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制(DigitalRemastering)是一种声音的再度创作

耳机带师小白 2024-08-05 10:14:32

Digital Remastering,中文一般叫“数字重制”“数字转制”或者“数字化”,是指把模拟录音转为数字音频,然后出版CD/SACD或者卖数字音轨。我们听到的全部ADD或AAD的CD,以及在网上听到的模拟时期录音,背后都包含了这项工作。

以前有过一个HIFI是再度创作的理论,说的是录音是一度创作,HIFI重播是二度创作。按这个理论,我要说的是,其实Digital Remastering也是一次再创作。如果说原始模拟录音是一次创作,那么“数字化”的过程又进行了一次创作。

同一个模拟录音的不同Digital Remastering,是唱片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这种讨论中有一派人是崇尚老版CD、早期版本CD的。他们追求的是老版CD,是满银圈,是PDO,是无码,等等。

很明显的是,老版CD、满银圈、PDO、无码那些,声音确实和后来的CD有所不同。很多人做过这种对比。声音的不同其实背后有两层因素:一层是不同的Digital Remastering,另一层是不同的压碟工艺(比如环球的PDO-PMDC-ML-EDC等不同时期)。

不同的数字化转制,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

很多唱片和音响发烧友指出过,他们喜欢老版CD的主要原因是老版CD的声音更“模拟”,更厚重,更接近原始LP的声音特点。而新版CD的声音则常常更“新派”——表现为突出解析线条,更通透但厚度偏薄,动态范围大。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不同的数字转制。80-90年代初的时期,数字转制倾向于保留模拟录音本身的特点,即温暖醇厚,但略糊。而2000年之后的数字转制,声音追求Hi-Fi,强调解析、透明度、低频力度、速度感、拓宽的动态范围。

必须指出的是发烧友不都是喜欢老版CD的,更喜欢新版CD的也很多。新版CD的HIFI性和明显更突出的声音素质是吸引很多发烧友的。

不光是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流行歌曲和摇滚乐等在模拟录音时期也有很多经典专辑。这些专辑的早期CD和近期CD/SACD差别有时非常大,大到像是在听两张完全不同的唱片。

这种巨大的差异,分两层原因:硬件造成,和人为因素造成。硬件造成很容易理解:80-90年代的数字录音机,和现在的数字录音机,性能差别很大了。早期只有44.1kHz和48kHz的取样频率,现在则有24比特/192kHz,还有DSD技术,还可以升频。虽然最后出版CD都要压缩为44.1kHz,但是前期转录时的取样频率和动态范围都完全不同。

人为因素也是明显起作用的。早期的录音工程师是模拟音频时代成长和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耳朵和音响理念是属于模拟音频时期的,不追求太高的“解析”。而现在负责转制的工程师都很讲究声音硬素质了,他们经常在把模拟录音数字化的时候试图去“拔高”原始录音的素质。

有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模拟录音新近的Digital Remastering都素质明显优越,但并不是每个发烧友都更喜欢的。老的制作虽然听上去明显糊,频宽和动态明显不如新的,但一直有人喜欢。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对比下来,觉得还是老制作的声音更舒服,听上去更“自然”。

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自然”两个字。模拟录音,这个原始录音,就有它的一些本质特点。把模拟录音去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它的“素质”,经常会不那么自然。虽然高低频确实延伸好了,细节多了,动态扩大了,但老录音“似乎不该是那样HIFI的”。打个比方,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去补充和强化了很多细节,看上去就不大自然了。

我觉得很显然的一件事是,模拟录音的数字化,就像原始模拟录音一样,也是一项再度创作。如果是数字录音,那么只存在一次创作,然后就出版CD了。而如果是模拟录音,原始录音是一次创作,而数字化的工作又是一次创作。

我们拿到手的ADD的CD/SACD,或者在网上听到的模拟录音的音轨,都是包含了两次创作的产物。

那么,第二次创作(数字化)是应该在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强化和拉高声音的素质,还是应该尽量保持第一次创作的审美和风格?这个恐怕没有标准答案。

常听流媒体的朋友会注意到网上的有些专辑后面会标注着“Remastered”。这个是什么含义呢?所有的模拟录音我们能在网上听到都必然经过Digital Remastering啊?其实这个标注的含义就是“新做了Digital Remastering”。准确地说它应该标Re-remastered。如果能找到老的版本,对比听一下,一般的情况是会发觉标着Remastered的新出专辑听上去解析更高一些,动态更大一些。

最后提一个问题:在声音更HIFI的新版制作,和声音较糊但“自然舒服”一些的老版制作之间,你更喜欢哪个呢?

我个人喜欢中庸一些的方案,不喜欢太剧烈提高解析的。像我负评过的ESOTERIC的SACD,不喜欢它的原因就是拉高解析太多了,声音不自然。后期制作的时候适当地提高一些老录音的“素质”是可以的,但不可太过。在“保留模拟录音本身的风味”和“提高HIFI性”这两者之间要找准平衡。按我的口味,这个平衡还要更多偏向“保留风味”。

(完)

0 阅读:0

耳机带师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