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之:柏举之战的九地运用

评史可不察 2024-10-31 08:30:51

为了对九地作战原则的运用有个直观的了解,笔者以孙武亲自参与的柏举之战为例,作个简要说明。

吴楚柏举之战,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战役。由于历史上对此战役记述语焉不详,历代以来的学者对双方进军路线、战斗发生的地点等观点差别较大。笔者不想作详细深入的考据,在此仅结合本人对战役进程的理解,探讨孙武是如何贯彻九地思想的。

(一)战场九地的划分。从吴国的角度看,吴国境内就是散地。楚国境内的大别山东麓就是轻地。楚国郢都(今属湖北荆州地区)就是重地。地处交通要地的蔡国就是衢地。而吴楚蔡等国可能发生遭遇战的广阔地区都是交地。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的九里关、平靖关、武胜关,又称义阳三关(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豫鄂两省交界处),是扼守蔡国通向楚国的险要地形,谁先占据于谁就有利,是典型的争地。在大别山中段,有多条崎岖险峻的路径穿大别山而过,为楚国与六、舒等大别山东麓国家民众往来的通道。

以后筑有松子关、隘门关等隘口。这些道路跨大别山,地形险峻,丛林密布,即使到现在也是难行之道路,是典型的圮地。过松子关进入楚国境内,在大别山至龟峰山之间,有许多狭长的谷地。有些谷地四周是高山,只有一个隘口与外通联,是实施围歼作战的良好地区,乃典型的围地。由柏举至郢都,经过举水、涢水、汉江等多条河流,是作战机动的绝大障碍,可能成为“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死地。

(二)战役经过。公元前506年,吴军借救援被楚围攻的蔡国之机,兵分两路全面攻击楚国。吴北路军佯作主力,沿淮河西上救蔡。楚国闻吴国来救先行撤围由大道(利于车兵行军)经方城回到楚国。吴军乘机舍舟上岸,会合蔡国军队直趋义阳三关,到达汉水边与楚军夹江而岸;吴南路军主力秘密跨越大别山中部,到达现麻城市东北部隐蔽集结。楚军原计划派主力在汉水与吴军(实为北路军)对峙,另一部力量出方城,先毁吴舟船,再转趋义阳三关,与主力夹攻吴军(实为北路军)楚军主帅贪功,不待从方城迂回夹击的楚军率主力先行渡汉水进攻吴军(北路军)。

吴军退却,楚军追击至吴军主力(南路军)集结处,发生三次遭遇战,三战楚军都失败。楚军退守柏举,吴军进攻,大败楚军。楚军败逃至涢水,吴军待楚军半渡而击之,大胜。吴军追击楚军逃兵于雍澨,以楚军已做好但来不及吃的饭为食,吃饱后又与从方城而来的楚军发生遭遇战,先受挫后战胜。吴军全面追击楚溃军,经五战而进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狼狈奔逃。

(三)九地思想的贯彻。从散地看。吴国作为刚从蛮荒中走出来的新兴国家,过去一直被楚国欺凌,怀有对楚国的深切仇恨,急于一雪前耻。特别是楚国逃将伍子胥到达吴国并主政之后,更是以击灭楚国为己志。吴国上下众志成城,发奋图强,厉兵秣马,积极主动向楚国展开进攻。伍子胥向吴王献“三分疲楚”的策略,以多支军队连年轮番攻击楚国。楚国自昭王即位以来,没有哪年是没有吴国军队来攻打的。楚国疲于应付,根本无法对吴国境内实施进攻。因此,从吴国来看,作为吴国境内的散地基本没有战事,吴军灭楚意志坚定、士气高昂,正所谓“散地无战”“散地,吾将一其志”。

从轻地看。柏举之战前的“三分疲楚”策略,吴国对楚国边境地区的六、舒等属国进行了轮番攻击,逐步蚕食楚国周边疆土,削弱其实力,正是“轻地,吾将使之属”。到柏举之战时,吴军此战的目的已不再是攻占楚国边境地区而削弱之,而是要灭了整个楚国。于是两路吴军都没有在楚国边境大别山以东地区停留,而是直接越过大别山,直插入楚国的纵深,将全军置入一种险境,逼着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协调配合作战。这就是“轻地则无止”思想的贯彻。

从争地看。义阳三关是典型的争地。本由楚国控制。当从蔡国撤围的楚军由方城回国时,吴军没有追击楚军,而是联合蔡军直下义阳三关。在义阳三关是否发生战事,历史无记载。但以吴军进军的速度,应该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可以说做到“争地则无攻”“争地,吾将趋其后”。

