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市场经过过去20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化妆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化妆品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打出了各种各样的口号和标语,如:纯天然、有机化妆品、低敏性或适合过敏性皮肤等。但这些口号和标语,很多都只是噱头,不具有真实性,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这些口号或标语就像紧箍咒一样,牢牢的套住了我们,不仅让我们花了很多冤枉钱,却没达到效果,还给皮肤带去伤害。
1.纯天然
纯天然是化妆品最爱打的一个口号,这个名词暗示产品成分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但天然成分并不能保证产品是安全或有效的,因为很多“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具有毒性、致癌性或刺激性,结果让皮肤饱受蹂躏。
就算化妆品种含有对皮肤没有伤害的天然产物,在添加到化妆品之后,也需经过防腐、稳定处理, 再与其他成分相混合,基本上失去它的“天然性”了。
而且很多化妆品产品中非天然成分占大多数,也标榜自己的产品是纯天然。
所以市面上没有百分之百纯天然的化妆品,只不过是含有少量植物萃取成分,大部分都是化合物。
2.有机化妆品
有机化妆品和纯天然产品类似,市面上许多化妆品都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以有机植物为主要原料,不含人工添加剂等化学成分”等字样。但自称是“纯天然”、“有机”的化妆品,许多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
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加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但我国目前尚无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机构,更没有统一的认证标准。所以市场上销售的“有机化妆品”并不一定具有“有机成分”,大多是商家的宣传“噱头”。
3.精油
精油化妆品行业的弥天大谎,皮肤病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表明,不论是天然或合成的香料都会造成皮肤问题。
精油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通常含有醇类、酮类、酚类、芳樟醇、冰片、萜类、樟脑、蒎烯、酸类、醚类、醛类、硫,这类挥发性液体在化妆品行业主要用做增香剂,这些物质接触到皮肤会造成强烈刺激和过敏反应。
所以任何化妆品公司建议使用含有挥发性精油成分的产品,比如玫瑰油、橙油、松油、百里香油,并说这些产品是温和有益、低敏感性,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而且会造成皮肤伤害。
4.低过敏性或适合敏感性皮肤
“低过敏性或适合敏感性皮肤”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在使用这些术语时并不需要研究报告来证实。类似的还有“经皮肤科医生测试”、“经敏感性测试”、“经过敏试验”、“无刺激性”之类用科学术语也同样是烟幕弹。
5.不含酒精
虽然化妆品一般都不含变性酒精、普通酒精、甲醇、苯甲醇、异丙醇或 SD 乙醇,因为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
但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其它成分的“酒精”,如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羊毛脂醇,虽然这些酒精成份对刺激刺激小,但如果含量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6.不含香料
许多化妆品都会选用芳香的植物提取物,用来掩盖其他成分的难闻气味。但因为用量较小,使得香味不明显,就宣传自己不含香料。
而之所以要宣传不含香料,是因为大多数香料,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都有可能造成皮肤问题,如刺激、引发过敏反应或光毒反应(加剧阳光伤害)。
7.不造成粉刺和不造成青春痘
“不造成粉刺和不造成青春痘”和“低过敏性或适合敏感性皮肤”一样,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定义。
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分都有可能造成某个人皮肤发炎,但由于化妆品成份复杂,很难找出造成皮肤问题的原因。宣传“不造成粉刺”的产品往往可能会让皮肤发炎,所以这是个不真实说法。
8.经皮肤科医生测试或经实验室证实
“经皮肤科医生认可或经实验室证实”往往只是一句空洞的营销语,因为很多都只是经某一位医生自己用过或看到过别人用过某个产品,觉得还可以,所谓的实验也是相当不符合逻辑,没有任何公开发表的可靠数据予以证实。
9.专利秘密或专利成分
“专利秘密”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概念,专利获取的唯一途径就是“公开”产品和用途的全部细节,而且专利也不代表效果、质量、可靠性或用途更好。
商家打出这些口号或标语,就是抓住了我们追求美好和完美的心理,给我们下的紧箍咒。
所以我们在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被这些口号和标语诱导,一时冲动,失去判断力。通过更多的渠道和途径去了解自己的皮肤和产品,理性消费,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产品。
如果您喜欢小编的分享,欢迎关注、分享、点赞、留言,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