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这些家长必知的应对方法

笑看风云说事阿 2025-02-22 16:02:16

最近,一位同事小李在茶水间抱怨:“我儿子这两天又发烧、又流鼻涕,幼儿园才上两天又得请假了,我真怕他是得了流感。

”这种情况在冬季并不少见,每到天气转凉,孩子们的呼吸道问题就多了起来。

是普通感冒?

还是流感?

家长们往往很困惑,面对发烧、咳嗽,不知道怎么处理,也分不清到底是该去医院,还是可以在家先观察。

孩子的健康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今天,我们就说说和孩子冬季呼吸道问题有关的几件小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

有时候,孩子打几个喷嚏、咳嗽几声,家长可能会觉得是小感冒,不至于太紧张。

但事实上,有些病例可能是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咳嗽、鼻塞、流鼻涕,但是两者严重程度差别不小。

普通感冒通常症状较轻,比如低中度发烧,发热时间一般只持续1~2天,孩子没有太大不适,甚至还能继续玩耍。

这种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流感则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全身酸痛,尤其是肌肉和关节疼痛。

孩子可能看起来特别没精神,只想躺着。

更重要的是,流感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进展为重症,比如引发肺炎或心肌炎,对孩子影响更大。

那么,家长怎么判断呢?

一般来说,发烧到39℃或更高,全身乏力,伴有明显头痛,则更像是流感;但如果只是喷嚏多、鼻涕多,可能是普通感冒。

当然,最靠谱的方法还是在症状明显时及时就医,由医生来鉴别。

流感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立刻想到用药甚至输液。

但其实,对于流感这样的疾病,药物的使用需要科学对待。

医生一般会根据孩子症状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

这类药物的使用时间最好是在发病48小时以内,如果拖延太久,效果可能打折扣。

除此之外,大部分症状较轻的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特殊的抗病毒药,最重要的是对症治疗,比如用退热药来缓解发热的不适。

但要注意,不能随意多用退热药,更不能两种退热药同时服用或者交替使用,这样会增加孩子肝肾的负担,更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如果家里有备用药物,家长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控制好剂量和间隔时间。

同时,抗生素并不能治疗流感,因为流感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盲目使用抗生素对流感无效,反而可能减少孩子体内正常菌群,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居家护理要注意哪些误区?

冬天家里照顾发烧的孩子,常常是件累人的事。

家长一边心疼孩子,一边总想“多做点什么”。

但有时候,做得过多反而效果不好。

比如,给孩子捂得太严实。

一些家长怕孩子受凉,总是多盖两层被子,甚至室温调得特别高。

实际上,这样不仅可能让孩子体温进一步升高,还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室温适中(建议20℃左右),让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频繁测量体温,或者孩子稍微发热就立刻额外用药。

事实上,发热本身是孩子身体对抗病毒的一个过程,退热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不适,而不是单纯追求体温降到正常。

更重要的是,退热药的使用间隔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不能因为心急而频繁给药。

居家护理中,饮食也是关键。

孩子发热时食欲可能会下降,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果泥等,同时让孩子喝足够的水。

如果孩子食量明显减少或者完全拒食,要引起足够重视,必要时及时看医生。

哪些信号提示该立即带孩子就医?

大部分孩子的呼吸道疾病是轻症,可以通过居家护理慢慢恢复。

但家长也要警惕一些危险信号。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带他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恶化,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和干预。

结尾:家长的耐心和科学认知是对孩子最好的守护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往往源自于对疾病的不够了解。

从日常护理到用药再到就医时机的判断,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多一些科学认知、多一些耐心。

别担心,孩子的免疫系统会随着一次次感冒逐渐强大起来,而家长对疾病的了解也会让自己更加从容。

作为家长,你手里的每一步决定,都是在为孩子的健康建立一道屏障。

有时候,正确的判断和冷静的应对甚至比药物本身更重要。

照顾好孩子,也记得照顾好自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