从交地看。吴军与楚军发生过多次遭遇战。明确记载的就有四次。其中,楚军主力过汉水进攻吴军,在柏举地区先后与吴军进行了三次遭遇战,楚军均以失败告终。另一次是吴军与楚军夹击部队相遇,先败后胜。说明总体而言,吴军在交地很好地贯彻了“交地,吾将固其结”的思想,部队保持了良好的战备秩序,各部分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方能在敌境内打赢了遭遇战。同时,使敌军无法肆无忌惮地在交地行动,即“交地则无绝”。

从衢地看。蔡国是连接楚国和吴国的重要地区,是典型的衢地。吴国利用蔡国与楚国的矛盾,加强与蔡国的外交联系,结成同盟,以寻求蔡国的支援,是典型的“衢地合交”。当楚国围攻蔡国,意图逼蔡国就范,成为楚国前沿和屏障时,吴国毫不犹豫地快速出兵救蔡,谨慎对待楚国寻求衢地蔡国支援的图谋。这也就是“衢地,吾将谨其恃”思想的贯彻。

从重地看。吴军攻入楚国郢都后,大肆劫掠,以奖赏将士。这是“重地则掠”“重地,吾将继其食”思想的具体表现。还有一件事也很好地体现了“吾将继其食”的思想,即当吴军追击楚军逃兵到达雍澨地区时,楚军逃兵刚好做好饭,还来不及吃。当楚军见到吴军追到时,放下已经煮好的饭菜就一哄而散,再次仓皇而逃。吴军则就楚饭而食。深刻体现了“继其食”“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的思想。

从圮地看。吴军主力从大别山中部进军,这一条路线山高路陡、峡谷溪流、丛林密布,属于典型的圮地。吴军选择从此路线进军,有效地隐蔽了作战企图,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是贯彻“圮地,吾将进其途”“圮地则行”的典型表现。

从围地看。吴军主力跨过大别山之后,隐蔽待机于大别山与龟峰山之间。此地有很多具备围地特征的地形。当时,吴军进攻楚国的总兵力为3万;楚国总兵力是20万。因此,吴南部军最多2万;而楚军主力就不少于10万。当吴军把楚军主力引诱到柏举地区后,双方兵力对比应是1:5。吴军能够在三次遭遇战中不败,应该是充分利用了围地地形。引诱楚军进入围地,然后塞其阙,将强大的楚军分割分散。这就是“围地则谋”“围地,吾将塞其阙”的运用。

从死地看。吴军深入楚国境地,与本国之间有大别山隔绝。整个吴军已经进入“无所往”的死地。各部队不得不死战到底,即“死地则战”。对楚军而言,当楚军在柏举地区与吴军的三次遭遇战失败后,慑于吴军的勇敢顽强,楚军主帅自己先动摇了,就想弃军而逃,只是在部属的劝说下,才勉强继续指挥作战。这正是吴军贯彻了“死地,吾将示之以不生”所取得的效果。另外,当吴国军队追击楚溃军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今湖北省安陆市境内涢水),吴军对处于岸边(死地)的楚军没有马上展开攻击,而是等到楚军开始争相渡河,待其半渡时才挥军攻击,获得大胜。这也是吴军怕楚军“死地则战”的结果。

从控势角度看,孙武将吴国军队区分为两个方向,北路军摇旗呐喊地溯淮河西上以救蔡国,再过义阳三关进入楚境,吸引了楚国精锐从方城方向迂回兜击,分散了楚国部分力量。然后继续以北路军进到汉水吸引楚国主力渡过追击,直到把楚军引入柏举地区吴军选定的围地地区。在围地地区,楚军被进一步分散。这样就在柏举地区的个别战场形成了吴军对楚军的绝对优势。于是整个战役中就形成了有利于吴军的“控势”。同时,由于吴军南路军主力是隐蔽跨过大别山进入柏举地区的,因此当楚军进入柏举地区预设战场后,吴军必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实现了最有效的弩势+节势。

正是由于以孙武为首的吴国将领很好地运用了“九地之利”,楚军20万兵力无法形成合力,吴国3万兵力实现了很好的协同配合,切实做到“率然之势”。最终,吴国以3万兵力打败了整个中原国家都不能挫其锋的楚国,甚至差点灭了楚国。

因此,九地之利不可不认真学习,九地之术不可不深刻领悟。而柏举之战是学习研究九地思想的最佳战例。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

0 阅读:3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