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阅读的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

苹苹看体育 2024-03-20 21:38:09
我看过许多战争回忆录,包括苏联最著名的最高副统帅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 然而,其中最有阅读和参考价值的,莫过于《失去的胜利》。 这是二战德军最富有天才的陆军元帅曼施坦因的战争回忆录。 毫无疑问,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德军高级将领中间,曼施坦因57年的军事生涯堪称传奇。 他历任德军的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二战后,他又担任西德政府的军事顾问,并参与组建了西德国防军。 在西线,由于实施了他指定的极富想象力的进攻计划,德军只用了仅仅四十天,便攻陷了法国。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进攻计划被命名为《曼施坦因计划》! 在东线,曼施坦因成功实施了克里木战役,一举顺利拿下了最难啃的防御要塞-塞瓦斯托波尔(他也因此被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外,他是东线总司令的最佳人选,尽管希特勒为了直接掌握军权,始终拒绝设立东线总司令的职位。 在1943年顿涅茨克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会战中,曼施坦因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围歼了苏军成建制的骑兵军、近卫机械化军和坦克军。 在1943年的堡垒战役中,曼施坦因的部队俘获了24000人苏军俘虏,缴获了1800辆坦克。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胜利,已经不再构成对苏军的决定性打击了。 他对自己的最高评价:在战场上需要做出决断时,他从未延迟过! 《失去的胜利》最大价值在于它使得读者得以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包括许多重大战役计划的指定过程及其经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一线指挥官的想法和判断,很少存在于档案中,即便有也绝不会如此的完整。 尽管曼施坦因本身就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但他在书中也不乏对自己错误行动的反思。比如,在1944年的防御战中,他就建议让第40装甲集团军在第聂伯河北岸集结,希特勒采纳了这个计划。事后证明,这个计划虽然暂时解脱了第一装甲集团军的威胁,但由于导致了第40装甲集团军也因此被牢牢牵制在了该地区,因而,对整个集团军群而言,应该是个错误。 在回忆录中,曼施坦因还谈到了他指挥中的另一个错误:在1944年的防御战中,他草率地命令刚刚完成编制刚刚来到东线战场的第25装甲师提前出击。结果该师师长在随同师属侦察营到前线勘察时,便被苏军击毙,使得整个部队在心理上受到了重大打击。 该书的另一个价值在于他在近距离对希特勒的客观描述: 1、希特勒好像拥有近乎万无一失的直觉,由于长期研究地图,他在战术上独具慧眼; 2、曼施坦因作为集团军司令第一次向希特勒报告时的感受:希特勒不仅了解过去战斗的所有细节,他对报告的作战思路表现出深刻的理解; 3、德国军备的有效过充主要归功于希特勒不懈的努力; 4、在苏台德危机中对西方的判断上,希特勒是正确的,而德国陆军总司令部是错误的; 5、在进攻法国前夕,曼斯坦因计划几乎被德军决策层彻底否决,唯有希特勒一眼看出了它的价值; 6、尽管希特勒直觉很好,但是,他缺少军事统帅应具备的教育素质,他也因此始终没有处理好他与陆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部的关系,因此导致了在战争后期,他的判断屡屡失误,他对总体军事形势和战略前景的认识,已经与残酷的现实格格不入了; 7、希特勒的主要目标出于政治和军事经济上的考虑,他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对敌我双方武器的生产数量如数家珍; 8、希特勒的思维很少顾及到敌方的作战企图; 9、寸土不让的僵化防御理念,成了他战争后期唯一的原则,因此使得德军过次丧失了主动收缩的良机,最终导致被围歼的厄运; 10、面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第六集团军被围歼,希特勒罕见地承担了所有的责任,甚至包括戈林对空运不切实际的承诺; 11、在前线,只要超过一个营的兵力调动,必须事先向希特勒请示,最后,竟然发展到如果没有最高统帅部的指令,连一个集团军群都无法行动的地步。如此一来,不仅无法及时把握战机,而且,与友邻部队的协调更是受到了相当大的束缚; 12、战争后期,希特勒几乎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所有的合理化建议; 13、希特勒总是同时追逐多个目标,不愿主动放弃任何东西; 14、在1944年的防御战里,希特勒自以为找到了阻止苏军进攻的新方法:他将每一个交通枢纽都宣布为要塞,并配备一名司令官,并立下军令状:死守到底。在曼施坦因看来,这样一来,势必造成更多的无谓的牺牲; 15、在战争后期,希特勒让所有元帅都要签署一份对他效忠的文件,曼施坦因是最后一个签名的元帅,尽管他认为这样做违背了职业军人的观念,但还是不得不签; 16、1944年3月末,由于多次与希特勒发生争执,曼施坦因被解除了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但同时,希特勒还假惺惺地授予他宝剑勋章。 希特勒是个恶魔不假,但是,也应该更加客观地更加全面地认识这样的历史人物。 曼施坦因对苏军的看法: 1、苏军很不善于及时抓住战场上转瞬即逝的许多战机。比如尽管苏军占据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他们未能把握住德军向渡口集中的有利时机,从而派强大兵力抢先渡河,以便阻止德军构筑新防线; 2、苏军每一次密集的集团冲锋,都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大伤亡; 3、苏军在各条战线上,都拥有强大的战役预备队; 4、强大的苏军坦克部队迅速突入德军纵深,这种装甲大兵团的组织与运用,是从德军学来的; 5、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1942、1943年冬季战役中,苏军又遭受了两次重大失败,使得战场主动权重新回到了德军手中; 6、在战争后期,苏军的装备增长远远大于兵力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军开始逐渐放弃了战争初期的人海战术; 7、在1944年的防御战中,第4装甲军像一支消防队,奔波于各条战线上,在它被分割牵制的过程中,无形中产生了多个缺口,如果苏军认识到,并大胆实施兵团的快速穿插,完全可以形成合围; 8、苏军宽履带的坦克在冰雪地面上行走自如,其性能远远超过了德军坦克;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理想的德军战略天才对战争失败的反思,虽然,早已时过境迁,但是,细细品读军事奇才的亲身经历,还是会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炮火连天的岁月中,借助于元帅的视觉,去感受硝烟弥漫的广袤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 最后强调:这是最好的战争回忆录,没有之一!
0 阅读:5
苹苹看体育

苹苹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