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是世界性的著名花卉,种类繁多、花色多变、千姿百态,自从进入人类的园林,就一直为世人所重。植物学家威尔逊称赞杜鹃花是“绿色世界里的贵族,没有一种开花植物能与其媲美”。经过早期植物猎人在世界各地的收集、引种;各国园艺专家的培养、选育,杜鹃花现在已经有3万多个园艺品种,花开时节,姹紫嫣红,云蒸霞蔚,彻底改变了以前园林单调的色彩,成为各国园林中最重要的植物景观。许多杜鹃花种类花叶俱美,四季都有不同的观赏价值,成为各国争相引种培育的名贵花卉,被誉为“世界木本花木之王”。

墨脱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R. macabeanum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朱红大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现在世界上大约有1100种原生种杜鹃花,尽管每种杜鹃花都各具其美,但是却有一类杜鹃花出类拔萃,在众多的原生杜鹃花中脱颖而出,让人过目难忘,这就是大叶类杜鹃。不过,因为大叶类杜鹃花主要生长在藏东南这片地区,山高路险、环境严酷,比其他杜鹃花分布的区域更加难以抵达,因此至今也很少有人目睹过她们在自然界中的风采。对她们的人工引种、栽培又因为对环境要求极其苛刻也很不成功;还有她们的首花时间过于漫长,所以在世界各地的花园中,很难见到她们的身影,不得不说因为罕见,所以珍贵,因此更让人魂牵梦绕。

大树杜鹃

杯毛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大叶类杜鹃共有两个亚组构成,大叶杜鹃亚组和杯毛杜鹃亚组。1994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杜鹃花科分卷》中,记录大叶杜鹃亚组杜鹃花共12种,其中我国10种,印度东北2种;杯毛杜鹃亚组杜鹃花共11种2亚种,其中我国10种2亚种。2015年新西兰出版的Big-leaf Rhoddendrons: Growing the giants of the genus中,记录大叶杜鹃亚组13种2亚种,杯毛杜鹃亚组15种3亚种。
大叶杜鹃首要的特点就是这一类杜鹃花的叶子长得非常大,像凸尖杜鹃,野外可以见到长75厘米、宽30厘米的大叶子,人工培育的凸尖杜鹃有的叶子可以长到一米,非常的漂亮、壮观,是所有杜鹃花中叶子长得最大的种类。大叶类杜鹃的第二个特点是植株高大,像植株最高大的大树杜鹃,可以长到25-30米高,妥妥一棵大树,是杜鹃花中的巨人。2001年10月,英国植物猎人Kenneth Cox在藏南地区仰桑河谷的姑更村附近的山上,发现R. titapuriense,她是目前体型最大的杯毛杜鹃亚组成员,最大成体高度可达90英尺(27.43米),仅次于大叶杜鹃亚组的大树杜鹃。大叶类杜鹃的第三个特点是花团硕大,像大树杜鹃的总状伞形花序一般由20-30朵花构成,直径达25厘米,是所有杜鹃花中最大的花团。

R.Titapuriense
大叶类杜鹃还有一个让所有植物学家极其头疼的难题就是她们许多种类外貌特征非常相像,像翘首杜鹃、强壮杜鹃、巨魁杜鹃、银灰杜鹃、羞怯杜鹃、凸尖杜鹃和墨脱杜鹃等叶形接近,在自然界非常难以鉴别,尤其当植株没有花朵时,即使是一些国际上著名的杜鹃花分类专家也无法准确鉴别,使得一些杜鹃花种类今天被认为是这种,过些日子又认为是那种,有的根本无法确定,这也是时至今日大叶类杜鹃花依旧有新种发现的一个原因。

巨魁杜鹃

R. macabeanum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西方最早对大叶类杜鹃花高度关注和引种的人,是原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园长,著名植物学家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1847年11月11日,胡克离开英国前往印度大吉岭地区,开展了对不丹和锡金喜马拉雅地区为期两年的植物采集活动。1848年4月,胡克在不丹Mt. Sinchul山顶发现了Rhododendron argenteum(1887年合并至巨魁杜鹃R. grande),同年5月在锡金的Mt. Tonglo采集到杯毛杜鹃(R. falconeri),并将其种子带回英国。这两种杜鹃花引种欧洲,揭开了大叶类杜鹃进入西方世界的狂热序幕。

