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复加 | 图文统筹:李武兵
冯复加简介:原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曾任铁道兵文化部创作员、铁道兵《志在四方》期刊主编。
关于题画诗
题画诗是指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处题的诗。这种诗画融合的形式,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画上的诗一般都是画家本人创作并题写,也有别人创作题写的。还有的诗并没写在画面上,只是专门为某幅画创作的也叫题画诗。题画诗的内容,大多与画的构思创意相关联,生发延伸,以加深作品的思想,丰富作品的感情,被称之为画之魂。
一般认为,题画诗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以支道的《咏禅思道人诗》和王彪之的《二疏画诗》为缘起。当然,在此之前,也有为画屏,画扇题诗的情况。到唐宋,题画诗才逐步兴起。唐代王维,既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画家。苏东坡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代编辑的《宣和画谱》曾推断,“落花寂寞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等诗句,就是王维的题画诗。
到了宋代,题画诗兴起很快。苏东坡就为其好友惠崇和尚画的《春江晚景》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画虽不在,但诗却永久流传。宋徽宗就是个大画家,他的花鸟画造诣很深,深知画作应有诗意的道理。
他在自己的画作《腊梅山禽图》上题诗:
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
己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徽宗还设立国家画院,亲自出题进行选拔考试,他出的题全是诗。“踏花归来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荒山藏古寺”。要考进画院,没有文学功底是不行的。
到元,明,清,题画诗更加蓬勃发展,而且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更高。诗,书,画,印,是人们评价一幅画水平高低的四个方面,而且,把诗摆到了第一位。这种评价标准虽失之偏颇,但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唐宋以后,大量文人仕子加入画坛。他们的画以写意为主,追求神似,形成了区别于民间画师和宫廷画师的文人画。他们不仅想表现文人情趣,更想表达家国情怀,赋予画作思想高度和情感高度。他们文学功底深厚,思想深刻,眼光宽广,志趣高远,感情丰富,有时单靠画面不足以倾泻其思想感情,只有加上诗,才能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地表达。正因为如此,画坛不仅产生了不朽的名画,也产生了不少光耀千古的题画诗。
如元代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代唐伯虎《秋花雁影》
不怪骚人叹晚秋,遥思雁影自添愁。
舟横浅水空余怨,霜染高山满岭愁。
莫道秋深花已落,只争春早籽还留。
清风一夜千川绿,姹紫嫣红染碧丘。
清代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近现代国画名家,学养深厚,也经常在画作上题诗,如吴昌硕,齐白石,启功,范曾等。
如范曾的《八声甘州题画竹》
问夜风裂石缘何,嫩筍欲凌空。
正雨来天外,雷破旧梦,万象更新。
袅袅新篁辞,千尺秀长林。
记得少陵叟,俯仰行吟。
自有虚心劲节,历霜欺雪洗,青翠永存。
看渭川雁荡,崆山发清音。
似才人共抒抱负,展宏图青冥叩天门。
愿八方蛰龙幽凤,共竟芳春。
这是1983年的作品。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万马奔腾,革故鼎新,热气腾腾的景象。
只可惜现在的青年画家画得很好,但在画上题诗的不多。有时到美术馆看展览,几十上百幅作品,也难得见到一两幅有题诗。虽是大雅之堂,却让人感到文化含量不足,有所缺憾。
我自己学国画十几年了,虽然学路艰难,进步不快,但一开始就注意到继承传统,努力做到以诗情作画,所以,没走太多的弯路。去年我将以前的诗画整理了一下,以《我的山水田园》《我的鸟语花香》为题,在网上发了十几组诗画,受到读者广泛好评。我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争取有新的成绩。现选几首,作为本文的结束回馈。
《故乡》
当年革命根据地,今是桃红柳绿乡。
机耕万顷丰饶土,犹见当年铁血光。
《渔港》
天光初署码头开,鼎沸机声破雾霾。
平湖万顷多浩渺,千帆列阵日边来。
《红梅》
雪冷风寒日,红梅怒放时。
苍茫天地白,独举大红旗。
《竹风》
扎根泥土立风云,宁折不弯只为民。
但愿府衙多种竹,铮铮气节换精神。
《雄鸡》
青砖瓦舍军号鸣,替天行令唤苍生。
如今不用司晨午,依旧依时助战声。
王冕(元)
唐伯虎(明)
郑板桥(清)
冯复加
冯复加
编辑:李武兵/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