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其中,燕青和李师师是两个颇具特色的人物,也是《水浒传》中的一段佳话。
水浒传中有才华的男子那么多,宋徽宗的综合条件比燕青强的不止一筹,那么李师师为何对燕青情有独钟?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燕青和李师师的相遇,是在《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走李师师路子,宋江招安朝廷意”。当时,梁山泊的好汉们为了招安,想要通过李师师的关系接近宋徽宗,以求得到朝廷的赦免。
于是,卢俊义派燕青去找李师师,希望能借她的力量完成招安的大业。燕青便带着一千两黄金、一匹白马、一把宝剑、一支玉箫、一张琵琶和一封书信,前往李师师的住处。
到了李师师的门前,燕青敲门求见,虔婆出来见燕青是个美男子便让他进去,而后叫李师师出来相见。
燕青一见李师师惊叹她的美貌,李师师一见燕青也被他的风采所吸引,邀请其入内共同畅饮。这是燕青和李师师的第一次相遇,也是他们故事的开始、感情的开始。
燕青和李师师相识相知,李师师对燕青一见倾心十分敬重,为了帮助燕青不惜冒险与宋徽宗讨论政治,向他传达梁山的意愿。最终,燕青成功完成了招安的任务,李师师也为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燕青和李师师的结局在《水浒传》原著中并没有明确交代,只是说燕青在征讨方腊后担着一担金银财宝,找了个僻静的去处隐居,李师师则没有再提及。
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李师师最终和燕青一起归隐,有的说李师师最终入宫,但在金兵攻破东京时,为了不受辱用金簪自杀,燕青则浪迹天涯不知所终。
李师师为何钟情燕青我们都知道,在水浒传中宋徽宗多次向李师师表达自己的爱意,若是后者同意成为妃子也不是难事。然而,她却多次拒绝宋徽宗的好意,反而对燕青情有独钟,为何会如此呢?
热恋中的男女沉迷激情或许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一些结过婚的男子亦或者说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能懂其中深意,大致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知己者容”,燕青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男子,他不仅外表俊美,而且文武双全,精通诗词歌赋、吹拉弹唱、射箭相扑等技艺。
李师师作为一位名妓,见过许多达官贵人,但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燕青的风流倜傥,所以她对他一见倾心,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有多少钱都换不来。
燕青和李师师曾连续相处三天三夜,在这三天三夜里他和李师师互相展示了自己的才艺,互相赠送自己的礼物,种种行为都代表着“交心”,感情也慢慢发生蜕变。
恋爱靠的是激情,但感情靠的是交心,激情再猛烈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散,唯有男女心灵上产生共鸣感情才会长久,亦或者说经得起柴米油盐的捶打才能称得上感情、爱情。
第二点燕青是一位忠义之人,曾多次为梁山好汉出生入死,为了招安梁山不惜冒险与李师师接触,向宋徽宗传达梁山的意愿。
与此同时,他对李师师十分尊敬,把她当作姐姐不因她是风尘女子而轻视她。李师师看到燕青的人品和气节,也对他敬佩不已,这也是选择帮助梁山的原因之一。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师师虽然身处红尘,但内心也渴望自由和平等,不想做宋徽宗的玩物。
燕青是一位自由之人,不追求权势和财富,也不受束缚和拘泥,只喜欢逍遥自在的江湖生活,这些刚好是李师师想要的。
李师师与燕青是同类人燕青是梁山泊第三十六位好汉,但最初的身份却是卢俊义的娈童,后来才成为他的义子。换句话来说,燕青是奴才出身,这一点十分重要。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的妓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妓”,虽然深受宋徽宗等诸多权贵的喜欢,但“青楼女子”的身份是其无法摆脱的标签。
宋朝时期,青楼女子和社会底层的奴才属于同一类人,有着共同的遭遇便有共同的感受。
燕青是一个标准的美男,长相出众才华横溢,通音律精诗词擅长各种乐器,可以说是一个集美貌、才华、武艺于一身的完美人物。
李师师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风情万种擅长歌舞,有才气能作诗,是一个集美色、才情和权力于一身的非凡人物。
很显然,两人不仅是社会上的同类人,内心还有这上流社会人士的才情与追求。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里的“有情”不仅仅是感情,还有心灵上的共鸣与交融,这才是李师师爱燕青而不爱宋徽宗的原因,毕竟与前者在一起二人是平等的,与后者在一起则低人一头。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