装扮成症状相同的精神病患者分别送往美国不同的精神病医院。
结果他们有7个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另一个则是狂躁症。
这个狂躁症患者诊断的依据是因为他入院的时候,医生问起他的家庭情况,他回答说家庭很幸福,不过孩子偶尔会调皮,太过分的话,他也会出手教训。然后就被确诊了。
还好实验前有律师帮忙履行了相关的法律程序,否则这8名志愿者要证明自己是正常人,恐怕也不容易。
图 | 《飞越疯人院》©
别看这些事情好像都只是发生在传说里、电影里,或者实验中,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其实,很多类似的事情也会照进现实,甚至更为荒诞。
山东淄博就有一个大学生,本来很健康,却被父母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并在里面度过了83天漫长的时间。
父母发疯,孩子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位有些倒霉的大学生叫莫楠(化名)。从小学习成绩很不错,父母也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
读高中时,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提升高考的成功率,莫楠的父母让他成为了一名住宿生。
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直到晚上11点。一天17个小时,除了吃饭上厕所,就只能学习。
住校生可以每三个星期回家一次,休息一天。
但就是这一天的时间,莫楠回到家,父母还要逼着他学习。
压力太大,莫楠想休息,得到的答复却是不能偷懒,除非生病就没办法。
莫楠没有生病。但他觉得自己实在顶不住那么大的压力,再三请求让自己休息一下。
然后父母觉着他肯定是病了,带他去了医院。
医生看过之后,说他身体没问题,只是太劳累了,建议休养几天。
结果莫楠的父母只听到了医生说自己的儿子没病,却没听到医生的建议,立马又要莫楠去学校。生怕他落下了学习进度。
莫楠没办法,求医生给自己开点药。他以为这样能争取点休息的时间。
结果吃完药,父母还是催着他去学校。
坚决贯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原则方针。
图 | pexels-louis-bauer ©
更让莫楠想不到的是,父母觉得他总是想偷懒,是因为精神出了些问题。就是没有想过,休息也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需求。
从此以后,只要莫楠说自己压力大,就让他吃药。
后来莫楠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刚进入大学时,他表现很优秀,自己也过得很快乐。
但父母依然要严格管控他。
莫楠开始和父母之间频繁发生争吵。父母就觉得他又犯病了,逼着他吃药,而且还加大了药量。
我们都知道,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药理性都差不多,带有大量激素,而且会让人变迟钝,傻里傻气的。
莫楠就因为长期服药,激素让他迅速发胖,同时记忆开始严重衰退。
疫情期间,学校不开学。已经快大三的莫楠在家里,依然被父母严格管控。他被严格要求只能待自己的屋子里学习。
但凡他想走出房间,就会被批评。
他若反抗,就会被认为是病情又加重了。
图 | pexels-inzmamkhan ©
父母开始带着他四处求医看病,还去了北京。果然被诊断为抑郁症。他真的病了。
父母只觉得正好印证了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就是没想过恰恰是自己把孩子逼抑郁了。
后来家里也出了变故。莫楠的父母吵着要离婚。
莫楠的病情加重,自己办了休学。
这一举动,让父母觉得孩子已经病得相当严重了,直接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
和传说、电影里一样。进了精神病院,莫楠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正常人了。
在精神病院里,莫楠被强行住院83天,除了打针吃药之外,因为他总是想证明自己没得精神病,还被采取了强制措施,被捆绑,甚至被用电击头部。像极了电视剧里的刑讯逼供。
了解完整个经过,几乎所有人都能明白。先发疯的明明是莫楠的父母,再才差点逼疯了莫楠。但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却是莫楠,而且无法自证清白。
83天以后莫楠出院,却因为体重问题,又被父亲送进了减肥训练营。
被折腾这么一遭,莫楠实在是难以平息自己心中的愤怒。他开始收集资料,想要起诉医院限制自己的人身自由。
他还和父母哭诉自己在精神病院中的种种遭遇。
父母也开始怀疑对儿子的确诊是否有些草率?他们决定亲自去试试看。
结果,他们也被确诊为精神病。
莫楠的母亲同样被诊断为抑郁症,并要求住院治疗。
本来就是准备自己来体验儿子的遭遇的,住院倒是正合她意。
可是才第三天,她就觉得受不了了,想要回家。但医院不答应,要她至少住院两个月。
莫楠的母亲想尽办法,最后待了15天才出院。
出院时,已经判若两人,把来接自己的同事吓了一跳。
自己亲身经历了一下,莫楠的母亲开始反思:儿子说自己才有精神病,是不是真的?
