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秋天,北京东城翠花胡同,十几名外国大使拿着路线图,直奔美术馆边悦宾饭馆。
那年9月30日,新中国第一家民营饭馆悦宾饭店开业,主菜为四只鸭子,这是唯一无需凭票购买的家禽。美国记者龙布乐成为最早品尝中国市场经济鸭子的人,他写道:
在中国,美味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胡同里恢复元气。
一年前,邓公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中央文件还给出具体指引: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开个饭店”成为过去四十年里,普通人想搭上时代快车的第一选择。悦宾饭馆开业首晚,刘桂仙在厨房里做拿手的锅烧鸭,门外挤满围观的邻居。邻居们的好奇很快变成艳羡,刘桂仙成了胡同里最早的万元户,五年后,她成为国内最大的紫檀木收藏家。餐桌随时代一起风驰电掣。1987年,广州护士陈静在绿皮火车上站了36个小时来到北京,合伙创办京城第一家平价粤菜馆——阿静粤菜。有记录以来最早的餐饮内卷大战,在北京胡同里打响了。老北京人到了粤菜馆才发现,服务员是可以微笑的,点过的菜不好吃是可以重做的,第一道汤可能不是汤,是用来洗手的。阿静粤菜开办那年,31岁的王慧敏下狠心,将婚房置换成上海长沙路10平米门面房,起名小南国。八年后,小南国进驻著名的黄河路,面积超百平,出入尽是宝总,窗外满是繁花。
1997年,《十六岁的花季》的主演吉雪萍和未来丈夫黑立德第一次见面,在小南国吃大王蛇。服务员拎来两米长的眼镜王蛇,一刀毙命,蛇头、蛇身、蛇胆水各做一道菜,照搬广式蛇宴。那年的餐馆有三教九流的人物,有五湖四海的风味,毛利率极高,现金流极好,也常能酝酿财富传奇。陈静和王慧敏下海那年,正黄旗人张兰还在加拿大打黑工,听闻大潮,当即回国,在东四开起酒楼。酒楼名菜是蛇羹,张兰经常亲自下场抓蛇,日营业额很快冲到50万元。那年北京城高端酒楼,东有张兰,西有孟凯。孟凯在定慧寺开了湘鄂情,主打商务宴请。湘鄂情很快拓到了三家店,都开在国企单位密集区。孟凯常到各个包厢轮流敬酒,春风得意。在上海,前首富周正毅,第一桶金也来自于餐饮。他以妻子毛玉萍的名义,在黄河路上开了“阿毛炖品”,5层楼尽展豪华。
菜单上,佛跳墙58元一位,秘制炖鹿肉22元一位,红烧大排翅188元一位。一年,利润近千万。那些高价菜,被江湖称为“好汉菜”,专为商务宴请时宰客,被宰者碍于面子,被宰也一声不吭。那是餐饮业的草莽时代,后来《新民晚报》刊文透露,当年在黄河路,1元成本的菜,在餐厅里可以翻十倍,毛利率达80%以上。高毛利率延续了许多年,西贝的老板曾在演讲中说,西贝的产品毛利可以轻松达到70%以上。破防的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消费记录:一份水饺26元。一份水饺总共3个。2006年,俏江南的张兰投资3亿成立会所,一把椅子18万,一盏水晶灯500万,还有一副价值2000万的大师真迹。
几年后,大S和汪小菲婚礼风光无限,但花费不过相当俏江南会所里的6盏水晶灯。水晶灯灯光豪奢,然而灯光下的潮水已转向。2007年,北京西单大悦城开业,11层的购物中心,3层留给了餐饮。
开业前,业内人士质疑:餐饮租金低、占用面积大,利润薄,不如零售百货吸金。然而开业之后,占地25平的DQ单日卖出2000多份冰淇淋,餐饮聚客能力震惊所有人。这一年,曾在游乐园推车叫卖的农村妹子潘慰,将味千拉面送到了香港敲钟。她连当四年餐饮首富,2010年,味千拉面扩充到500家,九成开在商场。2009年,同样面馆起家的管毅宏去趟上海,发现全是购物中心,他想着自家的“九毛九”动念:街边店为什么不能进商场?回到广州后,管毅宏多方奔走,终于让九毛九以替补身份入驻白云万达。第二年,九毛九获得了万达颁发的年度“最佳人气奖”。王健林在会上说:“好的购物中心是吃出来的。”十年间,餐饮成了品质生活的入口。一座座商场建起,一波波消费浪潮,餐饮开店生意火爆,现金永远涌动。2013年,杂志给小南国的王慧敏新封号:正餐女皇。王慧敏说,她一年内飞了六次日本,环岛半圈,为给中国人寻找新味。她对记者描绘未来:一家餐厅,只卖一款精致牛肉:
