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秋天的时候,冀察热辽军区的部队进行了改编,变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第八纵队和第九纵队,随后就投入到了大规模的战斗之中。
到了后面秋天的那场大战里,第八纵队连着打了三仗,每仗都赢了,一共干掉了敌军1.2万人,这可让上面的大领导们高兴坏了,还专门给他们发了奖。这对第八纵队的每个战士来说,都是特别提气的。他们能打出这样的好成绩,也离不开其他部队的帮忙,特别是第九纵队,第八纵队对他们真是感激不尽。
敌人93军带着两个师,从锦州那边往热河这边打过来,那地方以前是我们8纵还没改编时的地盘。上面让我们9纵跟8纵联手,把这股敌人给收拾了。那会儿,8纵已经在梨树沟干掉了敌人的暂50师,又在杨家杖子那里消灭了暂22师的两个团,简直是打了个大胜仗。这事儿也给咱们9纵的战士们提了不少气。
敌军再次出动49军的两个师,打算攻打杨家杖子,好让锦州到承德的路线重新畅通。为了更加稳妥,他们还加派了一个师和两个团去增强攻势。9纵的任务呢,就是挡住从锦西那边过来的敌军增援,同时和8纵联手,把49军给消灭了。等咱们的人在指定位置布好防后,敌军的增援在炮火的帮忙下,连着用了7个团,一轮接一轮地猛攻9纵的阻击队伍。
能不能成功挡住敌人,关系到第八纵队能不能包围消灭第四十九军。要是挡住了,那第四十九军就成了咱们手到擒来的猎物。可要是防线被敌人冲破了,这股敌军就可能逃跑,甚至反过来把第八纵队给包围了。所以第八纵队的司令直接给第九纵队的师长肖全夫打电话,问他们能不能顶得住。肖全夫回答得很干脆,他说只要第八纵队有决心拿下第四十九军,那第九纵队就有决心守住这道防线。
9纵其实是从冀东的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里面的老资格部队并不多。8纵的司令心里挺没底的,他跟政委刘道生直言不讳地说:9纵擅长的是游击打法,硬碰硬的话,恐怕撑不住,咱们还是撤退为妙。
刘道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说9纵已经多次拍胸脯保证能守住,咱们要是不商量一下就撤,这样做不太合适。由于9纵一再打包票,程子华也铁了心要打,所以最后才下的决心。
这次战斗是第九纵队进入关内的首次交锋,战士们斗志昂扬,展现出了非凡的英勇。尽管期间有些防线被敌军突破,双方来回争夺,但最终我们还是稳稳守住了阵地。在五岭山那里,我们连续阻挡敌人两天一夜,干掉了1000多名敌人,给第八纵队争取了时间,让他们能够顺利歼灭49军。49军垮掉后,几千名残余敌人被第九纵队穷追猛打,最终全部消灭。
在这次战斗中,9纵成功打掉了敌人五千多人,队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且积累了大规模兵团机动作战的宝贵经验。
8纵的打仗能力挺强,原因不少,主要是纵队头头的军事水平真挺高。说到下面的部队,丁盛带的那支师,是从老红军发展过来的,历史能追溯到土地革命那会儿,黄公略将军带过的队伍。到了抗战时候,他们成了晋察冀的机动部队,1944年被调到陕甘宁去守卫。抗战一结束,丁盛的1团就跑到东北去了,到了冀察热辽那块儿,部队还扩大了不少。另外两支师,也都是红军的老底子发展起来的。
9纵在后来的冬天战斗中,主要是帮忙打配合。毕竟这部队新组建,还缺棉衣、帽子这些装备。短短3个月里,他们打了4仗,干掉了1900个敌人。可到了辽沈战役,9纵就成了攻打锦州的主力之一,天津战役时也是冲在前头的攻坚部队。这一场场战斗下来,他们可真是越打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