他们可能一直都没想明白,最先给儿子确诊的,其实正是他们自己。
因为他们畸形地望子成龙。
当儿子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需要正常的休息时,他们却忧虑孩子的将来会庸碌无为,又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就在不知不觉之间给儿子下了诊断。
图 | pexels-lucaspezeta ©
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听到这件事,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太过荒唐,近乎传说。
但仔细想想,我们大部分的父母不都这样吗?
我们的教育,对孩子抱有极端功利化的期待,就是走在一条逐渐疯魔的路上。
畸形、扭曲地鸡娃,早就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前两年,我还在大学工作,就遇到了很多心理方面存在重大问题的学生,其中还包括一个最终选择跳楼,告别了这个世界和他的青春。
只要对这些孩子作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90%都来源于父母。
图 | pexels-pixabay ©
说中国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大部分人不会信,也不会服气。
哪怕莫楠的父母,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精神病院,受到了惨痛的折磨,但说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肯定不会承认。
事实也是。
他们之所以高强度地逼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也只是想让他考高分、进名校,奔一个好的前程。
这也正是很多爱孩子的中国父母在做的事情。而且越爱孩子,下手越恨。
莫楠的父母觉得孩子精神上有病,带着他四处看病,还去了北京。这也只能解释成是出于爱。
所以问题不在爱不爱,而是在怎么爱。
再往深了追问,就是我们到底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真正想好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懒得去思考。而是很粗暴地认为,人生不过功名利禄四个字。
孩子从小要牺牲一切去拼命学习,得高分,上名校,为的只是长大了能获得更多的钱、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势。
但这些真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吗?
其实很多时候只是盲目跟随。结果就形成了一种裹挟的洪流,最后无法自主了。
但我们还是要想清楚,这一生真的就只有“功利”二字吗?
为了功利,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可以,将孩子逼成精神病也在所不惜?
图 | pexels-yaroslav-shuraev ©
巴黎奥运会赛程过半,我们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
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那就是我们特别看重金牌,甚至有些唯金牌论。
但银牌、铜牌,全世界第二、第三,不也很厉害吗?
参与比赛、享受比赛,不重要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站上领奖台,也只不过是对走上赛场的一个结果呈现而已。
图 | 人民日报 ©
在一场女子跳水比赛结束以后,中国的全红婵、陈芋汐继续一骑绝尘,让全世界都望尘莫及。
赛后的德国选手在采访时,说出了一段让很多中国人气愤的话。
德国的选手说:中国的运动员需要住在封闭的训练学校里,除了跳水其他什么都没有,几年连家人都见不着。但他们可以谈恋爱、逛街、和爱人吃冰淇淋。这样的金牌(靠牺牲生活苦练得来的)送给他们,他们都不要。
中国网友说德国选手这是酸劲儿上来了。肯定没错。输了比赛,而且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取胜的希望,总得要找一些自我安慰的理由。
但也确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了功与利,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
孩子的高分、高学历,成人的高收入、高权位,是我们用什么换来的?
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我们就能逐渐想明白,我们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
就在我们家小朋友的幼儿园的校门上写着一句话:教育无他,唯爱和榜样。
仔细想想,其实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爱孩子,不是简单的自己觉得为他们好。不该是“我们觉得”,而是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让他们健康、快乐和幸福。
逼迫孩子,不如做给他们看。我们一生平凡,也要理解孩子很多时候的无能为力。
我们在孩子的这一生中,最终也不过是一个过客。
孩子们不是,更不该是父母任何形式的附庸,他们必须要成为他们自己。
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扶上马,再送一程,最后带着祝愿目送他们远去。如此而已。
这对很多父母来说,可能有些感伤,但这也正是希望所在的地方。
图 | pexels-ron-lach ©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