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空难事件发生,尼泊尔一架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飞机发生坠毁,飞机上一共有6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目前已经至少造成了45人死亡,目前有3人获救被送往医院,搜救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中。
我看到了一个疑似此次失事客机的画面,画面中显示飞机正在下降,起落架已经放下来,如果该画面确实是该飞机失事前的画面,那这架飞机当时应该是处于下降阶段,而下降阶段其实是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其中起飞阶段的3分钟,和落地前的8分钟最危险,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黑暗11分钟”,航天史上80%的空难事故都发生在这两个阶段。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飞机失事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是“跳伞”,当飞机遇到危险时,紧急跳伞或可挽救生命。
但你知道吗?民航客机上根本就没有降落伞,不仅乘客没有,机长也没有。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人们跳伞求生!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为啥不让乘客跳伞求生?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的那次操作,堪称是“死里逃生”。事后民航局对这次迫降事件进行了十多次的模拟飞行实验,结果全部都以失败告终,即便是英雄机长刘传健自己,也无法复制自己的奇迹,可想而知这次迫降难度有多高。
那如果这次飞机上装了降落伞会怎样呢?
很遗憾,如果这次事故中飞机上真的有降落伞,乘客们反而活不了!
通过《中国机长》可以看出来,飞机玻璃破裂后,飞机面临释压,机组人员都被吸出窗外,还好系好了安全带才没被甩出去。
当飞机释压后,整个飞机变得不再稳定,甚至会360°旋转,如果乘客们没有老老实实系好安全带,很容易被甩的四处乱撞,根本站不稳。
在这种环境下打开舱门进行跳伞,更可能的是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甩出舱外,尸骨无存。
更危险的还不是这,而是缺氧。除了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外,飞机巡航高度是在8000米以上的平流层飞行,平流层温度非常低,零下40℃以下,而且空气稀薄,飞机释压之后,氧气面罩就会紧急脱落,乘客们必须要带上氧气面罩才能确保不会因缺氧而昏迷。
2005年曾经出现过一架幽灵航班,整个航班上的人都死亡了,但是飞机却仍旧盘旋了4个小时,原因就是缺氧,这就是太阳神航空522号航班事故。
当时这架飞机在起飞之后,机长发现飞机内的温度开始飙升,误以为空调系统出现故障。但实际上,这架飞机是错误的将加压充氧装置挂在了“手动挡”上,没有调节到“自动挡”,而机长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开始飞行。
飞机飞行到巡航高度的时候,氧气已经非常稀薄,而飞机却又没有开启加压充氧装置,导致驾驶舱很快就缺氧,机长和副机长因为缺氧而变得意识模糊,逻辑不清楚,并很快失去了意识,但是飞机还在自动驾驶。
飞机上的乘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到机舱内缺氧之后,氧气面罩自动脱落,但是氧气面罩也只能维持12分钟,等到氧气面罩的氧气耗尽之后,整个飞机上的乘客都因缺氧陷入昏迷,然后慢慢死亡。
也就是说,这架飞机虽然还在自动飞行中,但是所有的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已经遇难了,最后这架飞机是在燃油耗尽之后,砸向地面,机上所有人全部遇难。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即便飞机上有降落伞,在巡航高度下人们如果离开机舱,或者没有氧气面罩,那么可能是刚打开舱门不久,乘客就会因为缺氧而意识模糊,在意识模糊下操作降落伞,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而且,普通人在8000米高度下跳伞根本没有生还可能。世界各国的空降兵训练的高度,也只有1000米左右,只有极限爱好者,会挑战5000米以上的高度;只有借助防寒服和供氧设备的专业跳伞运动员,才敢挑战7500米左右的高空跳伞。
军用的特种降落伞,才敢选择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进行跳伞。
而且跳伞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需要系统的学习,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从8000米高空中往下跳,尤其是飞机失事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跳伞求生,生还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
所以如果飞机真的出现事故,对于普通的乘客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要做,系好安全带,听从空姐指挥。
飞机失事,不让跳伞才是对乘客负责飞机如果真的出现故障,不跳伞才是对乘客的负责,因为无论是飞机设计师还是机长,机组人员和地面工作人员,都在尽一切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首先,飞机为了安全会有冗余设计,比如:飞机有两个引擎,为了安全当其中一个引擎失效后,另一个引擎也必须能支撑飞机紧急迫降,这件事莱昂纳多就遇到过,他乘坐的飞机其中一个引擎爆炸,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结果飞机平安着陆了,乘客和机组人员都毫发无伤。
其次,机长和机组人员每年都进行学习,考核,目的就是应对万一。实际上,机长在考核的过程中,会模拟各种意外事故,目的就是提高机长应对危机的能力,尽管机组人员学到的内容有90%都用不上,但仍旧是每年学习,每年考核,目的就是把每一位乘客都平平安安送回家。
尽管已经做到了这些程度,如果还是有飞机失事,那么就会对该空难事故进行详细调查,调查时间需要1-2年。
需要如此长的时间,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这个细节不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但只要可能会危及到乘客,都必须要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