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46万家国企,为何英美却几乎没有?国企存在哪些优势?

书剑谈 2022-04-01 18:47:21

文:新月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为其增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1620.84亿元,同比增长14.0%;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8.6亿元,同比增长16.8%;国有企业应纳税额10529.2亿元,同比增长13.0%。

此外,根据《财富》官方发布的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上市公司连续第二年位居第一,达到135家,比上年增加11家,加上我国台湾地区共有143家公司上榜。其中,上榜国有企业总数高达95家,比上年增加3家。因此,也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在我国的重要性。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企就是“铁饭碗”。许多人为能够在国有企业工作而感到自豪。可以说,国企的工作是仅次于公务员之后,很多二三线民众较为向往的工作单位,据统计,到2019年国有企业数量达到46万家。而在1978年,国有企业还不到1万家。这几十年间国企的数量增速极快,也难怪国企在我国能受到追捧。

但是,国企的招聘门槛很高,普通人很难进入。相反,这也让国企员工在职场人心中更有光环了。但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国家很少见。首先,是因为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进入普通企业去工作。第二,是因为其他国家要么根本没有国企,要么国企很少,地位不高,比如美国。

很多人说,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有企业,各行各业都是民营企业。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以英国为例,二战后,由于发展的需要,英国建立了大量的国有企业,掌握了全国80%的基础设施部门,几乎垄断了英国的所有产业。如电力、铁路、煤炭、电信、邮政、钢铁、造船和飞机制造等。

在此期间,这些国企也为英国政府创造了不菲的财富,但也暴露出诸多劣势。英国国企的劣势主要体现在效率低、创新能力差、产出低。简而言之,就是“吃老本”。因此,1979年以后,英国开始倡导私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并出售给私营企业,最终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工业效率。

再来看美国,美国也有国企,但仅有17家,而且美国的国有企业很少参与商业活动。它们大致分为八类国有企业,包括电力、邮政、土地管理、交通运输、保险、医疗卫生、工业和环保等行业。这些主要是无利可图或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美国国有企业规模仅占GDP的5%左右。

那为什么美国不像我国这样,成立可以参与更广泛的商业活动、数量也更多的国有企业呢?这其实和美国的国情有关。其实在很多西方国家看来,国企就代表着效率低、人员多、创新难。我国的国有企业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90年代中期,国家兼并了许多国有企业,或将其出售并转为民营企业。

在进行重大整改后,成立了国资委,管理国企。如今,国有企业的效益也显著增加。例如,2021年央企收入同比增长19.5%,利润同比增长30.3%,净利润同比增长30.3%。且在地方上,很多都拥有优质资产,效益都非常好,比如深圳国资委资产达4.6万亿元,手握很多上市公司,业绩很亮眼。

我国的国有企业遍布各个行业,而且很多还是行业的龙头,可以起到稳定行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比如石油、电力等,因为是国有企业控制的,所以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可以尽可能的低,让更多的人可以使用它们。如果民间资本控制重点行业,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信基站。在美国一些偏远的城镇,没有电信运营商设置基站,所以美国很多地方都没有信号,这也推动了美国很多小型电信运营商的出现,提供廉价而单一的服务并收取大量费用。但中国通过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基本满足了14亿人的通信需求,而且中国的电信成本远低于欧美。

此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交通压力大,在基建方面,仍需国家统一调度。这些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如果交给民营企业来做,可能有很多地方经济不发达,收入没有回报,交通就会永远很差。如今,我国中西部地区都通了高铁,是很难盈利的,地铁也是如此。

从以上内容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是企业,而且肩负着国家的重任,为全体人民服务。因此,一些行业的低效率在所难免。但也正是因为有中国企业的存在,才阻止了一些企业垄断和抬高价格,也能尽可能做到最大覆盖,惠及全国,服务全体人民。

商媒体

0 阅读:15
书剑谈

书剑谈

当时与现世,此处和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