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祖
根据国资委的最新消息,中国央企在第一季度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1-2月,央企营业收入达到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利润总额3678.7亿元,净利润2821.7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分别达到20.6%和20.4%,足以体现我国央企的实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央企是指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到目前为止,一些人仍然无法区分国企和央企的区别。一句话,央企都是国企,而不是所有的国企都是央企。例如,地方国企不属于央企,差别还是很大。在很多人看来,央企是业内知名的大型企业,规模庞大。
2020年,世界500强中有124家中国企业入选,其中48家为央企。可见央企的实力有多强。在世界500强前五名中,有三家央企,即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它们都是非常庞大的央企。事实上,央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企业,一般涉及电力、能源、化工、交通、航天等领域的企业,共有98家央企;第二类是财政部管理的七家企业,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第三类由银监会负责,涉及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领域,包括四大银行,共有26家企业。
虽然我国央企数量众多,但央企的管理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分为正部级、副部级、正处级和副处级、正厅副厅、正处副处以及正科副科。然而,说到“正部级央企”,中国只有三家,即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这三家企业有着显著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一样,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是财政部。中投的唯一股东是国务院。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
说到中国铁路集团,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乘坐的高铁和火车由中国铁路集团控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铁通集团并不是2021年度世界500强中的一员。虽然没有上榜,但中国铁路仍属于“正部级”央企,显示出强大的实力。然而,中国铁路是一个“特殊”群体。
根据中国铁路2021年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收入达到7862亿元,但净亏损698亿元;中国铁路之所以“特殊”,正是因为中国铁路集团总是“赔钱”,但我们应该知道,国铁集团肩负着发展国民运输的重任。此前,中国在铁路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不仅赶上了美国,而且赢得了世界第一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中国铁路如一日的支持,在国铁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国担当”的影子。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投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1.55万亿元。它有三家子公司,其中两家负责具体的海外投资项目,另一家中央汇金公司负责国内商业投资。它的实力仅从一个子公司就能看出。中央汇金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主要股东,持有中国银行64%的股权和中国建设银行57%的股权。
中央汇金还参股和控制大型金融集团、国内证券头部公司和国内保险头部公司,并直接持有17家金融机构的股权,俨然成为一个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更令人震惊的是,据公开报道,中投只有600多名员工和10名董事会成员。到目前为止,中投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7万亿。
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后来,中信集团股权发生变化,由财政部直接出资,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对于中信集团,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中信银行。是的,中信银行确实是中国银行业的领导者。它有比较好的声誉和业绩,具有相当大的名气。
除了银行业,中信集团在金融和证券领域也有着辉煌的业绩。其代表的中信证券也是该领域同行的领导者。2021年度业绩良好,为中信集团跻身500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的收益非常巨大,表现也异常出色,但将其等同于整个中信集团将大错特错。中信集团是一家非常强大的跨国集团。他的业务不仅涵盖银行和证券等金融领域,还扩展了实体经济业务和服务业。
不得不说,虽然我国只有三家部级央企,但它们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在了解了正部级央企后,很多人会想,中国有多少副部级央企。事实上,中国有许多副部级央企,约49家,占央企总数的一半。而减掉三家正部级央企后,剩下的则是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等级别更低一些的央企。
副部级央企虽然不如部级央企,但只是行政区划。作为央企,这些企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正如你所看到的,许多央企是为了民生和国家的更好发展而设立的,它们的盈利能力和对人民的贡献并不亚于其他企业。
所以,我们不能以“级别论英雄”,每一家央企都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为促进中国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相信,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这些央企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