如果客人吃的开心,一口气订下三百块牛肉当礼物送客户、送员工,这就是大量二次消费。
然而,正餐女皇并不知道,时代已彻底改变。“不再是把一块牛肉以三千块卖给一个客人,而是把一块牛肉以三百块的均价,卖给一百个逛商场的中产。”时代变革的时候,从来都不是一次碾压,而是反复集体踩踏。2012年,时代翻页,高端公务宴请谢幕。张兰没了俏江南,湘鄂情成了妖股,更名为“中科云网”,业务涉及地产、环保、影视,唯独没有餐饮。2012年年底,朝阳大悦城一个偏僻角落里,雕爷牛腩开启封测。没过多久,人们在微博上刷到初代网红留几手发问:日语的搭讪该怎么说?几天后,他和苍井空在雕爷牛腩偶遇。再过几天,人们又在微博上刷到,韩寒夫妇没有邀请函,进门就被拦下了。雕爷牛腩成为时代的潮流和面子。牛腩馆外,新的故事也开始了。京城胡同深处,最早的阿静粤菜,2001年急流勇退。17年后,其中一位老板带着原班人马返京,在和平里开出新阿静粤菜,可食客再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今年年初,有人发现门店招牌换成了“胖妹面庄”——这是当下簋街最受欢迎的网红面馆。从高端粤菜到网红面馆,时代不断敲掉餐饮业的金色镶边。流量时代的变化总是令人炫目。雕爷牛腩已成往事,2020年,张兰带着麻六记再战餐饮业,首店依然设于北京国贸。她不再聊500万一个的水晶灯,换成在直播间聊前儿媳,那些流量最终换成打工人下单的酸辣粉。年底,吴晓波提出了“购物中心消亡论”。随购物中心一同消亡的,还有人们对餐饮高价的容忍。2020年,海底捞有了新的外号“火锅茅”。网友把某样东西冠上茅台之名,往往不是说它珍贵,而是说它很贵。
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饭7元、一份小酥肉50元,民意汹涌,海底捞最终调回原价。第二年,张勇在股东大会上反省:消费者说海底捞不好吃,其实可能是嫌价格贵。餐饮是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烟火,背后是大时代的天时,没人可以超越规则。2017年,王思聪在综艺节目里说,他觉得用团购很正常,“我是有钱不是有病”。7年后,这句话越来越流行。最近,王思聪亲自下场开餐饮,新店开业的第一件事,是上了团购,最低一份套餐15.8元。近距离目睹地产泡沫的王校长,或许更深刻地理解了拣钢镚的含义。站在新年年初回看,新的潮流已来。湍急的时代浪潮中,不少平价品牌已然崛起。新年第一天,蜜雪冰城再次递交招股书。2块钱的冰淇淋、3块钱的柠檬水,撑起了2024年前三季度35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2.3%。比蜜雪冰城更“下沉”的甜啦啦变洋气了,联合创始人许周展望2025:开出300家海外门店。在湖北,一家名为“爷爷不泡茶”的茶饮品牌,2023年门店数仅为两位数,去年门店数翻了10倍。创始人于丽娜透露,千家门店还不够,明年的目标是5000家店。在云南,“霸王茶姬”一月开出300家店,95后创始人张俊杰甚至“入职”海底捞,给这家比自己年龄还大的餐饮企业当军师。
推杯换盏之中,时代的席位换了一轮又一轮,有人悄悄崛起,有人无声坠落。而回望时间的更深处,我们的餐桌,经历了一场从匮乏到丰盈,从奢华到平实的轮回。1978年,中国餐饮营业网点不足12万个,人均年餐饮消费不足6元。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人均年消费达3778元。过去四十年,中国餐饮门店飞增至900万家,而人口约为中国四分之一的美国,餐饮门店数量不到65万家。当下,餐饮业仍是普通人穿越寒冬的机会,而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新一代。铁打的宴席,流水的人,故事又开始循环。在不同时代里,野草们萌芽、生长、盛放又衰败,而后蓄势,等待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