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聊的是一件发生在山东一地教育领域的事。
就在 7 月 14 日,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通报的内容,算的上给教育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话说在 2024 年 7 月 11 日,新泰市某乡镇小学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该校的自聘人员亓某某,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要求,居然违规组织学生辅导。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教育本应是一片净土,有着明确的规范和准则,可这位亓某某却偏偏要踩红线。
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那可是为教师们的行为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作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遵循这些准则,确保教育的公正性和规范性。然而,亓某某却无视这些准则,擅自违规组织学生辅导,这无疑是对教育秩序的破坏。
再来说说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反应。他们在查实了这件事情之后,态度坚决,行动果断。按照《新泰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 2024 年暑假期间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 年修订),迅速做出了处理决定。
首先,对于亓某某本人,学校给予了辞退处分。这一决定充分表明了学校对于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教师这个职业,本应是神圣而受人尊敬的,可一旦违背了职业道德,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亓某某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了这份工作,这也是他应得的惩罚。
然后,对于这所学校,镇教育办公室也没放过。给予了该校通报批评,并且取消了当年度各类先进单位的评审资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出现这样的违规事件,学校难辞其咎,受到这样的处罚也是理所当然。还有该校的负责人,同样被给予了通报批评,责令写出书面检查,并且取消了其当年度评优树先的资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对学校的整体风气和教师的行为负责。这次事件的发生,说明负责人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和不足,受到处罚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吸取教训,加强管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最后,镇人民政府也出手了,依法取缔了该辅导班,并按照有关程序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这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体系,让违规者无处遁形,也让其他人看到了违规的严重后果。
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说有偿补课会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如果一些学生能够通过付费获得额外的辅导,而另一些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享受这种待遇,那么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影响教育的公平公正。
再者这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暑假本应是学生们放松身心、拓展兴趣、丰富生活的时间。如果被过多的辅导课程占据,学生们就会失去自由发展的空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另外对于教师队伍的形象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个别教师的违规行为,可能会让社会对整个教师群体产生误解和质疑,损害教师的职业声誉。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这种违规补课的现象得不到遏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正常的教学工作,把精力都放在课外辅导上。这样一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必然会下降,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不到足够的知识,只能依赖课外辅导,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说,当地教体局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教育不容违规,师德必须坚守。
这也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带来了一些思考。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而不是被利益所驱使。对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预防和杜绝类似的违规行为发生。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盲目追求课外辅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