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EK手术解析——从难度评估到应对策略

有眼的视野 2025-02-22 04:51:15

编者按:角膜内皮移植术(EK)创造性地改变了角膜内皮失代偿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恢复视力的手段。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EK手术,分别是后弹力层剥离自动化角膜内皮移植术(DSAEK或DSEK)和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MEK)。DMEK属于最新的角膜移植技术(第三代),在这项手术中,医师仅移植角膜的最内层,包括后弹力层(Descemet膜)和内皮细胞层,而不涉及角膜的其他层次。目前,DMEK手术面临以下几个挑战:移植物折叠失败、移植物翻转、移植物脱离、移植物内皮细胞丢失等。在第42届欧洲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医师学会年会(ESCRS 2024)上,针对DMEK手术,Maninder Bhogal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DMEK手术难度评估

根据患者眼部基本状况,DMEK手术难度依次递增:视力差、玻璃体切除术后、阀门管植入术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无晶状体、复合状态。

图1.DMEK手术难度

DMEK手术操作要点

01

卷合型内皮移植物稳定DMEK手术操作

卷合型内皮移植物为DMEK手术带来稳定性。从能量动力学角度来说,年轻供体的移植物,因富有弹性,存在单卷与双卷两种亚稳定状态,可通过外加能量转换。此特性尤其利于初学者,使内皮移植物从单卷顺利转为双卷。

图2.卷合型内皮移植物

02

内皮移植物卷合松散会增加DMEK手术风险

供体高龄、糖尿病或保存时间过长等因素,易导致内皮移植物卷合松散。卷合松散的内皮移植物难以获得稳定或足够动能,易形成“Origami”卷合,使移植物的表现难以预测,无法实现自我重塑,增加手术不确定性。

03

内皮移植物轻度脱离可能引发进行性移植物纤维化

内皮移植物轻度脱离是指受体角膜后表面未受干扰、受体前房和后房正常、受体角膜曲率正常。但长时间轻度脱离可能导致内皮移植物逐渐纤维化。

图3.OCT显示内皮移植物轻度脱离后逐渐纤维化

图4.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内皮移植物轻度脱离后逐渐纤维化

04

内皮创伤修复可提高移植物贴合状态

局限性刺破移植物可加速内皮细胞重塑与泵功能恢复,通常一周后移植物即可贴合。

图5.局部刺破内皮移植物

图6.术后内皮移植物贴附良好

05

DMEK术后移植物脱离需再次前房打气的情况

DMEK术后移植物脱离需再次前房打气的情况包括:无法维持前房气体填塞(如气体泄漏、独眼、大范围虹膜缺损、小梁切除术后/减压阀植入术后/引流钉植入术后、眼球震颤等)、宿主角膜后表面不规则及供体、宿主角膜曲率不匹配等。

06

DMEK术后移植物脱离的处理流程

处理DMEK术后移植物脱离,首要任务是判断前房内是否有残存气体。

若前房内尚有气体残留,可利用患者的特殊体位,使残存气体支撑脱离区。

若前房内无残存气体,则需评估角膜后表面的状况,以决定是否需注入消毒空气以稳固移植物。对于复杂眼况、角膜后表面异常、气体迁移至眼后节、气体误入青光眼滤过管腔或供体与受体的角膜曲率不匹配等情况,需采取手术进行前房气体填塞。

若前房气体填塞状态难以维持,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青光眼引流钉/减压阀植入术后患者,可向导管内注入黏弹剂、使用乙酰唑胺降眼压等。对于独眼患者,划分眼前节区域,密封眼后节区域。。若气体迁移至眼后节,对于已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后房空气灌注30分钟,推车平移患者,保持体位1小时;对于未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前房空气灌注30分钟,同样推车平移患者,保持体位1小时。

若供体与受体的角膜曲率不匹配,需根据受体角膜的具体形态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受体角膜陡峭的患者,可行角膜扣带术或移植物放射状切开术;对于受体角膜扁平或曾接受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则可行角膜扣带术或注入C2F6气体。

若上述所有措施均未能奏效,可考虑改行带有通气切口的DSEAK术。

总结

EK手术已经彻底改变了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治疗方法,作为最新一代的EK手术,DMEK具有小切口、排斥率低、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术后视力提升效果好等优点,深受角膜病医师的推崇,但需注意DMEK手术相关的操作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0 阅读:10
有眼的视野

有眼的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