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一位统治中国近五十年的女性,她对权力的热衷及其对大清王朝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光绪帝1875年继位,起初他只是慈禧太后的傀儡,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从未能真正掌握皇权。这位皇帝在早年就体弱多病,按辈分慈禧是他的姨妈,但他继位后便要称慈禧为母。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岂止是冰冷与互相提防,他试图革新却被她处处掣肘。他从1875年继位之初就没有实权,因为慈禧打着“太后一手遮天”的旗号操控着整个朝廷。尽管1875年前他曾受到慈禧太后的不少照顾,但随着他逐渐长大,慈禧明显对他抱有很大的戒心,并处处制约他。
光绪继位后的许多年里,他的皇帝角色一直处于虚位。在1898年,光绪帝试图通过变法来振兴大清王朝。戊戌变法如火如荼,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积极推进改革方案,但慈禧太后背景深厚,顽固派大臣众多,逐渐激起了她的警觉。光绪帝所做的一切都在阻碍慈禧的绝对统治,使她出离愤怒,并最终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他的亲政如梦幻泡影,仅在名义上拥有一丝权力却无法施展抱负。
在光绪帝被囚之前,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的惨败成为光绪帝心中的至痛。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清朝彻底败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一战让光绪认识到清朝的积贫积弱,而他也希望通过革新来挽回败局。光绪帝向来崇拜日本明治维新,他希望效仿日本,通过改革来救国。
可惜光绪帝在推行改革中遇到了巨大阻力。光绪与慈禧之间的矛盾在变法时期达到顶点。光绪帝的变法行动激怒了那些靠传统保守势力维系权力的大臣们。1898年,慈禧利用顽固势力血腥镇压了这场变法,光绪帝随后被幽禁在瀛台,而变法的领导者如康有为逃亡、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光绪一生,一直如同一颗被囚禁的种子,无法扎根发芽。他被慈禧阻挠着,无法实际掌权。就在他试图摆脱傀儡帝的羁绊之时,1898年的戊戌变法成为了他和慈禧矛盾的爆发点。光绪的变法计划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慈禧最终出手,软禁了光绪帝,并镇压了维新党人,使变法彻底失败。
直到1908年,光绪仍处于被软禁的状态,郁郁不得志。11月14日,光绪帝病逝,年仅38岁。经过现代科技的检测,光绪的死因被确认为中毒身亡。其体内含有大量的砷元素,这意味着光绪很可能是被慈禧下毒致死的。光绪的尸体头发中砒霜含量高达201毫克,这一事实震惊了后世的人们。
而就在光绪病逝后的一天,即1908年11月15日清晨,慈禧太后在处理光绪丧事时也一并倒下。此时她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并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这位掌权半个世纪的女性,召来身边的太监和重要官员,口述遗诏,立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皇帝。
当天傍晚,慈禧病情加重,已经卧床不起。她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国家大事,叮嘱醇亲王监国,处理朝政。随着她的逝世,一个腐朽的时代也正式宣告结束。她死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正式宣告了清朝的终结,那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时代终究走向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