英国布兰克林花园中的杜鹃花 图源: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大叶类杜鹃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横断山脉这片区域,尤其喜马拉雅东段南麓的广大地区。英国植物学家、园林树木学家Keith Rushforth认为,喜马拉雅东段南坡的广大地区,各种大叶类杜鹃花彼此充分杂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新种向外扩散,这里成为大叶类杜鹃花多样性形成并向外扩散的发源地。喜马拉雅东段南坡环境恶劣、地区发展落后、地形破碎复杂,加上若干政治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喜马拉雅东段南坡地区一直与世隔绝,被认为是这个星球最难到达的地区之一,使得喜马拉雅东段南麓的大叶类杜鹃花一直有新种发现,并陆续持续至今。
大叶类杜鹃最重要的发现是1912年,福雷斯特发现的凸尖杜鹃,1914年发现优秀杜鹃,1918年发现的翘首杜鹃和1919年发现的大树杜鹃。1912年8月,福雷斯特在瑞丽江-怒江分水岭西坡采集到凸尖杜鹃带果的标本,这也是凸尖杜鹃的模式标本,因此可以知道凸尖杜鹃的模式产地是腾冲北部的高黎贡山。

凸尖杜鹃

凸尖杜鹃的种子
凸尖杜鹃是福雷斯特早期发现的最重要的一种杜鹃花,1916年这种杜鹃经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巴尔弗和史密斯鉴定,取名凸尖杜鹃(Rhododendron sinogrande )。凸尖杜鹃的叶子硕大无比,油光锃亮,具有很高的颜值,因此在西方园艺界引起很大的关注。相对于其他高山杜鹃极其难以驯化,凸尖杜鹃非常容易栽培和驯化,具有极高的园艺价值,是杜鹃花的一次重大发现,尤其凸尖杜鹃非常适合与其他种类杜鹃花进行杂交培育新的杜鹃花品种,更是为园艺家所重视。

凸尖杜鹃

凸尖杜鹃
优秀杜鹃生长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海拔3100-4250米的高山混交林或针叶林中。1914年,福雷斯特在云南维西怒江-长江分水岭采集到优秀杜鹃的模式标本,1916年经巴尔弗和史密斯鉴定作为新种发表,拉丁名Rhododendron praestans 。优秀杜鹃与凸尖杜鹃非常像似,只是叶子小一些,也是一种著名的大叶亚组的杜鹃花。

优秀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优秀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1919年9月,福雷斯特发现了大树杜鹃(R. protistum var. giganteum),其傲人的身姿,硕大的叶子,迷人的花朵,被誉为“杜鹃花中的王者”,成为杜鹃花的传奇。大树杜鹃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为什么福雷斯特在最后一次探险要砍掉一棵大树杜鹃做树干圆盘标本?这个标本有多大?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经过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多次沟通,最终植物园提供了这件标本的准确数据,以及当时福雷斯特砍伐大树杜鹃后写给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园长史密斯的信件。在信件中,福雷斯特讲述了他发现、砍伐大树杜鹃的全过程,所有的一切都跟以前国内的论述相去甚远。下面是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对大树杜鹃的解析以及当时福雷斯特写给史密斯的信件内容,是国内第一次见到这封信的原貌。

大树杜鹃
乔治·福雷斯特关于杜鹃花最大的发现是在1931年,当时他采集了杜鹃花属中最大的杜鹃花之一翘首杜鹃(现在国际上大树杜鹃和翘首杜鹃已经归并,只保留翘首杜鹃的名字)的树干圆盘。在1931年3月31日的一封信中,他向威廉·赖特·史密斯描述了他是如何发现它的,并推测出翘首杜鹃和大树杜鹃很可能是同一个物种,这两种杜鹃都是福雷斯特在第四次探险(1917-1920年)中的发现。
下周末,我将库克派往仰光,寄给你一个箱子,里面装着我在途中获得的一棵大的大树杜鹃树的树干圆盘。随信附上树干圆盘截面的文字如下——
大树杜鹃的
标本是从一棵足足有90英尺高的
大树杜鹃基部12英尺处
切割了一部分制作的
1931年3月15日
乔治·福雷斯特

大树杜鹃树干圆盘标本
您也许可以把它放在植物园的博物馆,无论如何,它都将吸引那些应季参观皇家植物园的杜鹃花爱好者。
我于3月9日离开腾越(现在的腾冲),在片马南面大约……20英里(32公里)处结束了行程……我已经有整整十年没有进入这片区域的森林了,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非常有趣。
出发的第三天,我们穿过一片朱红大杜鹃的分布区,我提醒你和所有对种植这种杜鹃感兴趣的人,在未来很多年里,不要指望还能得到这种植物的种子,到那时剩下的可能就更少了,因为这个物种几乎已经被大火和砍伐珍稀木材弄灭绝了。我想我看到的植株数量不超过2-3打(24-36棵),而且都是非常稀疏的样本。当然,我们也许还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这一物种,但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我们在过去15年里一直在寻找,但都没有成功。

腾冲猴桥地区的朱红大杜鹃

朱红大杜鹃 图源:新西兰普凯堤杜鹃基金会
我们最后的一个营地在腾越北面6天路程的地方,这里的瑞丽江(Shweli沙伟里,其实就是瑞丽江,流经腾冲段大部分叫龙江,上游叫龙川江,是伊洛瓦底江的支流)宽度小于拉斯韦德(Lasswade)的埃斯克河(Esk),海拔约8000英尺(2438米)。第二天,我们沿着山谷继续前行,直到溪流小到可以直接跨过。
在那里,向东……瑞丽江-萨尔温江分水岭突兀地耸立在我们头顶,海拔高度达11000-13000英尺(3363-3962米),山上白雪皑皑,沟壑中和两侧山脊上的森林是大树杜鹃的家园。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观赏大树杜鹃,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拍摄照片。
这里绝对是一片处女地,非常难走。没有任何前人留下的足迹,我们肯定错过了很多好东西。整整一个季度的探索都无法走遍整片区域……。

大树杜鹃
……好吧!最终,我们到达了大树杜鹃的家园,尽管我在其他地方见过这个物种……我还是被许多样本巨大的体型惊呆了——她确实名副其实。
我们一直认为她很罕见,因为我们最初发现的只有3棵树。但我想我在最近的一封信中告诉过你,在这个新的地区,我们的探险队发现了数量更多,体型更大的大树杜鹃。
在这里这种树并不罕见,因为在几处山脊上面和深深封闭的沟谷两侧,这种树即使不是成百上千棵,也有几十棵——不过都是单棵或部分孤立的样本,没有像凸尖杜鹃那样的树种在森林中占有优势。它高耸入云的树干高达80-120英尺(24.4-36.6米),上面覆盖着苔藓和各种附生灌木——其中最常见的是树萝卜属和越橘杜鹃——(它们)在树冠上长出一簇簇的叶子和开出一串串的花朵。

附生在树上的杜鹃花

附生树上的杜鹃花
我们发现大树杜鹃时正处于最佳观赏期——几乎是盛花期……成千上万簇巨大的花朵,深浅不一,有的淡玫瑰红色,也有的近似紫红色,每棵树的地面上都堆满了几英寸深掉落的巨大花冠。
我们选择砍伐标本的最大困难在于其他林木之间的间隙,但最终我们还是选中了一棵倒下时可以横跨沟底的树。这棵树的高度足有90英尺(27.4米),远远超过了森林中的其他树木……我们在森林中看到的其他样本有100-130英尺(30.5-39.6米)高。

1931年3月15日,福雷斯特在大河头指挥采集人员砍伐大树杜鹃做标本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不可能完整拍摄一棵直立的树,但我在砍伐标本并从中截取部分树干的过程中,曝光了100英尺的电影胶片。切割部分树干圆盘周长达6英尺,我很想知道……她的年龄。(数了数树干圆盘的年轮,大约有240个!)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今天的工作都很繁重,当我在六点半回到营地时,我比任何时候都要疲惫,因为我已经辛苦工作了整整12个小时。

大树杜鹃

翘首杜鹃
从我们的标本中,我终于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树杜鹃和翘首杜鹃是同一个物种,因为我采集到的标本中不是两种,而是三种形态的叶子:一种是深色的厚绒毛;另一种是在所谓的翘首杜鹃标本上看到薄薄的边缘毛被;还有一种是完整的叶片,背面完全是绿色的,没有丝毫的毛被……翘首杜鹃的原始标本一定是从一棵年轻的大树杜鹃上采集的!所以你必须删掉一个名字,根据(分类学)的优先顺序,应该称之为翘首杜鹃,但我还是觉得大树杜鹃这个名字是最合适的!你不觉得吗?
G.Forrest to W.W.Smith;31/03/1931;来自腾越(腾冲)。
不幸的是,正如福雷斯特正确指出的那样,翘首杜鹃这一命名早于被误认的大树杜鹃,因此前者不得不保留下来。

大树杜鹃
大树杜鹃树干圆盘标本的尺寸如下:
树围:大致194厘米,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圆,所以很难测量。
最宽处直径:65.6厘米。
厚度:大约13厘米。
树龄:大树杜鹃树干圆盘标本我们数了大约240个年轮,因此估计这棵树有240年的树龄。显而易见,在这棵树所在的区域还有更大的树,但这已经是福雷斯特探险队在不撞倒其他树木的情况下所能砍倒的最大的树了。
参考资料:
[1]Erik Mueggler.The Paper Road:Ar-chive and Experience in the Botanical Explo-ration of West China and Tibet[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1.
[2]诸神的黄昏[Z].也是故乡人——那些身处他乡的大叶杜鹃花们.2023-04-28.